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鋼板治療脛骨平臺粉碎性骨折的臨床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討雙鋼板在脛骨平臺粉碎性骨折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44例脛骨平臺粉碎性骨折患者, 按照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22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治療方式, 觀察組患者采用雙鋼板治療方式。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予以對比。結果 對照組患者治療優良率為63.6%(14/22), 觀察組患者治療優良率為95.5%(21/22);觀察組患者治療優良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相比于常規治療方式, 雙鋼板治療脛骨平臺骨折效果明顯, 可在深入探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 脛骨平臺粉碎性骨折;雙鋼板;應用價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2.037
脛骨平臺粉碎性骨折是臨床發病率較高的骨折類型, 是膝關節較為常見的骨折, 多由骨折塌陷所致, 繼而引發創傷性關節炎, 嚴重損傷患者關節功能, 致殘率高。該疾病臨床表現因人而異, 治療難度大, 預后效果一般, 若不給予患者及時有效的救治措施, 很可能引發創傷性關節炎、膝關節不穩、感染等并發癥, 對患者行動能力和日常生活造成明顯影響[1, 2]。為深入探討科學規范的治療方案, 本院抽取收治的部分脛骨平臺粉碎性骨折患者分別予以常規療法和雙鋼板治療方案, 現將研究內容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4年1月~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診治的脛骨平臺粉碎性骨折患者44例為研究對象, 根據治療方式不同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22例。對照組中男12例, 女10例;年齡28~75歲, 平均年齡(54.2±8.8)歲;病程2~10 d, 平均病程(5.4±1.6)d。觀察組中男9例, 女13例;年齡30~76歲, 平均年齡(54.5±8.2)歲;病程3~9 d, 平均病程(5.2±1.3)d。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對比,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治療方式:單純劈裂骨折者, 行石膏固定方案或切開整復內固定;伴有平臺塌陷者, 可給予切開復位植骨內固定措施。觀察組患者采用雙鋼板治療方式:術前給予患者硬膜外麻醉, 指導患者在手術床上取健側臥位, 麻醉成功后, 于患者脛骨內側行一切口, 確保脛骨內后側干骺骨折線充分外露, 采取復位措施, 以恢復患者脛骨內側柱力線, 另用加壓鋼板固定;同時在髕骨旁側入路處暴露脛骨外踝, 使用薄骨刀將塌陷關節面撬起, 確保關節面平整性, 在患者體內選擇大小合適的髂骨予以植骨填塞, 借助X線透視觀察關節面, 鋼板固定選用脛骨平臺外側來支撐, 在其上方覆蓋軟組織, 避免觸及到脛骨結節內側皮膚, 以降低并發癥發生幾率。術后, 借助X線觀察患者骨折復位情況, 另給予適量抗生素藥物預防感染。
1. 3 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優良率。以紐約特種外科醫院(HSS)膝關節功能評分為治療效果判定標準, 滿分100分, ≥85分為優秀;70~84分為良好;60~69分為一般, <60分為差。優良率=優秀率+良好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患者治療優良率為63.6%(14/22), 觀察組患者治療優良率為95.5%(21/22);觀察組患者治療優良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脛骨平臺骨折是發生幾率較高的膝關節損傷, 屬于關節內損傷類型, 交通事故的頻繁發作, 使得該疾病的發病幾率呈現出明顯上升趨勢, 主要表現為膝關節疼痛、腫脹、活動不便等, 若治療不當或救治不及時, 極有可能加重患者病情, 不利于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3, 4]。作為膝關節重要的負荷結構, 脛骨平臺出現骨折后, 可使得內外平臺均勻性受到影響, 在此基礎上引發脛骨關節炎病變。直接暴力或間接暴力均可引起脛骨平臺骨折, 粉碎性骨折是脛骨平臺骨折中比較嚴重的一種, 同時伴隨關節破壞、壓縮或移位現象, 臨床診斷時, 需結合患者癥狀表現和X線檢查結果綜合考慮[5-9]。脛骨平臺粉碎性骨折的治療方式包括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2種方式, 前者適用于無移位或骨折塌陷和疲勞骨折程度低或對手術治療不耐者, 此種方式見效慢在, 治療周期長, 患者需長時間臥床, 出現壓瘡、墜積性肺炎、下肢深靜脈血栓幾率較高, 不利于患者骨折的恢復與好轉。雙鋼板治療脛骨平臺粉碎性骨折, 有利于減少壓力、建立或旋轉力造成的畸形, 提高關節穩定程度, 減少關節面塌陷發生風險, 有利于術后盡早開展膝關節功能訓練, 在短時間促進患者膝關節的恢復。除此之外, 外側鋼板與內側鋼板固定支撐與單獨內側或外側支撐相比, 承受力明顯提高, 進而提高患者脛骨平臺的穩定性[10-13]。本研究結果表明, 對照組患者治療優良率為63.6%(14/22), 觀察組患者治療優良率為95.5%(21/22);觀察組患者治療優良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論證明雙鋼板治療脛骨平臺粉碎性骨折效果明顯。綜上所述, 給予脛骨平臺粉碎性骨折患者雙鋼板治療措施, 可明顯提高治療優良率, 促進患者膝關節功能的恢復與提高, 推廣應用價值明顯。
參考文獻
[1] 張志文, 黃玉良, 巫洪波, 等. 三柱理論指導下治療脛骨平臺粉碎性骨折的臨床療效觀察. 創傷外科雜志, 2016, 18(11):663-665.
[2] 王政團, 張遠金, 楊漢明, 等. 三柱固定治療脛骨平臺粉碎性骨折的療效分析. 骨科, 2016, 7(2):98-101.
[3] 莫翠蘭.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患者采用程序化護理對其膝關節HSS功能評分的影響. 中國社區醫師, 2017, 33(15):133.
[4] 王國旗, 張里程, 唐佩福. 脛骨平臺骨折的治療策略與進展. 中華骨科雜志, 2016, 36(18):1202-1207.
[5] 李久豐. 雙鋼板治療脛骨平臺粉碎性骨折臨床效果評價. 中國傷殘醫學, 2016, 24(7):48-50.
[6] 權良忠, 王輝, 桂召柳, 等. 雙切口雙鋼板治療復雜型脛骨平臺骨折. 實用骨科雜志, 2016, 22(8):744-746.
[7] 劉俊, 劉錦波, 王生介, 等. 雙鋼板治療脛骨平臺粉碎性骨折的臨床研究.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4, 18(7):129.
[8] 翁曉軍, 李曉聲, 李思鴻, 等. 雙切口雙鋼板治療脛骨平臺粉碎性骨折的臨床研究. 延邊醫學, 2014(19):81-83.
[9] 王海泉, 葉正云, 吳小松, 等. 雙鋼板固定治療脛骨平臺粉碎性骨折的臨床觀察. 中外醫療, 2009, 28(3):5-6.
[10] 付亞輝, 李忠, 張堃, 等. 雙切口雙鋼板治療脛骨平臺粉碎性骨折58例. 陜西醫學雜志, 2009, 38(11):1491-1492.
[11] 譚進紅. 雙鋼板固定治療脛骨平臺粉碎性骨折的臨床療效.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4(6):772-773.
[12] 植偉宏, 范建文, 梁志鋒, 等. 雙解剖鋼板治療嚴重脛骨平臺粉碎性骨折39例報告. 臨床醫學工程, 2012, 19(9):1527-1528.
[13] 梁強, 葉文勝, 楊華. 雙鋼板治療脛骨平臺粉碎性骨折. 安徽醫學, 2012, 33(7):856-857.
[收稿日期:2018-07-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84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