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多地被暴露在公眾視野之下的同時,食品質量與安全受到了政府和全社會的普遍關注,為從事食品安全生產和監督工作的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高校在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為出發點,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思路和方案,旨在為相關高校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人才的培養提供參考。
  關鍵詞:食品質量與安全;人才培養;方案改革
  一、明確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完善課程設置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畢業生主要在食品的生產、加工、流通、檢驗和監管以及安全評價和質量認證等領域的就業,因此該專業的學生應具備食品生產、檢驗、監督及研發等方面的專業技能。但是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自設置以來,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對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都不是很明確。本專業包括食品檢測和食品監管兩個主要方面,由于在課程設置和安排上沒有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在有限的教學時長限制下,有可能造成學生對食品檢測和監管兩個方面均不精通。因此應結合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方向和行業需求,確定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培養目標,優化專業課程的設置和教學主要內容,讓社會需求成為專業課程設置的直接導向。
  二、增加綜合性實驗的教學內容
  實驗課程主要包括基礎操作性實驗、驗證性實驗以及綜合設計性實驗。學校和教師應根據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人才培養方向,適當調整和增加綜合性試驗的教學內容,具體措施如下。
  (1)調整現有實驗課程的內容,將基礎操作性實驗的訓練融合到綜合實驗的具體操作過程中去,讓學生在綜合運用中鍛煉實驗技巧和操作儀器設備的能力。
  (2)綜合性實驗教學設計應在傳授基本知識的同時,讓學生掌握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查閱文獻,制訂實驗方案,實驗設計,方法適用性的驗證,實驗結果分析與總結等。
 ?。?)增加食品監管方面的案例教學、實驗和具體的實踐內容,用案例式教學結合實際應用讓食品監管方向培養的學生在畢業之前就接觸到食品監管部門方面的工作內容。
  三、設置特色課程,讓專業人才往高精方向發展
  隨著全社會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和重視程度,對食品質量與安全相關工作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食品的檢測和監管的技術手段也在不斷地更新,這對高校人才培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高校應結合當地產業特色和高校專業發展優勢,設置本校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特色課程。
  高校在進行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的過程中,應該為具有發展潛力的專業教師提供更多的進修機會和校企合作機會,讓專業教師有機會接觸到畢業生就業的一線崗位,了解專業的技術發展方向和動態,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有用的專業知識。教師應隨時關注食品的檢測和監管技術發展前沿,將本專業的發展動向和企業應用信息與教材內容相結合,讓學生全面掌握行業的信息。
  四、加強學校和政府及企業的合作
  實踐教學是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畢業生的就業方向不但有食品企業,還包括食藥監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政府部門。學校拓展與政府及用人單位的合作關系,增加專業學生的社會實踐機會,通過定點、定向的實踐教學手段使畢業生更快地完成從學校到社會不同角色的轉換,學以致用。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在課程設置和師資力量上都有所不足,高等院校應立足社會對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需求,優化專業的課程設置,引進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教師,增加學生的社會實踐經驗,鼓勵創新,推動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教學改革,為社會輸送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吳濤,姚志剛.學分制下高校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培養方案優化研究[J].食品工業,2018(8).
  [2]何志貴.應用型本科院校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人才培養研究[J].現代食品,2018(15).
  基金項目:應用型高校“實驗—實踐—實習”三位一體教學體系的構建——以“焙烤食品加工中心為例”(SD170314)。
  作者簡介:顧欣(1983—),女,河北保定人,講師,博士,研究方向:植物資源利用與產業技術。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633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