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鄭州市社區教育“1234”工作模式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鄭州市社區教育從2003年起步,始終堅持以“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城市”為指引,堅持“鄭州特色,河南領先,全國知名”的目標定位,高起點謀劃,精細化推進,特色化發展,促進了社區居民整體素質和生活質量的提高。
  在推動社區教育發展進程中,鄭州市成人教育教研室(鄭州市社區教育指導服務中心)堅持“科研引領,人才保障,內涵發展,品牌打造”的發展思路,逐步形成了“1234”工作模式,即一個目標——建設學習型城市,助力鄭州創建國家中心城市;兩輪驅動——教育主導,多元參與;三大抓手——教育督導、品牌引領(試驗區、示范區、基地、工作室、實驗項目)和內涵提升(市民文明素養提升、和諧社區構建、文化傳承創新、學習共同體建設);四大工作重心——完善政策與落實資金保障,完善四級辦學體系,開展各級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宣傳,健全社區教育工作者隊伍建設。
   一、一個目標——建設學習型城市,助力鄭州創建國家中心城市
   2011年6月,鄭州市政府頒布《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廣泛開展學習型機關、學習型企業、學習型社區創建活動,積極構建學習型鄭州?!?011年9月,鄭州市政府印發了《鄭州市十二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提出要“廣泛開展社區教育?!?017年,鄭州市政府又印發《鄭州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鄭州教育充滿活力,打造成“有未來的鄭州教育”的現代教育品牌,教育現代化進展領先全省,教育總體實力顯著增強,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推動鄭州市邁進人力資源強市和人才強市行列。
   鄭州市將建設學習型城市納入了整體發展規劃,推動了區域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為構建終身教育體系,推動學習型城市建設和助力鄭州創建國家中心城市做出積極貢獻。
   二、兩輪驅動——教育主導,多元參與
   (一)健全社區教育機構,推動社區教育工作
   2013年,鄭州市政府成立了18個社區教育領導小組,并批準設立鄭州社區大學,與鄭州廣播電視大學進行一體化辦學。2014年,市教育局依托鄭州市成人教育教研室成立鄭州市社區教育指導服務中心,負責全市社區教育業務指導工作。教育系統形成推進社區教育發展的“三駕馬車”:行政管理部門——教育局(出臺政策文件,完善辦學體系,開展教育督導);業務指導部門——社區教育指導服務中心(協調、指導、推動各縣市區開展社區教育工作、下撥建設資金、組織理論研究,加強師資培訓和課程建設,開展優質課、論文、案例、品牌評選,建設鄭州社區教育網,加大宣傳推廣力度);辦學龍頭——社區大學(建設全民終身學習資源庫——鄭州學習在線;開展教育培訓示范項目——商都學堂;完善專家師資資源庫;組建鄭州市全民終身學習志愿服務隊)。
   (二)多元主體參與,推動全民學習
   在推動社區教育發展中,市政府各部門和有關單位,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通過舉辦特色鮮明的活動,激發市民學習活力,搭建學習平臺,提供優質服務,推動學習型城市建設。
   市委組織部打造的“紅色網絡教育家園”已達400家,“以黨教帶民教”,免費為黨員、未成年人、老年人、進城務工人員等群體提供公益性網絡服務,成為鄭州特色黨建新品牌。
   鄭州市文明辦組織的道德講堂活動,涵蓋全市1000多家文明單位、企業和街道社區,開展活動2萬多場次,聽眾達110萬人次。
   鄭州市文廣新局等單位聯合舉辦的“綠城讀書節”,連續開辦14屆,每年吸引50萬人次參與。今年,市政府免費向市民發放20萬元綠城讀書券,鼓勵并引導更多市民加入到閱讀學習的行列,在豐富市民文化生活的同時,讓全體市民共享閱讀推廣碩果。全民閱讀,書香個人、書香家庭、書香校園、書香社區、書香街道、書香鄭州正在成為城市新風尚。
   鄭州市科協舉辦的科普大學達到上百家,發放科普教材近萬套,培訓社區居民超過10萬人次,已經成為社區居民終身學習的殿堂。
   鄭州市衛生系統組織的“衛生健康大講堂”每年舉辦上千場,受眾5萬人次,深受城鄉居民歡迎。
   三、三大抓手——教育督導、品牌引領和品牌提升
   (一)強化教育督導,為社區教育保駕護航
   有效發揮督政功能,鄭州市教育督導工作得到國家教育督導委員會的認可。為進一步推進社區教育,2013年4月,鄭州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大力發展社區教育加快推進學習型城市建設的意見》。2015年,鄭州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對縣級政府教育工作進行專項督導檢查的通知》,將社區教育工作列入縣級政府職業教育工作專項督導評估指標,每年對縣區社區教育工作進行督導。2016年7月,鄭州市政府又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實施意見》,指出“到2020年,形成完善的社區教育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保障機制,社區教育實現全覆蓋,各縣 (市、區)形成完善的社區教育管理機構和辦學體系。爭創3~5個國家級社區教育實驗區、示范區,10個省級社區教育實驗區、示范區。加快終身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推進各類學習型組織建設”。
