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溫和物理療法”配合腰背、腹肌鍛煉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觀察“溫和物理療法”配合腰背肌鍛煉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就診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40例,按照治療方式分為采用傳統針刺治療的對照組和采用“溫和物理療法”的治療組各20例,治療前后以VAS評分、JOA評分方法評定患者腰椎功能,觀察其改善情況。結果:兩組VAS評分無顯著差異,治療組JOA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結論:兩組療法均能改善患者癥狀,但“溫和物理療法”配合腰背、腹肌鍛煉能有效緩解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腰椎功能。
  【關鍵詞】理療;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
  【中圖分類號】R68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1--01
  腰椎間盤突出癥(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中醫康復臨床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蠟療、中頻脈沖電、激光療法、超短波、牽引等物理因子及傳統針刺治療已被結合應用于LDH的臨床實踐。我科近年來采用“中頻電、超短波、蠟療、半導體激光照射”溫和物理療法配合腰背、腹肌鍛煉綜合康復方案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康復治療,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間就診于我院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40例,所有病例符合納入標準[1]:結合臨床癥狀、物理檢查及影像學檢查均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排除標準:①有明顯脊髓壓迫、游離性髓核脫出、有馬尾神經受損病狀;②急性腰扭傷;③有腫瘤病史、嚴重心腦血管疾病;④妊娠哺乳期婦女及骨質疏松等特殊人群。入院時采用隨機數字法分為治療組: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齡(56.2±13.81)歲,平均病程(6.45±1.44)月;對照組: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齡(51.30±9.30)歲,平均病程(7.24±1.62)月。兩組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基線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療組采用“溫和物理療法”,對照組綜合采用“傳統針刺治療”,每日一次,14d為1療程,并同時接受康復訓練。
  1.2.1 治療組 ①中頻電:選擇廣州產型中頻電刺激治療儀,中頻1~10KHz,輸出電壓110mA(±10%),最大輸出電流100mA(±10%),10cm×20cm電極2個,治療時置于腰部,兩路電流應在病灶處交叉,電流強度以具有明顯的麻、顫、震動的最大耐受量為宜,每次20min。②蠟療:應用大小約30cm×40cm的石蠟塊腰部局部熱敷,持續時間為20min③超短波:超短波治療儀采用汕頭市醫用設備廠有限公司生產的落地式DL-C-M型超短波治療儀,波長7.37m,功率250W,頻率40.68MHZ,治療時將2個長方形電極對置于患者藥物,并依據患者的病程選擇無熱量、微熱量及溫熱量,每次20min。④半導體激光照射治療:采用漢唐LA-1200多頻道鐳射激光治療儀進行治療,我們選用波長660nm~808nm,頻率為1~1.5kHz,功率為10~50mw,正弦波型,波長調整輸出功率為0~500nW,取腰部阿是穴、腎俞和腰陽關,將激光輸出探頭與治療穴位接觸,每次治療3~5個穴位,每穴15min。
  1.2.2 對照組 ①電針治療主穴:腰陽關、腎俞、取病變腰椎相應夾脊穴及病變腰椎間隙穴位。配穴:疼痛沿下肢后面循行取秩邊、殷門、委中、承山、昆侖等穴;疼痛沿下肢外側循行取環跳、風市、陽陵泉、懸鐘等穴。操作方法:患者取俯臥位,常規消毒后,用30號毫針l-1.5寸刺入主穴,夾脊穴斜向脊柱,腰陽關、病變腰椎間隙穴直刺,臀部、下肢穴用30號毫針1.5、3寸針刺,得氣后接XS-998系列光電針儀,連續波30min,中強刺激,以患者能耐受為準。②紅外線照射:將TDP功耗燈置于腰陽關、腎俞部位,在接通電針治療后后開啟TDP燈,持續照射至拔針時止。③針刺完畢,即用直徑5cm的玻璃罐吸拔針刺部位(腰陽關、大腸腧、委中穴、阿是穴),用閃火法拔罐且留罐10min。
  1.2.3 康復訓練 腰部“拱橋”仰臥,雙膝屈曲于床面,頭肩貼于地面,脊柱后部發力,收緊腹部向上拱起,進階動作可以抬起臀部,保持5-10s獲3次完整呼吸,放松回到初始位置;腹肌力量訓練:仰臥位,上身向前抬起用力,不引起脊柱動作,下肢微屈曲以方便腹肌發力,每次持續30s;每次20min,一天2次。
  1.3 評定標準
