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農村家庭養豬在精準扶貧中的作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農村扶貧項目當中,家庭養豬的方式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精準扶貧措施。為了能夠達到改變鄉村面貌,促進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目的,我國的各地貧困鄉區都開始實施相應的脫貧致富的政策。而扶貧政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需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則,因此,本文主要分析農村家庭養豬方式在精準扶貧當中的地位與作用,希望能幫助貧困鄉村的發展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關鍵詞:農村;家庭養豬;精準扶貧;作用
精準扶貧政策的含義是指根據不同貧困地區自然地理條件以及生態環境因素,結合當地貧困戶實際生產生活狀況,運用科學的方式實施有針對性的精準幫扶工作。為了使扶貧項目能夠得到保障,政府還出臺了相應的各項優惠政策,希望能夠提高貧困戶的積極性,鼓勵他們參與到脫貧致富活動中來。
一、發展農村家庭養豬的必要條件
以我國貴州省甕安縣的貧困鄉村為例,甕安縣政府為了實施精準扶貧,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出臺了多項優惠政策,并為農村貧困戶進行建檔立卡,這樣不僅可以及時觀察到農戶脫貧的情況,還可以對農戶貧困情況進行認定。甕安縣貧困人口基數比較大,農戶們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落后的思想觀念還對他們的生活和工作產生著不良的影響。發展農村家庭養豬雖然在精準扶貧項目當中有著一定的好處,但是養豬還是需要遵循一些必要的條件。
1.貧困戶的個人條件。要實施家庭養豬的方式來幫助貧困戶進行脫貧工作,首先要保證農戶有養豬的圈舍,并且具有一定的養豬經驗。同時,還要保障貧困戶家中有適合養豬的勞動力,養豬是一個體力活,除了日常的喂養工作,還要給豬崽打疫苗保證豬崽的健康,甚至在飼養母豬時,還要考慮為其接生的問題。因此,必須要有勞動力才能養豬。此外,養豬還要考慮豬舍的環境問題,豬的飲用水會不會污染人們的生活環境等等。農村家庭養豬必須根據農戶的家庭條件來進行分析,一味的推廣只會適得其反,挑選適合的農戶作為扶貧養豬戶也是精準扶貧項目中“精準”的意義所在。
2.政府的政策支持。貧困戶通常都不具備科學養豬的意識和方式,在家庭養豬工作中缺乏技術水平的支持,因而豬崽的質量得不到有效提高。要想發展農村家庭養豬實現精準扶貧的目標,就需要當地政府大力支持。在這方面,我國貴州省甕安縣就實施了一系列幫扶政策。例如,派遣技術人員去農村親自教貧困戶養殖經驗;對農戶日常飲用水采取相應的安全保護措施,利用管道供水保證家家能夠飲用自來水;并讓領導干部到貧困戶家中送溫暖;對貧困戶實施醫療保障措施,同時,還對養殖業進行經濟補助。通過多種政策的支持,來鼓勵貧困戶發展家庭養豬,為自身個人的脫貧以及整個村莊的脫貧致富工作共享力量。
二、農村家庭養豬的優點
養豬業一直是我國農村的重要產業之一,但是農戶在養豬時沒有結合科學的養護方式,因而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成果,因此,扶貧項目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幫助農戶運用科學的方式進行養豬工作,從而發揮養豬業在精準扶貧項目中的作用。
1.風險小投入少。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的人口基數大,農村家庭養豬的優勢,就是可以充分的利用家庭當中的勞動力,節省了雇傭人工的成本費用。同時,豬糞還可以為農家田地提供天然的肥料。而貧困農村的人均消費水平都比較低,更不用說肉食的消費。發展農村家庭養豬,自己家就可以吃到健康的豬肉。此外,豬身上有許多有價值的東西,比如,豬皮可以制革、豬內臟也是制藥的原材料。
2.符合精準扶貧的政策。精準扶貧需要針對當地農民的實際生活情況、文化水平以及技術能力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才能分析出適合貧困戶開展的項目。我國大多數地區的農民一般都有養豬的經驗,而農村的人口比較少,占地面積正好可以用來建造豬舍。同時,對于豬飼料的問題,農民可以自己種植一些玉米制作飼料,而一些平時吃剩的飯菜也都可以作為飼料,這樣可以有效的節省開支。
三、發展農村家庭養豬,實現精準脫貧
1.發放豬崽、飼料以及疫苗。在幫扶農村貧困戶開展養豬工作時,應當為貧困戶免費發放小豬崽、豬飼料以及豬疫苗。發放的數量以及時間要結合當地貧困戶養豬的具體開展情況來選擇。而對于豬崽的品種和年齡都需要進行選擇,一般情況下要選擇適合當地進行飼養的品種,保證豬崽的存活率,不能選擇那些名貴而不好飼養的種類。同時,通常選擇豬崽要在55-65日齡之間,體重能夠高于20kg為佳。配套的飼料應當包含相應的保健藥品,同時,疫苗要做好密封和消毒的工作。
而相關政府在為貧困農戶進行扶貧工作時,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不能只教技術和發放物品資源。還需要對養豬扶貧工作進行宣傳教育,提高農戶的養殖意識,要做到治懶扶志,培養勤勞致富的意識,開展相應的講座會,積極引導農戶從思想意識上優先脫貧。
2.做好與龍頭企業之間的溝通。在農村家庭養豬工作中,進行幫扶工作主要是落在養殖資金、技術等問題上。因此,在甕安縣貧困戶養豬的過程中,應當選擇當地養豬規模比較大,技術成熟的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進行溝通交流。利用龍頭企業養豬的經驗和技術來起到幫扶作用,并鼓勵龍頭企業對貧困戶給予資金支持。
在這個環節當中要求農村養豬戶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要對養殖工作秉承著認真的態度,飼養各個環節的工作都不要馬虎,因人為飼養管理不善造成豬崽死亡的情況,應當追回豬苗購置成本,并取消幫扶優惠待遇;二是要自覺接受養豬技術培訓與指導,接受考核與評價,凡駐點單位以及有關部門舉辦的養豬技術培訓不積極參加、技術標準不認真執行、考核不達標的貧困戶,將取消幫扶優惠待遇;三是貧困戶要充分利用耕地自覺種植牧草和飼料,做到種養結合,有效利用糞污,開展生態環保養殖,最大限度地減少養殖成本。
四、結語
發展農村家庭養豬需要根據當地的環境和農戶個人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當地政府需要意識到農村家庭養豬對于精準扶貧工作順利進行的促進作用,積極出臺相關政策,為貧困戶免費發放豬崽、飼料以及疫苗,并鼓勵養豬龍頭企業與貧困戶進行交流溝通,為他們帶去先進的養豬經驗和技術,從而促進農村家庭養豬工作的穩步進行,為脫貧致富工作共享力量。
參考文獻:
[1]王霞,向永凡,宋金秋.太平村養豬現狀與改進措施[J].中國畜禽種業,2018(3);
[2]周常春,翟羽佳,車震宇.多維貧困視角下農村精準扶貧與施策[J].統計與決策,2018(9).
作者簡介:閔國忠(1964-)男,漢族,貴州甕安人,甕安縣農村工作局,畜牧師,本科,主要從事畜牧技術推廣、研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1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