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急性闌尾炎臨床療效比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比較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臨床療效。方法:對象選自本院在2018年5月-2019年2月行急性闌尾炎患者90例,將其按照計算機隨機數字法分為開腹組(開腹手術治療)和腹腔組(腹腔鏡手術治療)。比較不同手術相關手術指標情況、臨床治療有效率及并發癥。結果:與對照組相對比,腹腔鏡平均手術時間、首次肛門排氣時間、禁食時間及住院時間明顯提前,治療后炎癥指標明顯改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更高,并發癥發生情況更少,數據差異P>0.05。結論:在急性闌尾炎治療期間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相對比開腹手術治療,腹腔鏡手術臨床療效更為明確,手術情況更為優異,預后效果良好,適宜臨床應用。
【關鍵詞】:腹腔鏡手術;開腹手術;急性闌尾炎;臨床療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aparoscopic and open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appendicitis. Methods: The subjects were selected from 90 patients with acute appendicitis from May 20 to 2019 in our hospital.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pen group (open surgery) and abdominal group (laparoscopic surgery) according to computer random number method. ). Compare the surgical indications, clinical treatment efficiency and complications of different operation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average laparoscopic operation time, the first anal exhaust time, fasting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advanced, the inflammation index was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the clinical treatment was more efficient, and the complications were less. , data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 is more effective than open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appendiciti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is more clear, the operation is more excellent, the prognosis is good, and it is suitabl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laparoscopic surgery; open surgery; acute appendicitis; clinical efficacy
【中圖分類號】R574.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6-03--01
急性闌尾炎是急腹癥疾病中常見的病癥之一,該疾病不僅僅具有發病急、危害機體的特征,而且因發病時患者多伴有下腹疼痛、壓痛等癥狀,如果治療不及時還會進展為穿孔性闌尾炎,增加臨床治療難度,甚至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與此同時,急性闌尾炎作為難以預防的疾病之一,其發病率保持在0.1%左右,故為了更好地幫助患者改善病情,給予開腹手術治療,早期采用開腹手術治療,臨床療效良好,但該手術對患者損傷大,預后影響大,加之術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并發癥較多,從而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2]。隨著腹腔鏡技術的進步,腹腔鏡減少手術對患者的創傷,避免術后并發癥,而且為患者早日康復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為了進一步分析腹腔鏡手術的療效,本研究選取患者90例為對象,給予開腹手術與腹腔鏡手術治療,詳細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本資料
90例行急性闌尾炎患者選自本院2018年5月-2019年2月病例,通過計算機隨機數字法將90例患者分為兩組。開腹組行開腹手術治療,患者45例,年齡區間16-68歲,平均(42.08±3.56)歲,男女患者各占有26例、19例;腹腔組行腹腔鏡手術,患者45例,年齡區間17-68歲,平均(42.53±3.62)歲,男女患者各占有25例、20例?;举Y料數據經過差異對比檢驗,P>0.05,具有可比性。
入選標準:根據臨床急性闌尾炎癥狀標準,患者右下腹疼痛且伴有發燒、嘔吐等癥狀,經病理學及實驗室檢查確診;腹痛時間不超過70h;影像學技術檢查未見炎癥包塊;家屬與患者具有研究知情權。
排除標準:診斷不明確者;手術耐受度較差者;腹痛時間超過70h者;確診伴有心肺、肝腎等多器官功能疾病者;血液系統疾病者;精神意識異常者。
1.2 治療方法
