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關于蒙城縣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的調查與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前,我縣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處在初級發展階段,存在不少現實問題,這些問題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和研究,以便尋找更好的發展潛力和動力,從而促進我縣現代農業園區蓬勃發展。
  關鍵詞: 完善園區規劃;加快園區建設;促進園區發展;保證園區成效;增加園區投入
  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是改造傳統農業,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有效載體。我縣作為一個農業大縣,近年來一直把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的一項重要舉措,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給農村經濟繁榮創造了有利條件,為更好地推進我縣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我校成立了專題調研組,通過實地考察、入戶走訪、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對我縣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進行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我縣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尚處在發展初期,示范帶動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雖然做了不少工作,但大部分園區的發展速度較慢,經濟效益不高,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困難和問題。
  1.規劃不夠科學
  部分園區沒能做到全面規劃、精心布局,存在盲目上項目的嫌疑,園區內的功能分區不明確、產品結構過于單一。甚至有些鎮村及相關部門的領導,對現代農業園區的概念、建設目標和發展前景的理解不是特別透徹,沒能真正把握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的實質和內涵,規劃方案不合理,缺乏整體定位和科學思考,園區的發展主題不突出,特色不明顯,發展緩慢。
  2.思想認識不夠到位
  有部分鄉鎮及部門領導對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重視程度不夠,存在等待觀望、消極應付的行為傾向,推推動動,不推不動,主動發展的意識不強。也有一些領導人錯誤地認為,農業項目投資大,建設周期長,見效慢,抵御風險能力較差,不像工業項目那樣能立馬出政績,因此對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存在敷衍了事心理。
  3.園區建設標準不夠高
  我縣大部分園區以種植蔬菜和水果為主,雖然引進了一些先進技術,但僅有一小部分實現了機械化運作,關鍵環節上仍采用人工操作,現代農業具有的機械化、精細化、品牌化等特征還沒有顯現出來,缺少具有市場競爭能力的品牌產品。另外,指導園區經營管理的專業化人才非常缺乏,尤其缺少一批有知識、懂經營、會管理的現代農業專業人才,目前,園區只是單純的依靠農業部門,管理形式簡單粗放,農產品質量和效率低下。再加上水、電、路等基礎設施落后,給不上進度,造成有些園區處在半停產狀態,缺乏進一步發展的動力。
  4.產業鏈條不夠理想
  有些人錯誤的把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看成是簡單的農業生產基地建設,在抓種植業和養殖業的過程中,僅僅局限于生產環節,產前、產后服務較少,農產品深加工力度欠缺,僅以銷售初級產品為主,加工轉化增值能力嚴重不足,產業鏈條無法延伸,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優勢。
  5.發展活力不夠充足
  一是,我縣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剛剛處于起步階段,盡管園區建立起來了,但缺乏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以及龍頭企業的帶動,組織管理程度較低,獲得效益較少,發展活力欠缺。二是,農業貸款存在門框高、期限短的弊端,園區建設在投入一部分資金之后,出現了資金斷鏈現象,這從根本上制約著現代農業園區的進一步發展。三是,園內務工人員接受新技能培訓力度不大,園區創新能力不足,快速發展難度大。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打算
  針對我縣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今后要從以下幾方面抓好工作:
  1.立足園區特色,完善園區規劃
  要立足當地特色資源,從實際出發,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尊重市場規律,統籌規劃園區建設,按照“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原則定位,尋找園區發展主題,重點突出地方特色,比如特色農業主題、休閑養生主題、鄉村度假主題等等,發展具備一定潛力的優勢產業,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優質產品,并做大做強。
  在設定發展規劃時,多與省市科研機構加強聯系和溝通,科學編制園區的長遠發展規劃并不斷修改完善,規劃要充分體現出現代農業園區的規模化、標準化和綠色化特征。蔬菜產業,要重點發展莊周、小辛集、岳坊、漆園、立倉、樂土、楚村、許疃、雙澗等鄉鎮。水果產業,重點發展岳坊、板橋、壇城、樂土、漆園、雙澗等鄉鎮。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重點發展岳坊、馬集、壇城、樂土、雙澗、立倉、三義、籬笆等鄉鎮,積極創辦休閑采摘、農家樂、開心農場、美麗田園等休閑農業業態。同時,支持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發展適度連片規模種植,推進農業產業標準化基地建設,還要鼓勵大戶及能人帶動,扶持貧困戶發展高效經作產業。
  2.提升園區品位,加快園區建設步伐
