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鏡輔助下手術治療脛骨平臺骨折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的:研究關節鏡輔助下手術治療脛骨平臺骨折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07例脛骨平臺骨折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并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次序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54例患者,對照組53例患者。對照組患者給予開放式手術治療,觀察組患者則予以關節鏡輔助下手術進行治療,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膝關節評分。結果:觀察組的手術時間以及術中出血量明顯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的膝關節評分與功能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采用關節鏡輔助手術能夠有效恢復患者的膝關節功能,術中出血量少,手術時間短,術后恢復情況好,值得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 關節鏡輔助手術;脛骨平臺骨折;開放式手術
【中圖分類號】R683.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2-044-01
脛骨平臺骨折是一種常見的骨折情況,在全身骨折中占比為1%~2%左右。脛骨是膝關節中藥的負荷工具,發生骨折則容易導致身體失去平衡,且平臺內外的受力也將不均勻,從而產生骨關節炎的情況[1]。脛骨為下肢的主要活動關節,是非常重要的承重關節[2]。在治療骨科的手術中,常規的治療方式便是開放式治療,這類手術的優點在于傷患處比較清晰,且手術操作較為方便,但其缺點術后創傷面較大,其恢復性較差,關節鏡輔助術是一種新興的手術治療方式,其創傷面不僅小,且手術時間短,術中輸血量少,是目前流行的手術方法。本次研究主要以關節鏡輔助下手術治療脛骨平臺骨折作為本次的研究重點,本次研究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與治療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07例脛骨平臺骨折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并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次序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54例患者,對照組53例患者。觀察組共54例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24例,年齡為21~58歲,平均年齡(40.49±7.56)歲;對照組共53例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24例,年齡為22~57歲,平均年齡(40.98±6.47)歲。排除心肝腎功能衰竭者與精神障礙患者,所有患者均無高血壓機凝血功能障礙,無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兩組患者的基本臨床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在入院時均給予同樣的急救措施,包括緊急止血、全身麻醉、固定包扎等基礎搶救措施。
對照組患者給予開放式手術進行治療,在脛骨近端進行切口,使患者的脛骨平臺暴露,醫護人員能夠直接觀察到患者的脛骨平臺關節面,如有缺失患者將給予人工骨進行填充再固定,手術結束后為患者縫合器切口,并給予患者常規的抗生素。
觀察組患者在關節鏡輔助下進行手術治療,由關節鏡檢查患者的脛骨平臺的骨折情況,對骨折情況進行評估后檢查患者的半月板與韌帶是否有損傷。判斷患者的損傷程度,根據其損傷程度進行手術治療,缺損嚴重的患者則在其恢復平靜后進行治療,留置引流管,并在術后給予患者抗生素。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以及手術時間、術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患者的膝關節功能進行評分,采用AKS評分量表進行評分,分數越高則表示患者的膝關節功能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的數據錄入以及計算采用SPSS19.0軟件實現,計數資料則采用(%)來表示,計量數據則采用(x±s)表示,以t與x2檢驗,如果P<0.05,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及手術時間對比 觀察組的手術時間以及術中出血量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兩組患者膝關節功能評分 觀察組的膝關節評分與功能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 討論
開放式手術是一種將患者患病部位切開顯露骨折部位的手術方式,其治療方式簡單直接,手術過程中需要給予患者相應的固定復位操作,但其缺點較多,患者創傷較大,且恢復速度慢[3]。而關節鏡輔助手術法能夠有效減少創傷面積,具有手術創傷小,恢復快等特點,使得患者進行手術后,關節恢復得更快,膝關節活動程度也更好,相對于開放式手術,關節鏡輔助手術能夠有效縮短患者骨折的愈合時間。且手術中的出血量與手術時間均更少,對于患者關節的損傷較小,能夠較大程度地保持肌肉以及軟組織的完整性,從而避免組織的損傷及后期組織粘連,達到加快恢復的效果。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手術時間以及術中出血量明顯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的膝關節評分與功能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這一結果說明,采用關節鏡輔助手術相比于開放式手術出血量更少,手術時間得到了明顯的減少,且膝關節功能恢復得更好,術后療效明顯,這一結果與黃遂柱, 趙甲軍, 趙永強在關節鏡輔助下手術治療脛骨平臺骨折一文中的數據一致[4]。
綜上所述,采用關節鏡輔助手術能夠有效恢復患者的膝關節功能,術中出血量少,手術時間短,術后恢復情況好,值得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 潘月帆, 黃俊文, 黃安勁,等. 關節鏡輔助下微創治療SchatzkerⅠ-Ⅳ型脛骨平臺骨折的臨床研究[J]. 中華骨與關節外科雜志, 2016, 9(1):53-56.
[2] 葉方, 蘭樹華, 吳泉州. 膝關節鏡輔助下內固定治療后外側脛骨平臺骨折的療效分析[J]. 中國內鏡雜志, 2016, 22(8):25-28.
[3] 王振, 湯志兵, 劉超群,等. 膝關節鏡輔助治療脛骨平臺骨折療效觀察[J]. 實用骨科雜志, 2016, 22(7):640-643.
[4] 黃遂柱, 趙甲軍, 趙永強,等. 關節鏡輔助下手術治療脛骨平臺骨折[J]. 中華創傷骨科雜志, 2011, 13(8):735-73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152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