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營養生理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對于蔬菜有機生態型和無土栽培技術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從基質供肥特性和基質中營養元素、pH和EC的動態變化具體分析蔬菜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營養生理、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作物固態肥營養類型的研究、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對環境、產品品質、食用安全和產量影響等的相關研究。
關鍵詞:蔬菜;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營養生理;相關研究
雖然我國在無土栽培等相關科技方面起步較晚,但是由于我國國土面積大,屬于大型農業國家,所以對于蔬菜有機生態的研究需求很大。目前,我國已經基本實現了科技興農政策方針,促進我國農業不斷發展。
1無土栽培的概念和意義
無土栽培(soilless culture)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用基質或僅育苗時用基質,在定植后用營養液進行灌溉的栽培方法。這項技術大概是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發展,但是近幾十年正是全球信息化、自動化高速發展的時期,所以高科技也有突破性發展。尤其是荷蘭等發達國家,基本上可以實現智能化,利用計算機程序終端控制機械作業,可達到穩定高產,每年農作物產量都大幅增加。對于無土栽培來說,不僅可以利用人工創造良好的根際環境以取代土壤環境,充分滿足作物對礦質營養,水分、氣體等環境條件的需要,還能夠循環利用,因此具有省水、省肥、省工、高產優質等特點。所以無土栽培的重要意義不僅體現在科技的領先,更是在農業工作上促進了機械自動化發展和農作物多樣化生產方式,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2蔬菜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基質的供肥特點
說到無土栽培的發展史,其實是自1929年美國WFGer-icke(格里克)教授試種一株無土栽培番茄成功以來,作物栽培終于擺脫自然土壤的束縛,可進入工廠化生產的誘人發展前景。到現在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無土栽培已經發展得較為成熟,考慮到蔬菜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基質的供肥特點,就需要重點分析一下營養液的問題。一般來說,營養液在無土栽培中不會對基質有特別的要求,一般以常見的石英砂一類的無機物或者混雜草木灰等有機物質結合而成。其根本作用就是為了替換土壤,作為承載蔬菜根系生長的載體,起到一定的支撐性作用,但是很難達到土壤原有功能的就是養分,這是需要營養液來提供的。蔬菜的生長是需要大量的微量元素,因為植物生長是一個循環的過程,當然有機基質也是需要不斷轉化和釋放的,所以有科研人員在正常供應肥料的情況下,對番茄做了一定的研究,分析養分供應量和番茄吸收量之間存在的某種關系。而經過一定的記錄和觀察之后,發現基質中每株氮元素的釋放量幾乎達到了原有養分的3倍,五氧化二磷的釋放量達到了快接近3倍,所以從結果上來看,有機基質的供養條件相對于營養液來說,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并且在實驗中可以發現對比很是明顯。
3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作物固態肥營養類型的研究
有人做過蔬菜番茄3種固態肥類型的試驗,分別是全部施用有機肥、有機加無機2種肥料、無機肥氮磷鉀。而在最后試驗結束經過測量,3種情況下番茄的產量并沒有明顯的區別,但是農作物生產者一般都會選擇2種肥料結合的方式,一方面是雖然無機肥料更貴,但是可以達到綠色食品施肥頂級標準,綜合考慮,選擇混合肥是再合適不過,可以將有機肥的緩慢吸收和無機肥的快速吸收互補,發揮各自不同的吸收優勢,建議以有機肥料為主,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保證最好的施肥效果,但是有些特殊的蔬菜對于大量元素有特殊的需求,這時在追加肥料時就需要特別注意,比如磷元素的使用。
4蔬菜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基質中營養元素、pH值和EC動態變化的研究
雖然目前無土栽培已發展成為一門獨立學科,即設施農業的一項高新技術無土栽培學?,F在,無土栽培在美國、日本、荷蘭、丹麥、英國、以色列等國已較廣泛應用于生產。所以我國在此方面仍然需要做更多的努力。對于蔬菜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來說,一般都從有機基質和固態肥料兩方面汲取營養,在試驗中分析基質在不同蔬菜不同栽培時期所產生的變化,聯系到肥料的使用情況,可以觀察到養分的補充和基質自身的養分中的氮都會處于一個平衡狀態,鉀的元素與其情況差不多,需要定時定量補充,但磷是逐漸累積的,所以在肥料上可以考慮減少磷的用量。
除了基本營養元素的變化之外,也對蔬菜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基質的pH值還有EC也進行了相關的觀察試驗,一般追肥都會將pH值穩定在5~6,黃瓜的EC基本是低于番茄的,如果施肥間隔超過10d,基質中的pH就會上升并且EC會下降。所以明顯發現在基質中加入了有機肥料就不需要再追加過多的營養元素了,蔬菜已經可以正常生長了。
5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對環境、產品品質、食用安全和產量影響的研究
我國無土栽培在生產上應用的歷史較短,有些人不了解用基質栽培也是無土栽培,而對于用基質,尤其是采用有顏色的基質的“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用來生產出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所規定的AA級綠色食品。很明顯有機基質是可以實現提高蔬菜的產量,但是需要控制追肥營養元素之間的比例。1996年,鄭光華先生等人采用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和水培2種方式做了一系列試驗,主要是種植7種不同的蔬菜,結果發現有機生態型的栽培方式可以促進番茄還原糖含量,并且其余6種農作物中硝酸鹽的含量都得到了變化,有所降低,所以很多經驗都是不斷從試驗中總結出來的,必須要有依據有根據,才會有助于我國高新生物技術的不斷提高,同時也是為了蔬菜作物的食品質量安全,達到國家標準水平。
還有重金屬等影響蔬菜栽培效果的結論,但是對于蔬菜的不同,在試驗結果中也不能夠充分證明。比如通過10余種基質材料栽培生菜作物,并測量生菜的重金屬含量,發現Hg
6結語
雖然我國無土栽培技術發展緩慢,但是也在逐步接近世界一流水平,隨著科研人員和相關人才的不斷努力,我國的蔬菜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營養生理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就。只有堅持不懈的研究分析,才能夠鉆研出更有意義的栽培技術,促進我國蔬菜有機生態型的進一步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14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