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時期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困境與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在新時期背景下,我國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面臨著諸多的困境及調整,如何緊抓時代脈搏,貫徹馬克思主義理論是當代思政教育的關鍵。本文結合新時期下高校輔導員思政工作的意義,探析思政教育工作所面臨的困境,以輔導員教育工作角度,提出應對思政教育困境的策略及方法。
  【關鍵詞】新時期;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perio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counselors in our country is facing many difficulties and adjustments. How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pulse of the times and carry out Marxist theory is the key to contemporar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significa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college counselors in the new peri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and methods to deal with the predica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unselors' education.
  [Keywords] new period; college counselo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在新時期語境下,我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被重新定位,賦予了新觀點、新思想、新要求及新論斷。隨著新時期思政工作的落實,也使我國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面臨著新的變化及調整。據此,高校輔導員應牢記教學使命,理清思路,深化對新時期的認識,做出輔導模式、方法、觀念的調整,以充分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從理論水平、工作意識、組織開展各項思政教育教學工作,
  1  新時期下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的困境
  1.1  思政工作弱化現象嚴重
  在經濟全球化語境下,西方教育理論、理念及方法對我國教育界產生深遠的影響。在高校輔導員工作領域,輔導員工作主要以學生為重心,注重學生個體的發展及成長的訴求,逐漸由教學管理轉向為教學服務,突顯現代教學服務至上的理念。如高校輔導員在處理學生各項事務工作時,注重高校學生勤、獎、貸、助、心理、就業、安全及學業指導等多方面服務?;诖?,思政教育應全面融入學生服務體系中,充分發揮媒介功能。在某種程度上,規避教條理念帶來的缺陷。不可否認,服務理念是當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學生多樣化、個性化發展的內在需求。然而在實際教育工作,常常出現輔導員“重服務、輕思想”,“重事務,輕教育”的傾向。這主要源于高校輔導員評價指標的量化。例如高校大學生的獲獎率、就業率、考研率等等。而對學生思政教育引導,卻難以通過量化的形式進行評價,具備顯著的內顯性、遲滯性及隱蔽性特征。從而導致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弱化現象發生。
  1.2  全程育人協同機制缺位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是系統的工程,是多元化主體協同合作的過程。高校輔導員應聯合高校行政部門、思政教師實現全方位思政教育工作。然而在實踐過程中,往往存在協同機制缺位,輔導員對學生行為指導與思想引領脫節問題。例如思政教師注重理論教學,忽視實踐活動‘高校輔導員局限于各項學生事務工作,輕視思政教育教學;高校行政部門致力于院校整體行政規劃,對思政育人工作重視不足等。這三個方面脫位導致思政教育工作難以形成協同機制,從教育本質上反映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還需進一步提升。在新時期、新形勢及新情況下,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無法適應新時代的發展,協同教育體系缺失、理論教學與實踐活動結合不緊。部分學生難以深入認識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思政教學存在諸多薄弱環節。最終導致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與思政教育要求不相適應,思政教學理念低下。難以做到全方位、全過程、全員育人的目標,從而違背高校輔導員制度創立的初衷,不利于高校大學生全面發展與成長。
  2  新時期視域下促進輔導員思政工作的策略
  2.1  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文化屬性
  新時期視域下,我黨重視高校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根據社會市場經濟發展需求及新情況,新形勢特征,采取多種措施進行改進與加強,并取得實踐成果和階段性理論。然而卻難以解決高校思政教育與新時期相契合的問題,對市場經濟環境變化敏感性較差,是導致高校思政教育薄弱的主要原因,由此構建高校思政教育的文化內涵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首先,增強中國傳統文化與思政教育融合的力度,賦予高校思政教育文化內涵??闪⒆阌趯I文化活動,鼓勵輔導員積極開展融合思政教育的傳統文化活動。例如,組織學生參觀當地歷史文化遺跡,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等。其次,構建以傳統文化為核心的文化體系。高校輔導員在處理學生各項事務中,應結合專業特征、特點,積極將傳統文化納入班級文化建設中,促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接受中華文化的陶冶,以此賦予思政教育新的內涵、新的底蘊,促使學生在提升對思政知識學習的興趣與認識。
  2.2  積極構建多部門協同育人機制   思政教育在高校教學體系中發揮難以替代的作用,是多元化主體參與的系統工程,是管理育人、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的過程。然而在實際教育中,思政教育工作往往出現職責不清的問題,部分高校輔導員難以認清自身工作職責,將思政教育工作推諉到思政教師的課堂教育中,無法全面發揮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的功能。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極力實施改革措施,實行任務分解體制、業績考核機制。然而卻由于高??己梭w制缺位,致使相關改革舉措淪為形式。因此構建協同育人機制需從以下兩個層面進行:首先是明確職責,構建嚴謹的規章制度。將競爭機制納入協同育人機制中,實現多部門相互競爭的態勢,以此激發輔導員思政教育的積極性。其次,完善考核機制,根據輔導員擬定的工作計劃進行考察,并形成與教師職稱評定掛靠的評價體系,以協同育人機制為依托全面落實過程性考核,以此推動高校思政教育的發展。
  2.3  加強高校輔導員群體內涵建設
  增強高校輔導員內涵建設可從以下三個層面入手。首先,高校層面。針對高校輔導員群體素質的增強有專題培訓、日常培訓、崗前培訓等,然而卻主要以注重輔導員的事務性業務培訓工作為主,嚴重忽視輔導員綜合素養的培訓,導致高校輔導員更加重視對事務性工作能力的提升,從而忽略對自身文化素養、政治素養的提高,導致輔導員素質低下,思政工作效率不高的情況發生。為此,高校應在加強培養其事務性處理能力的同時,注重對政治素養、專業素養及文化素養的培養。并深化對其學生思政覺悟情況的考核,推進高校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的進程。其次,在學生事務處理中,高校輔導員應努力培養具備政治素養高的學生代表,以此輔佐高校輔導員進行各項事務性工作,發揮學生干部組織作用,讓輔導員將主要精力集中于思政教育層面。
  3  結語
  新時期視域下,我國高校思政教育面臨著新的要求、新的形式及新的挑戰,如何使高校思政教育切合時代發展需求,符合新時期社會發展規律。輔導員應深刻領會思政教育的內涵,賦予思政教育新的底蘊,發揮學生代表力量,配合協同育人機制,提升思政教育的質量,從而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
  參考文獻:
  [1] 張國啟. 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中輔導員的主體擔當[J]. 高校輔導員,2018(01):26-30.
  [2] 馬成瑤. 輔導員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協同中的作用研究[J]. 思想理論教育,2018(08):86-9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542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