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如何用評估系統來引導養護人員自發學習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前綠色環保城市化建設正在全面落實,公園綠化養護工作能夠改善內部環境,提高城市美觀性。但目前工作人員自主學習意識較淡薄,將從評估系統作用與養護工作概述出發,結合養護現狀分析系統中的各單元評估含義、定性質量評估項目、加分項目、植被喬木評價標準,進一步提高人員自發學習能力。
  關鍵詞:評估系統;養護人員;評價標準
  公園是我國落實現代化城市綠化系統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的植物品種不僅能夠滿足群眾觀賞時的審美要求,同時也能夠平衡城市生態。通過觀賞、游玩、休閑,居民們還可以拓寬自己認識植被品種的視野。養護工作效率直接決定了公園建設質量,當前我國很多地區在綠化養護上仍存在一定缺失。
  1評估系統作用
  評估系統也可以稱為考核系統,其制定內容與員工隸屬部門、崗位職責、工作內容有直接聯系,采取多角度、多元化方式判斷個人能力。當前此類系統中包含了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綜合性比較強,不僅能夠概括個人專業知識技能水平,同時人員的操作意識、崗位責任意識也都能得到培養。評估系統自身準確性較高,其中評價標準的制定與行業需求有直接關系,相對于傳統的領導單一化判斷,一體化評估系統在可接受性、參與度上有更加可觀效果,工作價值、人力資源價值都能被充分展現出來,整個流程更加公平公正公開,且被考核者還能夠從評估結果及流程中得知自己專業技能上的不足、疏漏,在日后工作中有針對性改正,持續化提升自我學習能力,有利于一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2養護工作概述
  養護工作就是為了保證園區范圍內植被生長情況良好,從職能上來看,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明確負責區域的植物花草品類名稱、生長習性、管理流程,利用科學方法對植物進行施肥、澆水、修剪,如發現地區草坪出現漏洞就要及時補栽、補種,預防與清除病蟲害。目前科學技術發展較為成熟,智能在公園管理中也比較常見,因此,還需要工作人員具備良好的科學意識,能夠發揮出機械化設備的作用。受到自身知識結構、綜合素質水平的限制,當前很多養護人員的專業能力有待提升,對于植物品種、觀賞特性、生長習慣不能充分明確,在實際修剪過程中會出現一些錯誤。
  例如:世博公園中較為常見的植物“穗花牡荊”,其原產地在歐洲,在當地是一種較為傳統的即觀葉又觀花并且可食用的芳香性植物,花開也十分漂亮,該植物葉子具有沁人心脾的芬芳,當前在整個國內市場中都處于缺貨的狀態。從習性特點來說,穗花牡荊花期為每年的6~8月,開花時應該是淡紫色花朵在枝頭頂端,呈現出向上狀態,但是由于養護人員修剪不當,現在公園內的穗花牡荊被當做綠籬修剪,幾乎見不到花開。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花灌木都因為修剪失誤造成嚴重不開花問題,例如:觀花灌木醉魚草、粉花溲疏、藍葉忍冬等等。傳統評價模式無法對此類問題進行統一管理,所以很多工作人員并不能意識到疏忽帶來的嚴重性,而采用評估系統中的逐層評價就能有效解決此類問題。
  3評估系統對養護工作的引導
  3.1單元評估含義
  當前評估系統中對于養護標準要求分類較多,其中涵蓋了植株外部形態、花朵色彩與季節性、綠化程度、枯萎掉落葉片比例、園區結構層次度等內容。其中枯落物的判斷能夠對公園內部衛生情況做出判斷,花朵色彩與季節性能夠體現植物花朵的生態之美,給游客一種視覺上的享受;園區層次結構是判斷植物花朵群落搭配穩定性的重要考核標準;植物種類多樣性能夠判斷出園區內植物數量以及分布情況。隨著社會群眾對于植物賞玩需求量的加大,視線控制性、可停留度、抗干擾能力、標志性等評價條件也都被納入到當前系統結構中,視線控制性概念就是按照園區綠地開發程度、私密化建設程度進行考查,以發揮綠地的服務功能性能。另外,城市化建設正在加深,工業、汽車、人員噪音等干擾因素也會從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植物健康生長,以此在養護系統中也需要提升抗干擾性。上文中提到園林建設質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城市特色,所以相關養護人員也需要重視植物標志性,在形態、種類選擇、結構組成上都要樹立起“特色”意識。在落實評估系統前,將此類評價含義、判斷標準貫徹落實給養護人員,使其能夠充分意識到實現園區養護對于城市發展的重要意義,按照標準進行自我能力完善。
