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老年橈骨遠端骨折手術與非手術治療的臨床對照評價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的:分析并研究老年橈骨遠端骨折手術與非手術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應用數字隨機法,抽取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30例橈骨遠端骨折老年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對其臨床信息進行回顧性分析,同時將其分為兩組,即常規組、研究組,各65例。研究組使用手術進行治療,常規組使用手法復位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橈偏、掌屈、尺偏、背伸四項情況優于常規組,兩組比較存在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在術后6周與骨折愈合后,研究組患者的Cooney評分顯著高于常規組,P<0.05,兩組比較存在明顯的統計學差異;而在術后一年,兩組患者Cooney評分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老年的橈骨遠端骨折患者,使用手術治療與非手術治療都具有較佳的治療效果,而從長期的療效看兩者臨床上療效無明顯的差異。
  【關鍵詞】 老年患者;橈骨遠端骨折;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683.4l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2-263-01
  當前,臨床上治療老年患者橈骨遠端骨折主要使用手術或者手法復位治療。有研究顯示,使用手術治療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1]。為研究老年橈骨遠端骨折手術與非手術治療的臨床療效,本文以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接受治療的130例老年橈骨遠端骨折患者施予分組,并配合不同治療方案,現將具體的治療效果進行如下介紹。
  1 臨床資料及治療方法
  1.1 臨床資料 將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臨床接收并使用橈骨遠端骨折手術進行治療的65例橈骨遠端骨折老年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研究組,同時接收并實施手法復位治療進行治療的55例同病老年患者為常規組。研究組由32例男性與33例女性構成,年齡均處于68歲-81歲這一范圍內,平均是(73.68±2.68)歲。常規組由33例男性與32例女性構成,年齡均處于68歲-82歲這一范圍內,平均是(73.98±2.69)歲。兩組共130例患者中,有64例為A級遠端骨折,有19例為B級遠端骨折,有47例為C級遠端骨折。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已經獲得了我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核及批準,且患者家屬對于本次研究均已經知情,并簽訂了同意書。將合并有嚴重肝腎疾病、精神疾病、行為異常、認知障礙等患者剔除,對兩組的臨床資料施予對比,結果提示無統計學差異,P>0.05,可比較。
  1.2 治療方法 常規組使用手法復位治療,方法為:在治療前,先通過常規檢測,觀察患者的骨折情況,后制定復位方案。對患者使用麻醉,使其保持仰臥位,將其肩展開90°,護理人員將其手臂向遠端處牽引,另一護理人員握住其肘部向上牽引,醫師握住患者腕部,使用拇指壓住其骨折遠端并向遠端推擠,其余手指頂住其近端,糾正成角并向尺側擠壓,在復位后檢查其骨折情況并使用石膏將其固定住,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拆除,
  研究組使用手術治療,方法為:檢查患者的骨折情況,開放性骨折患者在為其清創后使用固定架進行固定治療,在術后4周克拆除固定架。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的患者需要將其麻醉,后將其經腕掌橈側切口暴露出來,對其進行復位手術,術后使用T形鋼板進行固定,若患者出現骨裂或缺損,需用克氏針固定并使用外固定架。兩組患者在治療后,醫師應該指導患者進行腕關節恢復鍛煉。
  1.3 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腕關節功能恢復情況,使用ROM進行檢測,恢復情況包括橈偏、掌屈、尺偏、背伸四項。(2)觀察兩組患者在治療后不同階段的恢復情況,使用Cooney評分進行評價。主要包括術后6周以及骨折愈合、術后1年的情況。
  1.4 數據統計分析 本次研究所獲的所有數據均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19.0統計處理,計數資料用“[例(%)]”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在治療后的腕關節恢復情況 由表1可知,治療后,兩組患者通過ROM檢測發現,研究組患者的橈偏、掌屈、尺偏、背伸四項情況優于常規組,兩組比較存在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
  2.2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Cooney評分 由表2可知,在術后6周與骨折愈合后,研究組患者的Cooney評分顯著高于常規組,P<0.05,兩組比較存在明顯的統計學差異;而在術后一年,兩組患者Cooney評分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橈骨遠端骨折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骨折,指的是患者橈骨下端出現骨質疏松,在其橈骨下端 2-3cm處出現的骨折[2]。老年期的患者人體組織結構會出現老化,身體的機能逐步下降,會引發一系列的疾病,常見的就是橈骨遠端骨折。橈骨遠端骨折的復位應該要使其在復位后保持一定的穩定性,但在實際的骨折復位中,由于患者自身骨折情況、身體體質等條件不同,導致治療后療效有一定的差異[3]。臨床上對于橈骨遠端骨折的治療有手法復位與手術治療兩種。一般情況下,相對簡單、穩定的骨折都可以使用手法復位的方法進行固定。
  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的橈偏、掌屈、尺偏、背伸四項情況優于常規組,兩組比較存在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在術后6周與骨折愈合后,研究組患者的Cooney評分顯著高于常規組,P<0.05,兩組比較存在明顯的統計學差異;而在術后一年,兩組患者Cooney評分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對于老年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的治療,使用手術治療能夠使患者更快的恢復,療效較為顯著,可推廣。
  參考文獻
  [1] 蒙宇志,黃劍聲,羅敏德.老年性橈骨遠端骨折非手術治療與手術治療療效比較[J].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18,21(03):30-32.
  [2] 李金平,汪輝.橈骨遠端骨折手術與非手術治療的療效比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26):12-13.
  [3] 幺永生.手術與非手術治療老年橈骨遠端骨折的臨床療效比較[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07):1024-102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1483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