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力量訓練中的雙側和單側練習研究動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雙側練習在發展力量方面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很好的驗證,并得到大多數專業人員的認可。而單側練習在傳統上沒有得到認可。當前,研究認為可能存在雙側力量不足(BLFD)現象。雙側和單側練習有特定的作用,應該包含在定期計劃中。由于目前對BLFD與運動表現之間關系缺乏了解,因此,應根據運動的需求分析以及訓練背景進行選擇。
  關鍵詞:雙側力量不足  雙側練習  單側練習
  中圖分類號:G8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5(b)-0033-02
  在設計身體訓練計劃時,練習選擇的內容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1,2],需要根據個體的具體情況進行制定,以期獲得最理想運動上的適應能力,促進身體健康或提高運動能力[3,4]。力量訓練是促進身體健康、提高運動能力基本手段之一。如何設計力量訓練計劃業已受到廣泛的關注[5]。當前,研究認為雙側(意指兩肢)練習,例如半蹲和臥推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單側(意味著一側肢體)運動,例如單腿伸展和單臂舉啞鈴,被認為可能更為有效。另外,鑒于日常的各種職業活動常涉及到雙側或單側運動[6,7],因此,基于雙側和單側練習的優缺點有助選擇力量練習手段,提高訓練計劃的針對性。
  1  雙側和單側練習
  雙側練習(bilateral exercises,BIL)在發展力量方面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很好的驗證,并得到大多數專業人員的認可。而單側練習(Unilateral exercises,UNI)傳統上沒有得到同樣的認同。當前,研究認為雙側力量不足(BLFD)的存在,這種現象是每個肢體的力量產生加在一起時,大于兩側同時收縮時產生的總力量[8]。研究開始認識UNI重要性[8]。
  在未經訓練的個體BLFD存在是明確的。表明在UNI運動期間的力量可以占同等BIL運動期間產生的總力量的50%以上[8]。例如,個人可能能夠進行27kg的單腿登,但只能進行45kg雙腿登。因此,進行雙腿登每條腿的負荷為23kg(而單腿壓力機中為27kg),這可能會限制強度增加。BLFD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8]。最近研究報道,跳躍測試期間BLFD的大小與沖刺起始成績,總沖力和起跑速度成反比[9]。
  UNI和BIL練習對單側和雙側成績的特定影響存在爭議。在進行雙側和單側任務時,BIL和UNI在力量和爆發力上有相同的改善[10]。例如,BIL在提高橄欖球運動員的下肢力量,40m速度和方向改變方面不比UNI訓練更有效[11]。但UNI在增加單腿垂直跳躍能力超過BIL[10]??紤]到運動表現需要單側跳躍的頻率,這一點尤為重要。特異性證明表明UNI練習在減少BLFD方面更有效,特別是在BLFD明顯的個體。
  另外,無論是否存在BLFD,單側練習(而不是雙側)進行運動會以多種方式改變神經肌肉的需求,并且符合實際任務需求[12-15]。首先,UNI可利用主要目標肌肉群(例如,臀肌,腿筋等),同時改變第二肌肉群的使用。例如,蹲坐時需要使用與后背相同的主要腿部肌肉,但可能會增加內收肌需求。同樣,UNI還可能會增加對平衡,抗旋轉,抗反射/伸展和其他形式穩定性的需求。UNI的另一個優點是可能使目標肌肉群超負荷,同時減少所需的總負荷。這在受傷或其他限制情況下尤其有用。例如,運動員可以利用UNI變化來實現股四頭肌的最佳負荷,同時減少杠鈴在頸椎上的負荷(如果脊柱,肩部或頸部受傷或受到刺激)。此外UNI另一個優勢是可以提供關于肢體對稱的即時和持續的反饋,這是干預損傷的一個重要因素[8]。
  但BLFD主要體現在在未經訓練或訓練不足的人群中,表明這種現象受到訓練和運動史的影響[8]。例如,國家級賽艇運動員的BLFD明顯低于其俱樂部級別的對手,而國際賽艇運動員則沒有任何BLFD[11]。同樣,Howard和Enoka[16]在久坐不動的個體中發現了BLFD,但在具有BIL經驗和競技自行車運動員的舉重運動員中沒有。事實上,上述研究的舉重運動員和國際賽艇運動員證明了雙側促進[11,13,16]。因此,上述數據表明BLFD雖然存在,但可能僅僅是未經訓練的個體。
  BLFD對不同的訓練模式也表現出高度響應,UNI傾向于增加,而BIL則降低。當前研究數據是有限的,但現有的研究表明通過BIL減少BLFD可能對身體表現有益[8]。但是,運動選擇必須謹慎; 鑒于BLFD與運動能力之間的關系僅限于單一相關性研究。因此,運動選擇手段的應該基于如何獨立地影響實際運動成績。特異性的適應原則表明UNI更適合需要單側方面的活動[7]。而BIL更適合需要雙側方面的活動(例如舉重等)。有趣的是,現有數據并不完全支持這種嚴格特異性適應原則。
