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高位嫁接換種改造果園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荔枝自17世紀末傳入中國以來,以其迷人的外觀和美味的味道廣受中國人的喜愛。廣東、廣西、福建、臺灣等省區均有栽培。除了荔枝的高營養價值外,其木質堅固,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因此,了解荔枝的高位嫁接技術對提高荔枝質量、增加果農的經濟收入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荔枝;高位嫁接;嫁接方法;果園改造
一般品質荔枝的價格一直維持在較低水平,許多果農無法維持。而桂味、貴妃紅、草莓荔、雞嘴荔等荔枝的品質,市場售價仍然很高,是普通荔枝的5倍左右,市場前景看好。因此,近年來,果農應用高位嫁接技術,把品質較差的荔枝品種改良為荔枝優質品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F就高位嫁接換種改造果園技術的技術綜述如下。
一、高位嫁接的方式
1.嫁接時間
一般情況下,高地下水位的果園可以在三月、四月、五月、九月、十月嫁接;低地下水位、肥料條件差的果園可以在三月、五月嫁接。在這段時間內嫁接,溫度不低或高,細胞活性強,有益嫁接,愈合快,生長快。春季嫁接不應在早期和后期低溫進行,秋季嫁接以避開炎熱的正午陽光。此外,雨水后土壤過于潮濕或溫度較低。如果時機選擇不當,會導致樹干裂開,潛伏芽難以抽出,甚至植株也會死亡。
2.嫁接天氣選擇
植物生長與天氣條件密切相關,栽培者需要根據荔枝的生長需要仔細選擇嫁接天氣。嫁接最適合在陰天或陽光充足的上午和下午(溫度20至25°c),這對接穗的生長恢復有正面的影響,而此時接穗愈合的芽較高,發芽率85.8%至93.6%。如果溫度超過35°c,會直接影響接穗的發芽率,接口處的分生組織生長受阻,形成愈傷組織,導致供水難以跟上,容易死亡。其次,嫁接前后若遇到雨水,容易造成土壤水分過度飽和,造成從砧木到接穗的大量水分,水積在薄膜中,接穗腐芽變成黑色和壞死。因此,在嫁接之前,必須注意天氣的選擇。在四月至五月,氣溫在20至25°C的陰天是最好的。
3.嫁接時砧穗的親和力
不同品種的砧穗的親和性不一致,在品種更換時應選擇有良好親和性的砧穗組合。砧穗的親和性差異不僅影響嫁接的存活率,而且影響接穗的生長和相關性狀的表現。經過多年的實踐,原種黑葉荔通過高位嫁接,改良接上貴妃紅、草莓荔、雞嘴荔等優良品種。接口愈合基本正常,無明顯腫脹,枝干生長正常。其他砧木組合,必須經過試驗嫁接,觀察其親和力,接口愈合正常,枝條生長正常組合,可大面積采用。
4.嫁接接穗的選取
應從優良的母株中提取接穗,以更好地反映本種的特點。在生長的母樹中,選擇樹冠外圍的上、中部,花蕾飽滿。一般的剪接,如果一時不能完成,可以先用新鮮的荔枝葉或香蕉葉包裹接穗,然后再用膠袋包裹一層濕毛巾,用膠袋密封,放置在涼爽的地方。鐵砧:用小的樹冠修飾幼樹,可以在1.2一1.8cm的高度切斷樹枝。坐姿離地,使樹枝均勻分布,每株僅保留8~12個接樁,但要保留1一2條。采摘樹枝,多余的樹枝從底座上移除。由于它是一個高度連接,接穗和砧木的粗糙度一般是不一致的。目前多采用“改良關節法”:接穗枝直下,約45根。斜切一把刀,不會被部分取出,將樹枝條在直的區域內用木切的刀稍微扭轉一下,切成2個3cm長方形的切面,切下砧木樹樁的頂部,將刀從下到上在較平滑的地方切開,將皮層和一些木頭切開,形成與接穗節尺寸相似的長段;將接穗接在砧木的長切面上,用薄膜帶系上,并密封切口、交接口和接穗。整個操作過程中,動作要快,切割口要平穩,對接要準確,敷料要嚴格。
5.砧木與接穗選擇
砧木的生長直接影響愈傷組織的形成速度和愈傷組織的形成量。在根莖生長旺盛的時期,也是其形成層中最活躍的階段,有利于荔枝嫁接后的旺盛生長。因此,一般在春梢或者秋梢上,選擇生長強壯的砧木,冠被頂部包圍,沒有昆蟲,直徑厚。嫁接成活后,約2年可形成高產樹冠。在高連接處,則將鐵砧的上枝從直徑0.5至0.8厘米處減去,多余的葉從下部取出,保留約4片葉以減少水分蒸騰。相關數據顯示,與百年老樹的接穗相比,兩次嫁接的存活率分別為70.4%和26.0%,幼母樹獲得的接穗明顯優于百年老樹。但也不是越年輕越好,一般選擇持續3-5年且生長旺盛的母樹。冠芽飽滿,上部充分生長,葉全部老熟。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有一兩歲大。接穗后,在開花前必須在花穗下的“葫蘆”節附近選擇葉芽。接穗的長度通常為3.0至5.0厘米,約有3個芽眼。接穗時必須保證芽眼≥2個,以避免盲穗的發生。
二、嫁接后的管理
荔枝園的改造是否成功,嫁接和嫁接后的管理工作是至關重要的:嫁接樹木,接口下方生長的不確定芽和原始葉子應及時清除:為了防止螞蟻咬入薄膜,可以使用“魔筆”。涂抹樹干,熄滅或毒害螞蟻;對于不能穿透膜的芽,應及時采摘芽;不能過早解綁,直到接口完全愈合,繩子開始溢出之前的溶液;接穗發芽后,要做好昆蟲防治工作。可用樂斯本1000倍噴灑。當風暴來臨時,樹枝和葉子可以適當的剪開,或用竹竿將砧木關節綁在一起,以防止交配接口撕裂;新芽生長后,切斷樹枝。在第一枝新芽成熟后,每根收枝都留下2~3個新枝,用于準備嫁接;嫁接和后,需要加強肥料管理。當嫩芽開始變綠時,可開始施肥,施肥以淋水肥為主。天氣干燥時,必須及時淋濕。樹盤覆蓋千雜草保持土壤濕潤,如果害蟲危害新芽,及時殺蟲。
三、結語
利用高位嫁接技術改造荔枝果園是提高荔枝栽培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在果園改造的過程中,必須合理地組合早期、中期和后期品種,一般品種和優質品種的比例必須適當。重新嫁接最好是在小范圍內進行,改接最好分小區連片進行,間株或間行易相互遮蔽,影響改接效果。經高接換種后,只要管理精細,只要管理精細,第三年即可恢復樹冠,成果期內即可取得產量。產出將逐年增加,并將獲得更好的效益。
參考文獻:
[1]章道性.高位嫁接技術的應用是獼猴桃野生資源改造的重要環節[J].中國野生植物.2018(Z1).
[2]劉長軍,柴再生.酒泉市黃瓜雙根高位嫁接技術[J].甘肅農業科技.2017(10).
[3]趙松.圖解柑橘多頭高位嫁接技術[J].營銷界(農資與市場).2017(05).
[4]林華杰,吳華夏,吳河坤,方浩華,方健俊.小糯荔枝高位嫁接及栽培集成技術[J].廣東農業科學.2018(16).
[5]黃道強,李鄂平.荔枝高位嫁接關鍵技術[J].中國南方果樹.2017(03).
[6]白永輝,楊雪超.荔枝的高位嫁接[J].云南農業.2016(0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87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