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創新教育之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創新是時代的最強音。建設創新型國家是我國發展必然選擇。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課程,必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創新教育,才不辜負時代的召喚,才能為創新人才的涌現貢獻力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創新教育 創新精神
創新是時代的最強音。創新不僅是科學家、發明家的事,平民百姓也可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依靠創新型人才,創新型人才地培養呼喚創新教育。
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的創新能力為核心,以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觀念和創新態度的教育。
在基礎教育階段,創新教育的目的不是讓學生發明創造許多新事物,而是通過有效的教育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觀念和創新態度,塑造學生的創新能力。歸結為一點就是“為創新而教”。
結合自己28年的一線教學經驗,我覺得創新教育主要有兩個要點,一是讓學生有創新的意識,想要創新;二是使學生具備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為了兒童的成長和幸福,在幼兒時期就應該給予好的環境和好的教育,對他們進行創新教育。面對創新時代,我們小學語文老師為了在學生心田烙下創新的印記,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與創新教育相結合,為今后的創新活動預留創新火力。將創新教育融入小學語文教學,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
一、在識字教學中融入創新教育
在識字中融入創新教育可從漢語拼音、字形構件及間架結構入手。
1.在漢語拼音教學中融入創新教育
讓學生體驗漢語拼音學習的快樂,為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提供成長的土壤。
我們引導學生看書上情景圖,聽語境歌,這就激發了學生學習漢語復韻母的興趣和創新意識,使學生感受到這些復韻母的發音就在我們生活中,體會到學習漢語拼音原來除了死記硬背之外,還可以圖文結合、聲情并茂、饒有趣味地學。
鼓勵學生參與“比一比、讀兒歌、給拼音歸類”等活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如給拼音標聲調,我們就可以帶著學生讀《標調歌》“有a先標a,沒a找o、e;i、u并排標后頭;j、q、x碰到ǖǘǚǜ組成音節時,先摘帽,再標調?!?
2.在字形教學中融入創新教育
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場所、日常用品、書本上的字,鼓勵學生去認字,讀出字音,識記字形,從而激發學生創新意識。
我們要利用生活場所、日常用品、書本上的字及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認字,讀出字音,識記字形,從而激發學生創新意識。
利用常用漢字中形聲字多的特點,采用“漢字妙解、猜字謎”等方法識記字形,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現代楷書中90%以上的漢字是形聲字,但仍能創造出新的漢字(如一些新的簡體字、科技字)。掌握字形與字義方面的特點,鼓勵學生使用“漢字妙解、猜字謎"等方法識記字形,既有趣,又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如要識記“傀”字字形,我們便可采用“漢字妙解”法識記它。采用“漢字妙解、猜字謎”等方法識記字形,既記住了字形,又培養了學生創新能力。
二、在寫字教學中融入創新教育
《語文課程標準》規定,小學生可以用硬筆寫正文,筆跡整潔,速度一定。
給學生觀看字寫得好的學生作業或書法家的作品,激發學生寫字的創新意識。
小學生都有模仿和不服輸的特點,觀摩字寫得好看的作品,就會有想把字寫好的創新意識。
按照“寫、挺、準”要求,在田字格或米字格練字本上寫漢字,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同一個字在同樣的本子上經不同的人寫,會有不同的效果。在書寫過程中,學生創新能力得到培養。
三、在閱讀教學中融入創新教育
1.特別重視“讀”的方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和創新意識
完成閱讀的核心是具有感悟和表達能力。理解與感悟的關鍵又在于“讀”。讀不通順,讀不明白就無法進行理解與感悟。在“讀”中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用自己的理解、個性,有特色地讀文章。
2.依照文體特點去閱讀,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文體不同,特點也就不相同;閱讀的側重點隨之變化。我們老師也應因材施教,發動學生抓住課文描寫、敘述、說明的重點開展閱讀,各抒己見,從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四、在寫作教學中融入創新教育
作文是學生知識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字、詞、句、篇的綜合訓練。由于認識水平和語言能力的限制,小學生普遍對作文有畏難情緒。
1.通過學生的切身體驗,激發學生寫作愿望和創新意識
只有通過自己的切身體驗,學生可以真正產生一些想法并說些什么。言語是心靈的聲音,寫作是人的聲音。學生表達了愿望,學生的創新意識已經形成。
2.組織學生運用積累的語言文字,模仿《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進行寫作,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入選《語文》教材的課文篇篇都是精粹,圍繞著幾個單元主題編在一冊書中。在模仿課文進行寫作過程中,學生創造性的運用自己積累的語言文字,創新能力的培養就水到渠成。
五、在口語交際教學中進行創新教育
口語交際就是口頭聽話、說話,聽者和說者互動,交流著思想和感情或傳遞著信息的活動。
組織學生收看《新聞聯播》、外交部或國防部新聞發言人答記者問的視頻;從而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和創新意識。
組織學生開展“聽記、聽辯、詢問、轉述、打電話、勸解、談看法、祝賀”等口語交際活動,講究語言技巧,聽出話中之意及弦外之音,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和創新能力。
口語交際重在活動。只有在口語交際活動中才能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楊寄林.中國中小學生百科全書.哈爾濱出版社,1995.
[2]馬萬雄.新課改背景下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8,(31):105.
[3]肖天仙.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開放性研究以及有效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S2):426.
[4]劉娟.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實施創新教育策略之初探[J].小學生,2018,(10):40.
[5]王勤.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法創新性與素質教育流程[J].好家長,2018,(71):100.
[6]齊麗軍.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中華文化的引入與教育方式創新[J].信息記錄材料,2018,(08):214.
[7]李姣.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新課程,2018,(06):158.
[8]廖鐘寧.小學語文教育中如何正確運用兒童文學的相關分析[J].青少年日記,2018,(09):12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09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