  一要積極培育以水果、蔬菜、食品制造和農產品加工、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等為主導的支柱產業,并做大做強蔬菜、水果、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同時,也要強化品牌意識,做有品牌的產品,著力打造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知名品牌。在發展過程中要逐步脫離初級農產品的發展模式,盡量延伸農業產業鏈條,積極拓展農產品加工業,形成產加銷一條龍的產業集群,推動園區不斷發展壯大,提升我縣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優勢;二要按照生態循環發展要求,培育構建生態循環農業園區,在園區推行“以種定養、以養定種”的循環發展模式,實現就地就近循環,促進資源綜合利用,全面建成具有蒙城特色的現代農業生態體系。位于楚村的蒙城縣京徽蒙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這方面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它是一家從事畜牧業養殖、蔬菜種植、農產品技術研發、農產品加工及銷售為一體的企業。以畜禽養殖業促進種植業,使養殖的廢棄物經過沼氣工程科學化的加工處理成為種植業的優質有機肥料,解決了養殖業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問題;并有效地將廢棄物綜合利用、變廢為寶。從而形成“豬—沼—菜”、“豬—沼—漁”、“豬—沼—電”等現代化農業循環經濟模式。公司的這種生產模式完全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采取了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協調養殖業和種植業的關系,促進生態平衡、物種的多樣性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京徽蒙現代農業循環經濟示范區”已將“京徽蒙”品牌的瓜、果、蔬、菜供應社會,得到廣大客戶的一致認可;三要充分發揮農業龍頭企業的主體作用。園區建設需要龍頭企業的帶動。一方面,我們要支持和鼓勵有實力的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創辦現代農業園區,另一方面,還要通過招商引資這一途徑,選擇一批有實力、比較成熟的農業龍頭企業到園區聚集和入住,確保園區發展的內生動力,并借助龍頭企業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加大現代農業園區的發展。   3.提高科技管理,促進園區發展活力
  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應該是以技術密集為主的經濟園區,是先進農業技術的聚集地和普及區。每個園區的發展都要以先進的技術做后盾,這是改造傳統農業,促進現代農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保障。
  我們要積極推進各大園區與省市科研機構、大專院校以及技術推廣單位的合作關系,為園區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技術方面的支撐,大力促進節本增效技術應用,有力提高農業投入產出率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其次,還要聘請一批專家教授組建農業科技人才庫,定期不定期的組織專家教授深入園區,對基層管理人員進行職業技能及管理方面的培訓,提高他們掌握現代科技的應用能力。再次,也要對務工農民開展經常性的技術培訓,通過講座等多種形式,大力開展農業科技素質提升和勞務專業技能培訓。著力培養一批生產能手和經營能手,使園區成為設施先進、技術領先、優質高效的產業基地。在培訓技術的同時,還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全面提升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
  4.加強政府領導,切實保證園區建設成效
  在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中,政府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要像抓工業園區一樣抓農業園區,對現代農業園區發展給予一定的支持和幫助,特別要從園區規劃、土地流轉、項目建設、引進人才和資金周轉等方面大力扶持,對符合建園條件的,要幫助園區搞好規劃,力爭做到每個園區都有翔實規劃和各自特色,明確各個功能區的組織管理和經營模式,把握好發展方向。或者建立一個園區管理委員會,負責規劃和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協調和解決園區建設中面臨的一些困難和問題。經常組織一些單位、部門和鎮村人員到先進地區學習考察園區建設經驗,為推進我縣園區建設提供現實依據,力爭把園區建設成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產增收的產業基地。
  5.保障資金來源,增加園區投入規模
  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屬于高投入項目,如果沒有雄厚的資金支持,園區很難上規模。一方面,要積極爭取省市資金方面支持,加大投入力度,重點打造出3、4個特色現代農業園區。地方部門對園區建設項目也要優先受理、優先審批、優先放貸。每年都要拿出一定的專項資金,用于表彰和獎勵那些先進的農業園區,在社會上全面營造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園區的良好氛圍。各類涉農資金都要大力支持園區建設,特別是農業、農發、水利、扶貧、農機、國土等部門的專項資金要積極支持園區建設,并在用水、用電和稅收等方面給予園區優惠政策,切實解決園區建設過程中遇到的水、電、路等難題,加快推進園區內道路硬化和亮化,改善園區基礎設施。同時,還要加強對園區的領導和監督管理,定期對各大園區的工作情況進行考核評價,把園區項目建設、合同履行、財政資金使用、農產品質量安全以及帶動農民增收情況等作為考核評價的重要指標,對一些好做法、好經驗,及時通報表彰,對考評結果不理想的園區,責令其限期整改。另一方面,也要進一步擴大招商引資力度,充分給予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外商來園區進行投資,促進園區招大商、大招商,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資格局,從而保障園區健康發展,為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作出應有貢獻。
  備注:中共亳州市委黨校2018年度科研咨政課題成果
  執筆人 孫志紅
  課題組成員 孫志紅 李芳文 陳振國 張磊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20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