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牛病毒性腹瀉的防治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養殖業是農業發展中比較重要的產業結構,對國家的經濟發展也有著較大的影響。牛的養殖質量關系到養牛業的發展,只有保證養殖質量才能推動養牛業的發展。但是牛在養殖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病毒性腹瀉的癥狀,會對牛的身體造成損壞,嚴重情況下還會導致牛的死亡,而且該病的傳染性特別強,一旦發生感染,就會對養牛場造成極大的損失,需要采取科學的治療技術進行治療,同時也需要做好預防工作。
  關鍵詞:牛;病毒性腹瀉;診斷;治療;預防
  中圖分類號:S858.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9)05-0106-01
   牛病毒性腹瀉會對牛的免疫機制造成影響,這是一種極強的傳染病。病毒傳播的途徑比較多,傳播的速度也比較快,會通過排泄物傳播給其他生物。該病有一定的潛伏期,如果是犢牛受到傳染,則會出現明顯的癥狀,口腔會出現潰爛。該病需要完善的預防和治療體系,實現對牛病毒性腹瀉的有效控制。
  1 臨床癥狀
  牛在感染病毒性腹瀉病時,明顯的癥狀就是會出現腹瀉和發熱。會先出現發熱的情況,而且持續發熱,體溫在40℃以上,持續發熱4天左右,然后出現腹瀉,在退熱之后還會繼續出現發熱的現象。第二次開始發熱后同時會出現腹瀉的情況,而且牛的腸胃也會發生潰爛。牛患病的初期階段會出現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呼吸急促的癥狀,在第二次發熱之后,會出現拒絕進食的情況,病牛在發生腹瀉的時候也會出現便血。如果病毒感染比較強烈,牛的血小板和淋巴組織也會受到影響,會出現流鼻血和排血等現象。
  2 診斷
  一旦發現患病牛出現發熱、腹瀉等情況,就可以對牛的癥狀進行診斷。牛病毒性腹瀉屬于隱性疾病,許多牛在患病之后的癥狀不明顯,這就給該病的診斷增加了難度。那么在實際進行診斷的過程中,不僅要看病牛的反應癥狀,還需要根據病牛血清的情況進行診斷,確定牛的具體情況之后才能進行針對性治療。牛病毒性腹瀉主要是對牛的腸道造成影響,所以可以取病牛的糞便進行檢驗。
  許多其他病癥與該病的癥狀比較相似,為了提高診斷的準確性,需要進行多種病癥的區分鑒別工作。
  3 防治措施
  3.1 治療方法
  應用強心補液或者收斂止瀉治療方法,可以緩解牛的病癥,避免病牛出現死亡的情況。采用口服堿式碳酸鉍片30 g和磺胺脒片40 g,其中磺胺脒片每天服用3次,堿式碳酸鉍片每天服用1次,連續服用4~7天。
  還可采用山楂炭30 g、訶子肉10 g、黃連20 g、姜黃15 g、茵陳15 g、烏梅25 g、柿蒂10 g,將這幾味中藥煎熬成湯,分為2次服用即可[1]。
  牛病毒性腹瀉在目前的治療中還缺乏特效藥,想要提高治療效果,可以為牛接種牛黏膜疫苗,提高牛的免疫力,這是目前牛病毒性腹瀉比較常用的治療手段。疫苗接種可以幫助牛建立完善的抵抗系統,提高抵抗力,不容易感染病毒,可以實現對病毒傳播的有效控制。還可以采用物理治療法,可以利用氯仿、胰酶等有機溶劑來降低病毒的感染力。
  3.2 預防措施
  在日常的飼養管理過程中,結合牛的發病情況來采取有效措施。要避免病牛的引進,人員在進行投喂的過程中需要進行消毒處理,對牛舍和食槽要定期進行清洗和消毒處理,做好滅鼠和殺菌工作。從牛種的選擇一直到飼養完成,每個時期都要做好疾病的控制和預防工作[2]。
  想要實現對牛病毒性腹瀉的預防工作,需要對可能引起該病的因素進行科學控制。首先,引進牛種時,要對其進行檢疫,不能引進病牛,同時要做好日常的消毒工作;其次,要對妊娠母牛和犢牛注射疫苗,對于成年牛來講,每年要進行1次疫苗免疫接種,初生犢牛一般在2個月左右進行免疫注射,待成年后再每年進行1次注射。對于病牛要及時進行血清檢測,一旦發現病牛,需要進行隔離治療,避免出現病毒傳染的情況。對于還可進食的病??梢栽陲暳现屑尤氚⑺酒チ郑梢云鸬浇禑岬淖饔?。對于病死牛要進行科學的無害化處理, 避免出現病毒傳播或者蔓延。
  4 小結
  從本文可以了解到牛病毒性腹瀉的患病表現,同時也掌握了該病的診斷方法,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相關的預防措施和針對性治療方法,將科學的治療技術應用到牛病毒性腹瀉的治療工作中,主要的目的就是對該病癥進行控制,避免病毒出現大面積蔓延,降低對養牛業造成的損失。
  參考文獻:
  [1] 西吉爾.牛病毒性腹瀉的診療[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7(8):50.
  [2] 迪力夏提·吐爾遜.牛病毒性腹瀉的研究進展及其綜合防治[J].畜牧獸醫雜志,2017,36(5):150-15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460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