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山區農村小學作文教學效能的有效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當前的情況下,伴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貫徹和落實,人們對于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老師在給學生們授課的過程之中,也要不斷的對自身的教學方法進行更新,以此來滿足學生們對于知識的需要。小學語文作文在小學階段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因此,提升學生們的寫作能力至關重要。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就提高山區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效能的有效策略進行了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觀點,通過與各位進行分享,希望能夠給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帶來一些指導和幫助,以此來提升我們國家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作文教學 實效性 策略
作文在語文教學之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通過鍛煉學生們的寫作能力,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們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還能夠讓提升學生們的發散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養成。但是,由于農村山區小學的情況,老師在給學生們授課的時候往往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導致學生們的學習效率不能實現有效的提升,對學生們作文能力造成了巨大的阻礙作用,因此,老師可以采取如下手段,讓山區小學學生的作文能力實現大幅度的飛躍。
一、消除心理畏懼,激發學生寫作內驅力
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要對農村小學作文授課的特征進行充分的了解,對學生們的心理特征保持明確的掌握,這樣會使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所學的知識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師要了解學生們為什么對寫作缺乏興趣,以至于產生恐懼心理。由于在目前的情況下,老師依舊在使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教師在黑板前照本宣科般講授知識,學生們卻聽的迷迷糊糊完全不能領會,以至于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到枯燥乏味,時間長了,學生們就會失去學習的動力,嚴重的情況下學生還會對寫作產生抵觸的心理。因此,為了能夠有效的扭轉上述現象,老師要提升學生們的創作熱情,讓學生們能夠化被動為主動,有效激發起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提升山區農村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有效性,進而使學生們的寫作水平實現應有的促進。[1]
二、走進自然生活,儲備學生寫作素材
在小學語文作文的授課過程之中,老師要突破書本的束縛,讓學生們從書本走向現實。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創作來源于生活,同生活密不可分。因此,老師要充分利用農村大世界,讓學生們擁有更多的機會去和大自然進行接觸,并在接觸大自然這個過程中養成認真觀察的習慣,進而發現大自然之中所蘊含的各種美好景色。比如,老師可以再秋天豐收的時候,讓學生們進行課外時間活動,通過學生們的親身體驗,能夠讓學生們的直觀感受變得更加的真實,通過這樣的方式,對于學生們的寫作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2]運用此種方式,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們的精神生活變得更加的真實,另一方面又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學生們的知識積累,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們做到舉輕若重,在寫作的過程之中融入自己的感情。
三、提高閱讀量,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盡管通過課本能夠讓學生們熟悉和了解足夠多的知識,但是通過課外閱讀,同樣也能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讓學生領悟更多道理。閱讀更多的書籍,對寫作能力的提升具有立竿見影的積極效果。因此,老師要給學生們提供和創設更多的閱讀機會,拓寬學生們的知識面,在不斷的閱讀過程之中使學生們的文學素養實現應有的提升,為學生們寫作積累底子。另外,老師要鼓勵學生們在閱讀的時候多記筆記,將一些名人名言或優美的詞句記錄下來。當做素材進行積累,長此以往,學生們在寫作的時候就能夠對以上內容做到靈活運用,學生們也會逐漸的喜歡上寫作,在寫作的過程之中感受到無窮的樂趣。
四、在語文閱讀教學,融入寫作方法指導
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編入教材之中的文章都是經過推敲和挑選的,是學生們進行學習的良好范本,學生們通過對以上文章進行學習,能夠有效的鍛煉學生們的文學素養。但是,僅僅憑借學生們自己對文章進行閱讀,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再這樣的情況下,老師要在平時的授課過程之中,對學生們進行精心的指導,教授學生們更多的寫作方法和技巧,這將會有效提升學生們的寫作能力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小學生們剛一開始寫作文的時候,就像幼兒剛剛開始學習說話,只能對別人進行模仿,但是,伴隨著學生們經驗的積累和經驗的提升,學生們就能夠對寫作變得越來越得心應手。老師在授課的時候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要讓學生們對文章之中的規范語言進行吸收,并讓學生們背誦以下優美的句子和段落,為以后的寫作積累足夠的素材。[3]第二,要讓學生們學習文章的寫作手法,掌握正確的寫作手法,是寫出一篇優美文章的基礎和支撐。比如,學生們在學習完《桂林山水》這篇文章的時候,老師可以要求學生們對古井公園進行仿寫。長此以往,學生們的寫作水平勢必會得到大幅度提升。
五、放飛學生想象的翅膀
一些農村的老師在給學生們講解寫作的要點的時候,知識過分的強調內容要絕對的知識,不能進行捏造。這就導致一些學生到處搜集各種材料,使得學生們的作文就好像流水賬一樣。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學生們想象力的缺乏。一篇優秀的文章離不開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再這樣的情況下,老師要讓學生們在寫作的時候積極的進行想象,把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文章之中,但是,老師也要提醒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不是漫無邊際的胡思亂想,而是要以現實為基礎,進而有針對性的想象。[4]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的促進學生們的創造性,提升學生們寫作的效率。
結語
總而言之,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們實現全面發展,農村山區的老師要充分的運用農村資源,化其中的不利因素為有利條件,讓學生們的寫作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成榮華.提高農村小學作文教學效能的途徑[J].才智,2018,12(3):125-125.
[2]冉艷瓊.提高小學作文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初探[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02(5):96-96.
[3]岳富平.提高農村小學體驗式作文教學效能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8,01(15):47-48.
[4]李焱.提高農村小學作文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探究[J].新課程(中),2016,03(3):123-12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66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