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腹腔鏡與輸尿管軟鏡治療單側復雜性輸尿管上段結石的療效比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的:對比分析后腹腔鏡與輸尿管軟鏡治療單側復雜性輸尿管上段結石的效果。方法:選擇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就診的單側復雜性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共60例,按入院編號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0例。對照組給予后腹腔鏡輸尿管切開取石術(RLUL)治療,觀察組開展輸尿管軟鏡碎石術(FURL)治療 ,對比兩組患者的具體治療情況。結果:觀察組手術、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兩組在一次性碎石率和并發癥的對比上無差異(P>0.05)。結論:針對單側復雜性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采用RLUL、FURL治療均能夠取得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是后者更有助于手術、住院時間的縮短,值得推廣。
【關鍵詞】 后腹腔鏡;輸尿管軟鏡;單側復雜性輸尿管上段結石
【中圖分類號】R821.4+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2-047-02
一直以來,復雜性輸尿管上段結石都是臨床治療的重難點,因結石嵌頓時間長、負荷大,致使結石和管壁具有明顯的粘連[1]?,F選取6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就選擇哪種術式更好地開展治療而專門進行分組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2017.03-2018.03年期間在我院進行治療的60例患者進行研究,男39例、女21例。將全部隨機分為兩組,年齡45~68歲,平均年齡(55.3±2.5)歲。兩組間差異性不明顯,P>0.05。
1.2 方法 對照組:RLUL術。術前對導尿管進行常規留置,采用氣管插管的方式進行全身麻醉;取患者90度健側臥位,將腰段抬高;對皮膚進行常規消毒,切口長度控制在2cm且位于腋中線髂嵴上2cm處(A點),與皮紋方向保持平行,從皮下、肌層到腰背筋膜處采用大彎血鉗進行鈍性分離,通過深入手指的方式將腹膜推開,將自制氣囊置入后注入氣體300-500ml,經過3-5min的維持后將氣體放出,將后腹膜操作間隙建立起來;在腋前線和肋緣下行一切口(B點),長度為0.5cm;在腋后線和第12肋緣下方(C點)行一長度為2cm的切口;在切口中置入trocar和操作器械,沿著腰大肌前緣向內側進行游離,順勢將輸尿管找到并進行游離,將結石部位找到,使用內藏式切開到縱行切口此處輸尿管,取出完整結石,并將F6輸尿管支架放置在官腔內,對輸尿管切口采用4-0可吸收線進行間斷的縫合3-4針,腹膜引流管留置后對切口進行縫合[2]。
觀察組:FURL術。麻醉方式同上,取患者截石位;關于輸尿管硬鏡的插入需經尿道,將斑馬導絲置入,經導絲將軟鏡鞘插入一直到腎盂處,向腎盂與上盞中推入停留在輸尿管處的結石,采用鈥激光粉碎到3mm以下,然后針對殘留在腎盂內體積較大的結石采用取石籃取凈,其他則等待自行排出,依次將F6輸尿管支架、導尿管留置。如果輸尿管存在較大的扭曲或狹窄,不能順利的防止軟鏡鞘,則術后需要開展體外震波碎石治療,或者兩周后開展二期手術[3]。
為有效的預防感染,術后兩組均采用常規抗生素,第二天需要對輸尿管支架位置、結石情況進行復查。
1.3 觀察指標 記錄患者的手術情況、一次性結石清除率與并發癥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統計均通過SPSS20.0軟件進行,(x±s)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n(%)]表示計數資料,x2檢驗,結果(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2 手術情況
2.2 一次性結石清除率 觀察組一次性結石清除率為96.67%(29/30),對照組為100.00%(30/30),無差異,P>0.05。
2.3 并發癥 觀察組術后僅出現2例發熱,經敏感抗生素治療后好轉,不存在其他并發癥;對照組則出現3例漏尿,經對比(P>0.05)。
3 討論
復雜性輸尿管上段結石存在較大的負荷、梗阻時間長,且伴隨一系列的病理特征 ,如腎盂積水超過中度、輸尿管扭曲狹窄等 ,臨床治療方式主要是微創內腔鏡技術,如RLUL、FURL等,各存在利弊在治療時需要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進行科學的選擇。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用于手術、術后住院的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在結石清除率和并發癥的對比上(P>0.05)。FURL縮短手術時間的原因在于:患者對于輸尿管硬鏡技術的操作比較熟練,在此基礎上學習軟鏡,整個學習周期長且具備豐富的經驗,面對可能發生的問題能夠沉著冷靜的面對與處理;術中灌注壓力在超過35mmHg的情況下會造成淋巴管反流等情況,為此必須致力于手術時間的縮短與沖洗壓力的降低;鈥激光碎石具有很高的效率 ,不管質地多硬的結石都能夠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的粉碎;購置軟鏡需要昂貴的費用,后期損壞后需要頻繁的維修且費用較高,為減少損耗需盡可能的縮短手術時間。RLUL手術時間長的原因主要體現在術者個人不具備豐富的經驗,需要對雙J管的放置、輸尿管與結石的尋找、輸尿管的切開縫合進行積極的改進。同時FURL術后住院時間短,這與并發癥有很大關系,如發熱、輸尿管損傷等[4]。
綜上所述,在手術時間與術后恢復方面,采用FURL治療更具優勢,然而隨著術者熟練程度與技術水平的逐漸提高,兩種術式在治療效果方面不會出現很大的差別。
參考文獻
[1] 周建華,陳楚義,鄭錦標,等. 復雜性輸尿管上段結石微創術式選擇與療效比較[J]. 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電子版,2012,6( 4) :270 -274.
[2] 董永超,王養民,常德輝,等. 兩種微創手術治療復雜性輸尿管上段結石的前瞻隨機研究[J]. 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雜志:電子版, 2014,8( 6) :416 -420.
[3] 劉嬌,劉賢奎,畢建斌,等. 輸尿管上段結石不同治療方法療效的比較分析[J].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2015, 30( 4) :342 - 346.
[4] 方烈奎,袁謙,黃向江,等. 腹腔鏡下保留神經腹膜后淋巴結清掃術治療早期睪丸腫瘤的療效及安全性[J]. 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5,36( 5) :357 -36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152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