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便秘的發生原因、臨床癥狀及防治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母豬便秘作為一種疾病來說,是指因腸蠕動緩慢,內容物無法正常運輸且逐漸干涸,造成腸腔阻塞而發生的一種腹痛性疾病;作為一個癥狀來說,是指糞便失去水分,質地變硬,體積變小,顏色加深,因此也將這種糞便稱為“疙瘩屎”、“羊子屎”。母豬不僅會由于患有多種熱性的傳染病和寄生蟲病而繼發引起便秘,更常見的是由于飼養管理不當而導致。筆者通過多年臨床經驗,并查閱相關資料,現介紹母豬發生便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關鍵詞:母豬;便秘;發生原因;臨床癥狀;預防措施;治療措施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9)04-0088-02
1 發生原因
1.1 疾病方面的因素
部分母豬會由于感染某些熱源性疾病而發生便秘,如感染豬瘟(通常是指溫和型)、藍耳病以及弓形蟲病等都會繼發便秘。母豬分娩后患有三聯癥(即乳房炎、子宮內膜炎、無乳綜合征),由于發生炎癥而容易引起便秘。母豬內分泌紊亂,導致體內虛火旺盛、胃腸蠕動遲緩,也是引起便秘的直接原因。氣候炎熱的季節,尤其是溫度持續超過35℃,會導致母豬發生高熱反應,機體流失大量水分,造成水鹽代謝失調,從而出現便秘。
1.2 飼料方面的因素
飼料加工不合理,粒徑過細或者過粗都能夠導致便秘。一般來說,母豬飼料顆粒要求99%能夠通過孔徑為2.8 mm的編織篩,不允許存在整粒谷物,且85%以上要能夠通過孔徑為1.4 mm的編織篩。
飼料含有低水平的粗纖維、供給青綠飼料不足,會使飼料無法對直腸造成足夠刺激,由于直腸蠕動次數減少而發生便秘。例如,母豬妊娠期間飼喂過少飼料,尤其是妊娠的中期每天僅供給2 kg飼料,且粗纖維含量在6%以下,只會對腸道產生很小的刺激,導致食糜長時間停留在胃腸道內,從而易發生便秘。
母豬長時間飼喂單一飼料,或者飼喂高水平粗纖維或者存在泥沙的飼料,也會導致腸道機能減弱,促使腸內容物干燥、變硬,從而發生便秘。
1.3 藥物使用不當
1.3.1 添加大量的抗菌素藥物
某些養殖戶為提高母豬生產性能,會在飼料中加入一些抗菌促生長劑,如金霉素、土霉素、阿散酸以及桿菌肽鋅等,胃腸道由于長時間在抗菌藥物刺激下,導致腸道內菌群紊亂,消化能力減弱,造成腸道內的水分被大量吸收,從而引起便秘。
1.3.2 未合理使用促生長藥物
部分養殖戶為促使生長期母豬的飼料報酬和生長性能提高,避免發生腹瀉,會在飼料中加入高鋅、高銅制劑,但是過量添加就會使其出現便秘。
1.4 生理及其他因素
母豬妊娠后期,由于胎兒不斷增大,促使直腸壁受到過大壓迫,影響直腸蠕動,導致糞便長時間停留在直腸內而吸收大量水分,從而出現便秘,通常是產仔數量過多、仔豬體型過大的母豬容易發生。
母豬臨產前,心理、生理方面都會發生應激,促使胃腸道加強蠕動,大腸中的水分被大量吸收至血液中,也會發生便秘,通常是初產母豬容易發生。母豬分娩后不久,直腸容易出現麻痹,也能夠導致便秘。
2 臨床癥狀