  1.3.1 腰椎功能采用改良的日本矯形外科學會制定的下腰痛評分法(JOA)治療前后的癥狀體征等進行評分。總分29分,其中主觀癥狀0~9分,客觀體征0~6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0~14分;據治療前、后評分可計算出改善率,改善率可反映臨床療效;改善率=(治療后評分-治療前評分)/(正常評分-治療前評分)×100%。
  1.3.2 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定,要求在一條長10cm線段上患者依據自身的疼痛程度進標記,以刻度表示疼痛程度,0表示無痛,10表示最劇烈疼痛。
  1.4 統計方法
  應用SPSS20.0進行數據的統計和分析,描述性分析采用均數()和百分比進行比較,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統計檢驗均采用雙側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JOA評分,VAS評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JOA、VAS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改善(P<0.05),對照組、治療組治療后VAS評分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JOA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得分(P<0.05)。
  3 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是當今社會比較常見的病癥之一,多發于中老年人身上,但現其在年輕人中的發病率也在逐漸增加。腰椎間盤突出是因椎間盤變性、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壓迫神經根、馬尾神經,病變椎間關節和周圍韌帶、肌肉以及神經根可出現充血水腫,出現炎癥,而炎癥反應是腰痛的重要原因。對于LDH患者首選非手術類療法的比例越來越高,在眾多非手術療法中,探討一種安全、有效、患者接受度高而又能減少病人治療痛苦的治療方法,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和現實意義。   中頻電治療在臨床上應用廣泛[2],可通過電流刺激粘連組織,對腰間盤突出癥造成的根性粘連有一定療效。因無損傷、無痛苦、操作方便的特點,患者能很快適應這種療法。半導體激光是直線偏光近紅外線,照射腰背部某些特定的部位或穴位后[3]能引起機體從中樞到外周,一系列神經遞質的變化,使組織釋放內源性鎮痛物質,局部5-羥色胺合成量降低,產生鎮痛效果;同時弱光性可以減低血管壁通透性,降低炎性物質的滲出;低強度的激光已經被證實具有止痛、抑制炎癥和調節細胞代謝等多種作用,目前已廣泛應用于臨床。蠟療、紅外線、超短波都屬于溫熱療法,蠟療和紅外線屬于表面溫熱,超短波照射屬于深部透熱方法,加熱以后不僅局部小動脈、毛細血管血流量增加,遠隔部位也會出現交感性血管擴張從而促進局部代謝,可以消除肌內疲勞物質及致痛物質;溫熱還可降低神經末梢肌梭的感受性,從而抑制肌肉痙攣、緩解關節痙攣。
  針灸治療急性腰痛[4]結果認為目前針灸在改善急性腰痛癥狀、緩解疼痛方面比藥物治療更有優勢。針對針灸治療腰痛相應國外究發現針灸療法尚缺乏規范性,同時針灸療效亦存在差異[5]。<<針灸逢源>>中關于腰痛治療中所選擇的腧穴以五輸穴為主,選穴位主要以足太陽膀胱經和足少陽膽經,配以其他經脈腧穴。在臨床實踐中,如何有效的辯證論證及腧穴選取,考驗著中醫師的技能水平。
  在本研究中,兩組患者的腰部疼痛癥狀及腰椎功能都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其中通過JOA評分可以看出,治療組的腰椎功能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在對照組中,其中有4例女性患者因多次穿小腳口牛仔褲導致針灸取穴不便于選取肢體遠端穴位,此外還有3例患者對針灸有害怕心理,這6例特殊患者中的4例患者治療后的JOA評分稍低,因此導致了對照組的療效低于實驗組。對比于對照組,治療組中的中頻脈沖電、蠟療、超短波、半導體激光療法,都較溫和,無論各個年齡段,患者接受度都較高,無排斥心理,因此綜合來看,采用“溫和物理治療”配合腰背部、腹部肌肉力量訓練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療效,患者接受度高,有一定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胡有谷.腰椎間盤突出癥[M].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少華,張平,矯霞.磁振熱、超短波、電腦中頻配合推拿綜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3(1)
  郭健紅,秦茵.半導體激光聯合Maitland手法治療非特異性下背痛[J].中國激光醫學雜志,2010
  張學偉,賈紅玲,張永臣.李學川針灸治療腰痛機理和腧穴應用規律探討[J].針灸臨床雜志,2014(4)
  李具寶,熊啟良,屈尚可等.近10年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選穴規律的探討[J].中國針灸,2013(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2407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