  此外,早期研究發現BIL提高了雙側肌肉耐力能力,但沒有提高單側耐力的成績。同樣,UNI改善了單側的耐力,但沒有提高雙側耐力。但BIL和UNI同樣提高了雙側和單側的力量和力量[17]。相比之下,BIL比UNI可更慢地改善了運動能力,但是BIL在6個訓練周期間沒有遇到平臺期。這些研究初步表明UNI提供更快速,更持久的效果,而BIL提供更慢,更可持續的改進[8]。例如,在賽季期間,考慮力量和訓練時間受限,這些特征尤其重要。
  2  結語
  當前,盡管已經對力量進行了研究,但是直接比較UNI與BIL在爆發力,肥大或一般肌肉骨骼適應能力方面的比較研究資料有限?,F有研究表明減少BLFD可能有益于運動表現,并可能減少受傷的可能性,但需要進一步研究。
  鑒于上述差異,無論BLFD如何,UNI和BIL有特定的作用,應該包含在定期計劃中。由于目前對BLFD與運動表現之間關系缺乏了解,因此,應根據運動員和運動的需求分析以及訓練背景(例如,季節、先前的訓練量、疲勞、受傷史等)進行選擇。   參考文獻
  [1] 馬繼政,楊靖.軍事職業活動相關骨骼肌疼痛的精準運動訓練策略[J].湖北體育科技,2019,38(1):70-74.
  [2] 馬繼政,徐盛嘉,丁明超,等.基本運動訓練原則在促進新入校大學生基礎運動技能方面的實踐研究[J].體育科技,2018,39(2):136-142.
  [3] 馬繼政,丁明超,黃強年.現役人員人類能力最佳化和精準能力的發展策略[J].湖北體育科技,2018,37(7):612-616.
  [4] 馬繼政.論運動適應特異性原則[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9,25(5):74-75.
  [5] 于文兵,高麗麗,李天義,等.三種力量訓練方案對健康青年心臟自主神經功能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7,32(5):548-553.
  [6] 張鑫鵬,黃強年,田東,等.不同負重量低姿往返匍匐對學員平衡能力產生的影響[J].體育科技,2018(5):30-32.
  [7] 馬繼政,張鑫鵬,王增剛,等.不同距離負重行軍生物力學和生理上的變化特點及訓法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8):46-51.
  [8] Mullican k,Nijem R.Are Unilateral Exercises More Effective Than Bilateral Exercises[J].Strength Cond J, 38(1):68-70.
  [9] Bracic M,Supej M,Peharec S,et al.An investig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bilateral deficit on the countermovement jump performance in elite sprinters[J].Kinesiology, 2010,42(1):73-81.
  [10] McCurdy KW,Langford GA,Doscher MW,et al.The effects of short-term unilateral and bilateral lowe rbody resistance training on measures of strength and power[J].J Strength Cond Res,2005(19):9-15.
  [11] Secher NH.Isometric rowing strength of experienced and inexperienced oarsmen[J].Med Sci Sports,1975(7):280–283.
  [12] 王增剛,王金之,馮茹,等.負重對行軍士兵下肢步態特征的影響[J].醫用生物力學,2018,33(4):360-364.
  [13] 馬繼政,王增剛,胡斐,等.下肢優勢側和非優勢側相同負重往返跑對青年學員平衡能力的影響[J].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2018,34(4):350-354.
  [14] 丁明超,王增剛,黃強年,等.優勢側和非優勢側負重往返跑對青年下肢爆發力的影響[J].福建體育科技,2017,36(6):23-25.
  [15] 王增剛,丁明超,黃強年,等.下肢優勢側和非優勢側負重往返跑對學員平衡能力的影響[J].軍事體育學報,2017,36(4):61-64.
  [16] Howard JD,Enoka RM.Maximum bilateral contractions are modified by neurally mediated interlimb effects[J].J Appl Physiol(1985),1991,70(1):306-316.
  [17] Rube N,Secher NH.Effect of training on central factors in fatigue following two and one-leg static exercise in man[J].Acta Physiol Scand,1991(141):87-9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484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