   (二)打造社區教育品牌,促進社區教育全面開花結果
   2014—2017年,鄭州市教育局投入250萬元,建設社區教育實驗基地19個、工作室14個。新鄭市、新密市入圍國家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示范縣,金水區入選國家社區教育實驗區;中原區、金水區、二七區、新鄭市、新密市、管城區、高新區等7個縣(市)區成為省級社區教育示范區。2018年滎陽市和中牟縣分別以河南省第一、第二名的考核結果進入省級示范區序列。登封市、鄭州航空港區分別以第一、第二的名次入選省級社區教育實驗區,加上上街區,共有三個省級社區教育實驗區。2019年,鄭州市準備實現省級社區教育示范區、實驗區全覆蓋。二七區馬寨鎮等10個街道(鄉鎮)被評為全國社區教育示范街道(鄉鎮);新鄭市孟莊鎮等7個鄉鎮被評為全國農村優秀學習型鄉鎮;周慧玲等6人被評為全國百姓學習之星,“翰墨國學堂”等18個品牌被評為國家和河南省終身學習活動品牌。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超化吹歌”在中成協舉辦的“美韻秋歌”比賽中勇奪十佳。2018年鄭州市教育局重點進行社區教育品牌打造,深入發掘一批學習之星、學習品牌、重點基地,積極打造成為國家級品牌,以點帶面,帶動更多的社區。    四、四大工作重心
   (一)完善政策,落實資金保障
   2009年,鄭州市教育局出臺《鄭州市成人教育和社區教育發展規劃》《關于加強鄉(鎮)成人學校和辦事處社區學校建設的通知》,每年拿出100萬元專項資金,開展鄭州市規范性鄉(鎮)成人學校和示范性辦事處社區學校評估工作。2009—2013年,共評比表彰市級規范性鄉(鎮)成人學校和示范性辦事處社區學校100所,每所學校獎勵5萬元,建立了一大批示范性成人教育和社區教育陣地。2015年,鄭州市教育局印發《鄭州市教育局關于加強全市社區學院建設工作的通知》,組織認定新密市社區學院等六個社區學院為鄭州市首批規范性社區學院,每個學院獎勵建設資金30萬元,共計投入180萬元。
   (二)完善四級辦學體系
   為進一步健全四級辦學體系,2019年,鄭州市教育局對已評選的規范性社區學院進行檢查驗收。同時對符合要求的社區學院進行命名,每個社區學院獎勵資金30萬元。目前,全市共有市級社區大學1所,縣區社區學院12所,街道鄉鎮辦事處社區學校143所,村(居)社區學校1371所,全市社區教育辦學體系基本形成。
   從2018年開始,鄭州市政府對于督導結果進行評比和獎勵,評為優秀的縣市區每個獎勵60萬元,評為良好的獎勵40萬元。其中社區教育已經列入督縣內容,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每個縣市區人均不少于2元的社區教育經費得到落實。四級辦學體系逐步健全,社區教育人員配備、機構、場地等得到有效保障。諸如登封市社區教育因為多種因素影響,前幾年一直相對落后,鄭州市政府借助督縣給登封市政府提出意見建議,又積極做好登封市教體局的工作,2018年,登封市教體局把一棟3000平方米的辦公樓給了社區學院,2018年投入100多萬元進行裝修,2019年480萬元的預算已經得到批準,并且社區學院實現了機構、賬戶、人員三獨立。
   (三)堅持開展各級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宣傳
   2013—2018年,鄭州市連續舉辦了六屆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全市舉辦學習活動上百場,連續六年榮獲全國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優秀組織獎。經教育部批準,2019年鄭州市將承辦全國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開幕式,全面展示鄭州市學習型城市建設取得的成果。
   (四)健全社區教育工作者隊伍
   專兼職教師隊伍建設水平,決定著社區教育的發展進程。
   鄭州市成人教育教研室自2017年開始,遴選20名市級社區教育專家作為兼職教研員,至今已有167名社區教育講師,組織10期社區教育培訓班,培訓社區教育工作者1000人次。組建了鄭州市全民學習志愿服務隊,年服務群眾5萬人次。
   新鄭市一直保留著原成人教育的教師編制,隊伍建設的重點是提升教師業務能力。一是集中培訓,全面提升。二是外出學習,培養骨干。三是培育名師,引領團隊。
   滎陽市政府加大投入,不斷完善“滎陽市社區教育教師資源庫”建設工作,提升社區教育師資水平。截至2018年10月,資源庫共有兼職教師200名;滎陽市定期對資源庫成員進行培訓,逐步提高從教人員的理論素養和專業技能。
   登封市建立社區教育師資網絡,各鄉鎮中心校設立社區教育學校(中心校校長為社區教育學校校長,下設一名社區教育專干負責社區教育工作),各中心小學為社區教育工作站,其他各學校、幼兒園為社區教育工作點。(責編  李亞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647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