  3.2定性質量評估項目
  在評估系統建立時需要植物專家學者參與到其中,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養護工作進行的科學性、有效性、當前世博園區內的養護評價系統可分為定性標準與動態標準,下面將簡要討論定性質量評估養護項目。定性評估從概念上來看就是通過前期分析一類事物的特性然后針對性地提出判斷標準,最終按照標準對目標者進行評價。定性評價項目的建立具有很強的權威性,因此,養護人員也在其中充分調動自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從園區定性質量評估項目來看,分為以下4種:(1)網格化養護工作管理人員評估——嚴格依照前期審核標準提出要求進行人員管理調度工作,并在進行前制定出詳細有效的計劃并逐層上報;(2)園區圖紙設計——對于園區內已有植物資源的數量、位置、規格、結構劃分情況進行判斷;(3)定期監督考核機制——養護人員工作情況會以數據形式全面上傳,管理人員可以根據數據實現人員調度以及獎懲比例,員工也可以此為激勵,不斷提升自我知識能力,形成崗位工作的良好風氣;(4)專業化支持——在系統定性評估中要融合養護、土壤肥料、植物資源調度、水質處理等方面的專業,確保定性評判的科學性、合理性;
  系統定性評估最關鍵的作用就是實現養護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所以在其中需要加大對技能知識的考評比重,如:植物習性生長特點、重點保護植物處理、私密區域保護設置等等,目前在世博公園中存在著很多“錯位”現象,其根本原因都是由于技術人員不能正確掌握植物生長特點,例如:園區內引進栽種了大量西洋接骨木,但其屬于強陽性植物,由于種植位置太陰,根本開不了花,影響了植株美觀度。另外,定性評估中對外界因素反饋效率的評價也能夠讓養護人員意識到自己是服務型行業,需要從游客的需求出發。對于暴風、臺風、汛期等極端天氣影響植物生長,養護人員需要提前加固喬灌木。利用系統定性評價的規范性、權威性帶動自主學習能力,當前定性評價是整個評估系統中較為硬性的標準,占據總成績的20%~25%,如果園林中缺少上述中任何一項就需要扣分。
  3.3植被評價標準
  由于園區中景觀植物種類較多,所以評估標準也有明顯區別,想要提升養護人員自主學習意識,就需要使其明白對不同種類植株采取評價的意義以及評價指標:(1)喬木評價,對于喬木養護評估可以從距離、形狀、葉片顏色、樹冠冠幅、成活率、病蟲害等情況進行分層判斷,優質的喬木養護狀態,在種植上要保證相鄰樹冠之間的間距在1m以上,各項防護措施完整,技術人員能夠對設備做到維護及時。植物樹形與該地塊的景觀要求相匹配,冠形完整,分枝點合適,葉片顏色深綠為最佳,黃葉、焦葉、卷葉等情況出現都需要酌情減分,另外,病蟲害癥狀要控制在3%以內。確保枝干健壯,無明顯枯死枝杈,新枝入冬前木質化較好,主側枝分布勻稱、數量適宜,內膛通風透光。(2)對花灌木養護的評價,花灌木種植位置合適,光照充足,相鄰間距1m以上;上文中提到目前很多養護人員對藍葉忍冬、穗花牡荊修剪不當,因此要杜絕此類現象,在檢查中發現把花灌木當作綠籬、球類修剪及名貴觀花灌木種在庇蔭處等情況都需要扣分,有制度約束,帶動養護人員自主學習性。
  3.4加分項目
  為了充分調動起養護人員崗位積極性,實現工作內容上的優質創新,就需要建立加分項目,將名特優新品種培育拓寬工作設置在其中,例如:觀賞植物、花灌木、香源性植物、水生花卉、保健植物、蜜源植物等都要納入在其中。不斷調整植物綜合型配置,在保證原始設計意圖不被更改的基礎上作出的良好嘗試也是創新改革的表現,可以加分。大力引進國內外先進養護技術,確保園區內植物生長規律穩定,狀態良好,利用水體設備營造優質景觀效果。
  4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園林能夠有效推進自然生態環境建設,豐富群眾景觀認知,提高城市社會形象。養護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進行能夠提高公園質量,建立起完善的評估系統可以從植被生長結果、草坪維護狀態、修剪水平等多方面對養護人員工作質量采取統一判斷,改善園林管理結構,從而為現代化公園的建設夯實基礎。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144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