病豬表現出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廢絕,頻繁飲水,腹部脹大,起臥不安,用手按壓腹部會產生痛感。隨著病情的加重,表現出精神沉郁,腹部充實,用手觸摸能夠摸到糞塊,腸蠕動音變小或者徹底消失。發病初期,病豬還可排出少量干糞,有些如同羊糞,有些呈算盤珠樣,后期停止排糞,但持續做排糞姿勢。如果病豬沒有出現并發癥,體溫不會發生明顯變化。有時膀胱會被結腸內的糞塊壓迫,引起尿閉癥。另外,病豬長時間便秘,還會導致腸壁壞死,滲出物變多,并引起局限性腹膜炎。
3 預防措施
3.1 科學配制日糧
妊娠母豬日糧中適宜添加20%~30%的小麥麩,泌乳母豬日糧中適宜添加8%~10%小麥麩,可有效避免發生便秘。選擇品質優良的飼料原料搭配日糧,并確保原料中不存在過多雜質,尤其是防止摻入有機雜質,如砂、塵等。另外,飼料原料發霉變質后禁止使用。
3.2 補充青綠飼料
調控粗飼料和精飼料比例合理,盡可能供給全面營養。如果豬場條件允許,可每天給母豬提供適量的品質優良青綠飼料,如紅薯葉、苦荬菜、南瓜、包菜、白菜、萵苣等。青綠飼料的水分和粗纖維含量較高,且其表面存在大量天然有益菌,能夠減輕由腸道蠕動緩慢、菌群失調以及熱應激引起的便秘。一般來說,母豬在妊娠前期每頭每天適宜飼喂1~1.5 kg青綠飼料,妊娠中后期和泌乳期每頭每天適宜飼喂1.5~2 kg青綠飼料。
3.3 做好熱性疾病的防治工作
采取自繁自養、全進全出的飼養方式,制定合理的消毒制度和程序,保持內部環境干凈衛生,制定適宜的疫病防控制度,特別是加強防控豬瘟、圓環病毒病、藍耳病、豬鏈球菌病以及支原體病等。
3.4 合理添加藥物
豬場使用藥物預防疾病時,要確保合理用藥,如在飼料中加入磺胺類藥物時,應配合添加等量的碳酸氫鈉,且只可連續使用1周,禁止長時間應用。在飼料中加入金霉素、土霉素、阿散酸、桿菌肽鋅等,只可連續使用1周。在飼料中加入抗菌素添加劑時,還要配合加入維生素、食用酵母等,使體內益生菌數量增多,從而增強消化能力。在氣候炎熱季節,還可在飼料中加入一些維生素C,避免發生熱應激,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發生便秘。
4 治療措施
4.1 疾病繼發引起的便秘
疾病繼發引起的便秘,主要采取對癥治療。例如:豬瘟要盡快接種豬瘟細胞苗,按體重注射1頭份/kg,經過3天再注射1次。豬丹毒常用青霉素治療,按體重肌肉注射2萬IU/kg,1個療程連續使用3~5天,注意至少堅持用藥1個療程,否則可能出現治療失敗。豬附紅細胞體病,可用3%二甲硝咪唑注射液治療,按體重肌肉注射30 mg/kg;也可用貝尼爾(血蟲凈),按體重肌肉注射7 mg/kg;另外,土霉素、金霉素、四環素也有效。豬鏈球菌病可使用青霉素、林可霉素和磺胺嘧啶,如肌肉注射40萬~100萬IU青霉素,每天2~3次,連續使用3~5天。豬弓形蟲病可使用磺胺間甲氧嘧啶、磺胺增效劑治療,按體重肌肉注射0.3 mL/kg磺胺間甲氧嘧啶。
4.2 非病原性便秘
非病原性的便秘,主要采取對癥施藥。病豬要立即停止飼喂飼料,供給少許青綠飼料,或生葡萄糖粉和雞蛋或者蜂蜜和生雞蛋,并提供大量溫水。內腹瀉藥,可取50~100 mL石蠟油或者50~100 g大黃末,與適量的溫水調和后口服。如果病豬腹痛不安,可肌肉注射3~5 mL 30%安乃近注射液。如果病豬心衰要及時使用強心劑,可皮下或者肌肉注射2~10 mL 10%安鈉咖注射液。如果病豬嚴重衰弱,可靜脈注射250~500 mL 10%葡萄糖注射液,每天2~3次。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47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