開腹組:常規檢查,消毒鋪巾,硬膜外麻醉,切口選于闌尾末端麥氏點,長約4㎝,充分暴露闌尾,闌尾系膜及動脈分離、結扎,闌尾根部的多個平面采用7號線重新結扎,闌尾具體位置確定后,將闌尾提拉出腹腔,切斷,酒精對闌尾殘端消毒,之后使用1號線在闌尾末端盲腸壁上縫合,闌尾殘端縫扎,引流管放置,并逐漸關閉切口[3]。 腹腔組:術前準備同開腹組,全身麻醉,弧形切口選于患者腹部正中臍下,長約1㎝,氣腹針從切口插入,人工氣腹建立,氣腹壓力調整,保持在11mmHG左右,套管針置入10mm之后,腹腔鏡進入,對患者腹腔鏡內的闌尾情況進行觀察,明確闌尾位置及周圍組織情況后,取小切口于距離麥氏點上方和恥骨聯合上方4㎝的部位,手術切口約長5mm,套管針和腹腔鏡置入,在腹腔鏡觀察下,腸粘連分離,充分暴露闌尾及闌尾系膜,闌尾末端使用分離鉗取一小孔,闌尾根部多個平面使用7號雙線重結扎,之后闌尾切除,闌尾殘端電凝止血,腹腔使用濃度為0.9%的氯化鈉溶液清洗,引流管放置,人工氣腹解除,切口縫合[4]。
1.3 觀察指標
經過治療,對兩種手術的手術情況、臨床療效及并發癥情況進行分析。
手術情況:觀察并記錄平均手術時間、禁食時間、首次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及炎癥癥狀(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的變化[5]。
臨床療效:經過手術治療,胃腸功能經檢查恢復正常,無并發癥,炎癥癥狀消失視為顯效;經治療,胃腸功能經檢查恢復原來的70%,并發癥發生率低于10%,炎癥癥狀接近消失視為有效;顯效和有效兩項標準均未實現視為無效[6]。
并發癥:切口感染、腹腔出血、腸梗阻、疼痛。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數據包括手術指標及炎癥反應的計量數據和臨床療效、并發癥的計數數據,兩種數據分別采用()和百分率表示,且使用系統軟件SPSS21.0的t與卡方分別檢測數據差異,經檢測數據差異P<0.05,代表統計學價值存在。
2 結果
2.1 對比兩種手術指標及炎癥反應
手術指標及炎癥反應與開腹組比較,腹腔組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短、禁食時間、首次肛門排氣時間明顯提前,且白細胞與中性粒細胞水平明顯降低,縮短住院時間,數據差異比較P<0.05,詳情報道如表1。
2.2 對比兩種手術的臨床療效
兩種手術的臨床療效比較,腹腔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更高,P<0.05,詳情報道見表2。
2.3 分析兩種手術的并發癥情況
腹腔組與開腹組患者的并發癥情況比較,腹腔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低,P<0.05,詳情報道見表3。
3 討論
急性闌尾炎病因多與患者的闌尾發生異常性阻塞,管壁被壓迫,導致血液循環出現異常阻礙,如果此時細菌入侵,甚至還會引起闌尾炎系膜感染等并發癥,導致患者的病情加重,增加治療難度,嚴重時還會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為了改善患者的臨床病癥,讓患者早期康復奠定堅實的基礎[7]。目前臨床治療多是采用藥物和手術方式治療,但是藥物治療多是以抗生素抗感染治療為主,所以藥物治療無法實現預期治療效果的目的。常見的手術治療手段多以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為主,開腹手術治療雖然可以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但是開腹手術治療視野范圍開闊有限,導致術后首次肛門排氣時間、禁食時間增加,甚至為術后切口感染等并發癥發生提供有利條件,故不利于患者預后康復。不過隨著現代化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進化升級,腹腔鏡技術逐漸應用與臨床治療,該手術方式不僅僅具備創傷小、術中出血量少,預后恢復效果顯著等優點,而且該手術可有效減少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為患者早期康復提供便利;同時腹腔鏡手術在腹腔鏡指導下完成,手術視野清晰、開闊,有效減少開腹手術視野開闊的局限性,不過在腹腔鏡手術和資料期間需要重視患者腹腔及盆腔的情況,確保不受闌尾部位的影響,順利完成手術[8]。除此之外,腹腔鏡手術切口小,瘢痕小,對于部分愛美的患者而言,滿足他們的身心需求,保證他們心情愉悅的接受治療,提高治療配合度。本次實踐結果顯示:相對比開腹組,腹腔組患者的手術指標更為優異,炎癥癥狀明顯改善,臨床治療有效率明顯提高,且術并發癥發生情況明顯減少,數據差異比較P<0.05。劉萬升等研究結果顯示:相對比開腹組,腹腔鏡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及住院總時間少,P<0.05,與本次研究結果存在共性。由此可見,相對比開腹手術治療,腹腔鏡手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療效更為明確。但是在腹腔鏡手術治療期間需要注意幾點事項:腹腔鏡手術對操作者的要求比較高,所以加強對醫師技能及理論知識的培訓,確保手術的成功;腹腔鏡手術麻醉一般情況下選擇全麻,所以手術實施前詢問患者是否對所用藥物存在過敏史并進行試驗,減少干擾手術的因素;最后,腹腔鏡手術雖然臨床療效比較顯著,但任何事都無絕對之說,故手術前先評估患者身體狀態,術中嚴密觀察生命指標變化且術后采取抗感染等基礎性治療,減少術后發生并發癥的可能性。
綜上所述,在急性闌尾炎患者治療期間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手術指標及炎癥反應明顯更優,臨床療效更優,并發癥更少,適宜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蘇洲, 姚寒暉, 夏猛,等. 腹腔鏡和開腹手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分析[J]. 中華全科醫學, 2017, 15(7):1150-1152.
范慶, 張德巍. 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急性闌尾炎臨床療效比較[J]. 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 2017, 20(4):301-303.
薛兆強, 唐文東, 劉濤,等. 腹腔鏡和開腹手術治療小兒急性闌尾炎臨床療效分析[J]. 臨床外科雜志, 2017, 25(9):676-67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697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