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山區中學信息技術教育水平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信息技術已經深深地滲透人類整個知識系統的儲存、組織、檢索和應用中。文章以廣東省廣寧縣地區中學信息技術教師為調查研究對象,對該縣信息技術教育發展主要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歸納、分析、總結,并提出了提高山區中學信息技術教育水平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育;能力;信息技術水平
一、更新觀念,提高認識
作為信息技術教育的主要認識主體,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和信息技術教師認識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校信息技術教育發展的好壞。學校領導要更新觀念,提高重視度,創造條件,提高信息技術教師的積極性、技能和應用能力。上級部門要出臺相關政策,使信息技術學科在中考、高考分數中占一定比例。通過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正確對待信息、信息技術、信息社會,使他們能正確、積極、合理、合法地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
二、多種教學模式教學
信息技術學科教師通常只是完成上課內容,卻忽視了教學的藝術性。在新的信息技術課程標準背景下,信息技術教師必須轉變以前只是教學計算機操作的觀念,側重對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同時,教師還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直觀演示法、任務驅動法、游戲引路法、情境性問題懸念法、操作實踐法、興趣激勵法、探索式教學法、共同探討法、激發式教學法和開展第二課堂等結合教學。
三、加強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深度融合
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課程融合是目前教育的新的發展方向。把信息技術合理地應用到其他學科教學活動中,運用多媒體教學軟件和教學資源進行學科知識點的講解,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提高教學效果及效率是信息技術課與其他學科相整合的關鍵。教師可以使用現成的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或多媒體素材庫,利用PowerPoint或者一些多媒體制作工具,做好演示課件或微課,清晰、清楚地講解知識點。
例如,在上英語課時,講到“family(家庭成員)”時,西方國家把寵物作為家庭成員之一,而在中國寵物不是家庭成員,此時通過微課資源來讓學生了解情況,比教師說效果要好很多。教師也可以利用模擬軟件或者計算機外接傳感器來演示某些實驗現象,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的知識。例如:在上生物課時,通過3D教學資源展示心臟的結構,學生能夠更清晰、更全面地掌握知識點。
四、強化教學教研意識,提高教學教研能力
信息技術教師教育科研能力方面的培訓較少,教學教研能力薄弱。信息技術學科因其特殊性,在教學過程中可供借鑒的經驗少。學校應大力提倡教學教研,加強對信息技術教師教研能力的培訓,不斷提高信息技術教師的業務水平,促進學校信息技術教育發展。學校要多渠道組織與信息技術學科有關的教育科研活動,加強信息技術教師之間、各校之間溝通,相互學習探討。信息技術教師也應積極參與其他學科的教學教研活動,學習他科的教學模式、方法,如撰寫教學反思日記、行動研究等,取其長補己短。信息技術教師要做好課題的研究工作,通過課堂的研究開展,提高自身的教研能力。
五、教學過程注重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
信息技術課程需要的是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合作精神。信息技術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提高課堂效率,給予學生充分的討論時間,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不能只告訴他們答案或操作的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生受用?!币虼?,我們要教會他們掌握方法,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信息技術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創新意識,把這種創新意識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同時要求學生發揚合作精神,發揮集體智慧,使教學形式不至于呆板,這樣課堂氣氛才能活躍,學生可以在合作創新中學習交流,提高學習興趣,開闊思路。
未來教育的發展對信息技術教師素質、能力的要求會越來越高,信息技術教師要更全方面發展,引領學校信息化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義兵.信息技術教師素養:結構與形成[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5.
[2]王賢文,譚梅芳.中學信息技術教育面臨的困境及突圍[J].中小學電教,2008(4).
作者簡介:馮承遠(1979—),男,廣東廣寧人,中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信息技術教學教研。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94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