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論幼兒園如何進行科學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幼兒開展科學教育,幼兒教師要明確科學教育的具體目標,重點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提升他們的求知欲和探索能力,讓幼兒在探索科學世界的過程中,促進智力地發展,提高他們的科學探索能力,幼兒教師要重視科學教學,將科學教學開展得生動有趣,豐富多彩。
  【關鍵詞】幼兒園 科學教學 生活化
  一、組織幼兒開展科學學習活動,促進幼兒在活動中的充分交流
  幼兒園的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正處在發展當中,他們如饑似渴地吸取著新的知識,了解這個世界。面向幼兒開展的科學教學活動,要更加符合幼兒的特點。要讓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之下,運用科學的思維方式,整合新的知識,探索新的現象,在各種各樣的科學課活動中,與老師和同學進行充分的交流,獲得更加快速地成長。
  讓幼兒體驗在活動中與他人進行交流的快樂以及成就感,探索科學世界,必然要通過語言動作,表情,等的參與,這些都是在探索科學世界中的必備工具。所以,幼兒對這個世界好奇,對科學現象感到好奇,可以引導他們用語言進行表達,與他人進行分享。在交流當中,他們對科學世界會有更加全面的認識,會從不同的角度去審視同樣一件事物。因此在這樣的科學課活動中,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也獲得了進步。
  在科學課活動中,要引導幼兒采取更加豐富的交流方式進行交流,拓展他們的交流對象,在活動中通過提出一些問題,啟發誘導幼兒在回答探索問題的過程中,更加熟練的運用語言文字。所以,科學課程給了幼兒園更加廣闊的天地,給了幼兒更多嘗試探索的機會,幼兒教師要精心設計活動,耐心引導,充分發揮科學和教育的多種功能。
  二、用生活化的理念來開展幼兒的科學教育
  幼兒對生活是最為熟悉的,所以面向幼兒開展的所有教學活動,都要從幼兒的生活實際出發,當然我們的科學教育也不能例外,幼兒的科學教育要從現實生活中觸手可及的科學主題入手,這樣幼兒才會感覺到比較熟悉,也才能夠產生強烈的好奇心,由著這樣的強烈好奇心去探索現象背后的科學原理。首先,我們要樹立“時時處處有教育”“方方面面有科學”的觀念。教師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機,有效地組織科學活動。例如,隨著季節的交替,在大自然中,在幼兒的身邊,發生著很多的科學現象。幼兒教師可以及時組織幼兒到院子里,到田野里去觀察大自然的變化,例如,幼兒可能會注意到向日葵,總是隨著太陽的運動,而使得自己的圓盤發生轉動。這背后有什么樣的原理呢?如果總是朝著太陽,對于向日葵來說,又有什么意義呢?這樣的一些問題,幼兒經常會提出來,教師就可以圍繞幼兒所提出的問題給出科學的解答。
  三、有效提升幼兒教師的科學教育水平
  面向幼兒開展科學教育,首先需要教師具備充足的科學知識,具備一定的科學實驗和探索的能力,并且還需要幼兒教師保持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能夠像幼兒一樣,腦子當中有很多的問題,帶著探索的欲望去尋找問題的答案。有很多幼兒教師不敢放開手去設計科學游戲活動,這主要源于自身基本功力的不扎實,這樣的教師可以通過參加培訓,通過自學等來提升自己的能力,通過研究幼兒教材,通過綜合科學資料上面所提供的活動方案等,創新自己的科學教學活動。幼兒教師也要充分的了解幼兒,對于科學學習的需求情況,只有圍繞著幼兒的學習需求,從幼兒的實際情況出發,才能給幼兒設計出更加符合幼兒特色的教學活動,這樣的教學才能受到幼兒的歡迎,才能給幼兒的成長帶去積極的影響。
  四、積極創新幼兒科學游戲活動,提高科學教育的效果
  在科學課程的教學中,幼兒一般都比較喜歡游戲的方式來學習新生的事物,所以,在游戲活動中,幼兒能夠認真的觀察物體的屬性,能夠逐漸懂得科學的道理。其實幼兒到生活中涉及到很多的科學現象,對于他們來說,很多的問題都屬于科學的范疇。如幫助幼兒學會科學的思維方式,學會用科學的角度進行事物的劃分,能夠將所見所聞,通過科學的分類,進行分層儲存,在以后提取的時候也便更加順利。
  總之,面向幼兒進行科學啟蒙教育,要從幼兒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科學教學活動的設計和實施。教師和幼兒共同創設可提供的環境,讓幼兒充分自主地去選擇、去探索、去發現、去獲得,才能真正體現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激發幼兒的潛能,提高幼兒的探索能力和自我價值感。
  參考文獻:
  [1]吳志勤.幼兒園科學課程實施現狀研究[D].西南大學,2008.
  [2]馮雅靜.幼兒園科學教育游戲化的實施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5,(03):6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064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