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中暑的危害、發生原因、臨床癥狀及防治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雞中暑也稱為熱衰竭,往往氣候炎熱的夏季容易發生,主要是由于環境溫度、濕度過高,體內熱量較難散發,造成機體中樞神經失調,心臟衰竭,并可能出現猝死。病雞主要癥狀是體溫明顯升高,呼吸急促,張口呼吸,排出綠色糞便,觸診皮膚高熱,特別是胸腔部和翅下明顯,輕則導致生長性能和產量降低,如采食減少、生長速度緩慢、飼料轉化率和產蛋率下降,嚴重時甚至引起死亡?,F概述雞中暑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關鍵詞:雞;中暑;危害;發病機理;臨床癥狀;治療;飼養管理
中圖分類號:S858.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9)05-0111-02
1 危害
雞群發生中暑后,有些雞會發生死亡,部分盡管沒有死亡,但其生長發育情況和生產性能受到嚴重影響,主要造成采食減少,只可攝取較少的營養成分,如能量、氨基酸、礦物質以及維生素等,生長發育速度減緩,飼料轉化率下降,抗病力減弱,容易發生啄癖,肉雞胴體質量降低,產蛋雞的產蛋量下降,蛋重減輕,蛋殼質量變差,且種蛋的受精率、孵化率降低,嚴重影響養雞業的經濟效益。
2 發病機理
一般來說,蛋雞適宜的溫度為13~25℃,肉雞的適宜溫度為10~27℃,在環境溫度超過上限時,機體就會經由各種代謝途徑來增加散熱和限制產熱,以保持體溫恒定。
禽類本身沒有汗腺,在高溫環境中主要通過增加水分蒸發、加快呼吸來進行散熱,但如果水分蒸發過多,會導致機體丟失大量的體液,此時飲欲就會明顯增強。機體呼吸加速會呼出過多的二氧化碳,同時血液pH值升高,可能引起呼吸性堿中毒。另外,心跳加速,外周血管擴張,從而造成外周循環血量增多。此時,機體雙翅下垂張開,羽毛變得蓬松,以使體表散熱增加。加之消化系統機能減弱,會造成采食量減少,抑制能量物質的消化吸收,從而限制機體產熱。
蛋雞在高溫環境中,卵經由輸卵管的速度會明顯加快,加之流失大量體脂,阻礙蛋黃、蛋白的生成,從而造成蛋重下降,同時內容物變得稀薄等。另外,由于消化吸收機能減弱,機體吸收的鈣離子減少,導致蛋殼變薄且易碎。
當環境溫度過高,超出雞體溫調節能力上限,會使中樞神經系統機能受到嚴重影響,從而導致昏迷、痙攣、死亡等。
3 發生原因
在氣候炎熱高溫季節,如果濕度過大、雞舍通風較差或者通風方式不合理、飲水不足、雞群飼養密度過大等,都非常容易引起中暑。種雞,尤其是肉種雞具有較弱的耐高溫能力,通常是體型比較肥胖、體格健壯的雞容易發生死亡。對于高產蛋雞群來說,更容易出現中暑情況。
據報道,在外界環境溫度達到27℃時,成年雞會出現喘息;在溫度超過32℃時,會導致機體的精神、生理方面出現一系列不良反應,從而容易發生中暑,輕則導致生長和產蛋受到影響,嚴重時會造成快速死亡;在溫度達到33℃時,雞處于應激狀態。
4 臨床癥狀
病雞一般表現出張口喘氣,呼吸加速,有些喉內有明顯的呼嚕聲。采食減少,一些病雞甚至停止采食,大量飲水,嗉囊內含有大量液體,排出稀薄糞便。精神沉郁,減少活動,一些病雞臥在籠底,嚴重時無法站立,機體嚴重虛脫,出現驚厥、死亡,往往是大型肥胖雞常見。另外,雞冠發紺,口中帶血,有時肛門凸出,體溫升高超過45℃。此外,蛋雞往往會產出破殼蛋、軟殼蛋,打開雞蛋后可見稀薄蛋清。
5 防治措施
5.1 西藥治療
在雞群飼料中加入0.04%維生素C和0.1%延胡索酸,混合均勻后飼喂,同時在飲水中加入0.2%氯化鉀,每天1次。
如果發生急性中暑,還要在飲水中加入0.63%氯化銨;如果發生慢性中暑,還要在飲水中加入0.2%碳酸氫鈉。
5.2 中藥治療
香霍散,即60 g香蒲、40 g霍香、15 g薄荷、25 g黃連、30 g黃芩、35 g連翹、30 g當歸、35 g柴胡、30 g甘草、30 g梔子,全部研成粉末,按1%的比例添加在飼料中,混合均勻后飼喂,每天1次,連續使用2天。
也可取石膏粉和黃豆各1 kg,放入100 kg飲水中,經過24 h浸泡,取浸泡液給雞群飲水,同時搗碎黃豆和石膏粉添加在飼料中,混合均勻后飼喂,以上用量適合1000只雞使用3天。
5.3 加強防暑降溫
地面潑灑適量涼水,通過蒸發散熱。當舍內溫度過高時,可及時向地面潑灑適量的涼水,但確保門窗全部打開,增大對流通風,避免舍內濕度過高而促使高溫的不利影響加重。
減少進入舍內的熱量,確保舍內涼爽。一般來說,陽光照射是引起舍內溫度升高的一個主要原因。為了避免光照直射入舍,可選擇在雞舍內距離雞群2 m高的位置增加一層天花板,常用厚度大約為2 cm的白色泡沫塑料,以使大部分熱空氣被隔在天花板上面,能夠使舍內溫度降低大約2℃。也可選擇在雞舍屋頂外面鋪蓋一層厚度為10~15 cm的麥秸或者稻草,并噴灑適量涼水,注意保持長時間濕潤,也可有效避免大量熱量進入舍內。還可在窗上設置遮陽棚,避免陽光直射入舍。
另外,舍外要加強綠化,種草種樹,由此可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一些熱量,使空氣溫度下降。
加強通風散熱,促使舍內溫度下降,這也是降低舍內溫度的一種有效方法。常通過增大換氣扇的功率,采取縱向巷道式通風,加快流經雞體的風速,及時將雞體產生的熱量帶走,從而實現防暑降溫。如果配合進行灑水、噴水,具有更好的降溫效果。
5.4 加強飼養管理
5.4.1 調整飼料配比
一般來說,舍內溫度每升高1℃,雞采食量會降低1.6%,因此要飼喂高濃度日糧。飼料中盡量使用植物蛋白,這是由于高熱環境會影響雞采食動物蛋白,建議減少脂肪比例,增加1%~2%的麩皮和葉粉以及3%~4%的豆粕,并適當增加飼喂青飼料。
5.4.2 改變飼養方式
調整飼喂時間,適宜在溫度涼爽時飼喂,即在每天清晨4~5時和晚上17~18時飼喂。拌料次數要適當增加,每次加入少量水拌料能夠提高機體食欲。另外,提供足夠的新鮮清潔水,一般10~16時,每隔2 h進行1次換水。此外,采取早晚光照法,即早晨4時開燈,晚上21時關燈,在開燈10~15 min后喂料。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46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