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湘西南祠堂景區留守兒童活動空問與傳統家居室外空問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湘西南祠堂景區有著豐富的傳統家居室外空間文化,傳統的家風家居室內外空間設計對于當地兒童活動空間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體現在傳統景觀設計中。當地一般人口稀少,留守兒童活動空間亦是傳承家風建設的載體,若把兩者結合起來,對當地留守兒童活動空間設計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湘西南祠堂景區;留守兒童活動空間;傳統家居室外空間
  在湘西南地區,幾乎每個村落都有祠堂,有的年久失修、急需修繕,有的保存完好并且沿用至今,其中湘西南的洞口縣被譽為“中國祠堂精華薈萃之地”,祠堂成為當地的名片與標志。鄉村祠堂是鄉村居民活動的主要場所,課題組在考察中發現,湘西南的大多數鄉村是以留守人群為主,他們的主要公共交流空間就是在祠堂附近,大人們經常會有一些棋牌等娛樂活動空間,但專門針對留守兒童活動的空間幾乎沒有。祠堂作為鄉村的象征與標志得到保護與傳承,祠堂景區的規劃與設計,對當地人群尤其是留守兒童仍承載著重要的交流與教化功能。
  1湘西南祠堂景區留守兒童活動空間與傳統家居室外空間設計的概念和聯系
  湘西南祠堂景區留守兒童活動空間目前主要集中于從社會學角度開展研究,以具體考察的個案為主要方法,對各地鄉村祠堂進行實地考查,從居住環境角度劃分村落空間?;蛘邚脑O計學角度研究鄉村祠堂,如在建筑風格和藝術設計等方面,例如,石雕、木雕等藝術文化意蘊。還有從祠堂的傳承與保護角度進一步進行分析和探討。
  隨著歷史的發展,傳統家居室外空間文化經歷先秦時期的萌芽與魏晉時期的發展,唐宋明清的繁榮與近現代衰落。在古代家長制的社會中,傳統家居室外空間文化不僅僅是家庭的布局風尚,往往還體現了那個時代的政治經濟制度以及教育等各個方面。在現代社會中,人們也越來越追求家居裝飾個性化、人文化,渴望有益的傳統文化。伴隨著國家的提倡,精神建設的進行,非物質文化的興起,又讓我們重新認識了傳統家居室外空間文化,待人們去其糟粕、吸取精華,體現在現代景觀設計中,影響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國外,尤其是東南亞地區,傳統景區中也存在留守兒童,很多傳統建筑景區游客并不多,留守人群也都以老人和孩子為主。東京工業大學仙田滿教授在兒童活動空間方面有大量研究,在這種情況下他認為,成年人往往不能認識到活動空間對兒童的重要性和意義,他們也更需要自己的活動空間。
  例如,新加坡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悠久的陳氏宗祠,又稱保赤宮,曾被改造為毓蘭書室。宗親的孩童少年可以在宗祠中學習,并注重科學鍛煉學生體格,在當時傳為佳話。整修后的保赤宮,順應時代腳步,開始向公眾開放,不僅促進當地旅游業的發展,還加強了年青一輩與國際間的交流。
  從以上研究成果來看,國內外諸多學者均針對鄉村祠堂開展了相關研究,取得的較為豐富的研究成果,這些成果主要是從社會學、設計學、歷史學角度開展。以鄉村祠堂景區為設計對象,為鄉村留守兒童的活動空間開展設計研究與實踐的成果非常稀少;部分學者雖然在研究過程中提到了鄉村祠堂的旅游開發與設計規劃問題,但大多停留在理論層面,沒有提出切實可行的設計方案。湘西南鄉村祠堂景區為留守兒童設計活動空間的研究非常缺乏,具有極好的拓展空間。
  2湘西南祠堂景區留守兒童活動空間與傳統家居室外空間設計的歷史演變
  2.1中軸對稱的秩序空間
  湘西南祠堂景區留守兒童活動空間的設計應體現當地的民風民俗,又是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當地祠堂家風體現長幼秩序,首孝悌,尊師重教,體現古典幾千年的禮制思想。在法制不健全的古代,也是一種道德規范和道德約束,是古代家風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表現了漢族的社會文化,偏重禮制家風的家居裝飾設計,以彰顯主人身份為主要目的,它“支配著建筑的計劃和內容、形狀”,設計空間有秩序、有規律,可以分出主次、內外和男女。
  例如,位于洞口祠堂之鄉,是著名的祠堂景區,當地擁有古民居聚居地,是一個傳統的大家庭居住區域,集居住、生活、娛樂休閑于一體。大家長一般居住在中軸線的正北方,坐北朝南,俯瞰晚輩們,正房兩側是廂房,是晚輩的住房。內部家居裝飾也是正房在正中,為家庭重要交流區,室內布置一般為祭祀祖先的條幾供案和八仙桌,太師椅左右各1個。男主人坐左邊,女主人坐右邊,東墻和西墻前面也會為客人或者晚輩放置茶幾和椅子,也充分體現了一家團聚,家和萬事興的中心思想。
  在居住區域也設置了祠堂,祠堂前面曾經有戲臺和學堂,光線充足,有室外和室內的桌椅學習和娛樂設施,充分展示了古代兒童的活動空間。體現了祠堂的教化作用,人們通過對先輩的懷念,融入到家庭教育中,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產生尊老愛幼、人和家和的思想。將傳統的兒童娛樂活動空間放在此處加以利用,既可以讓兒童在寓教于樂的空間中學習成長,又體現了祠堂景區的生活氣息。
  2.2體現傳統家風的設計風格
  傳統家風思想在這里根深蒂固,有的家庭一門忠烈,為了保家衛國或者走上戰場,或者捐助錢財。楊家傳統“家風”的風格完美展現在楊氏祠堂和其周圍居住區南方四合院里,激勵著后人精誠團結、忠于國家。在宋朝時期,楊家將后人抗敵后遷居南方,留下了眾多聚居地,其居住地保留至今的還有湖南邵陽的清溪古鎮,楊家將后人楊再思后裔聚居地在此。進入楊氏居住區,因為是遷居,所以,建筑形式源于徽派建筑,又融入了多種風格,漢族四合院的禮制,少數民族苗寨的地域特色,與景觀空間的過度與組合構成和諧。
  在湘西南地區有著很多少數民族,形成了多民族聚居的形態,比如,西南地區的吊腳樓,質樸的家居、天然的材質,和大自然融為一體,既沒有彩繪,也沒有雕刻,只是用剪紙鑿花、農民畫、對聯,還有一些農作物做家居室內外的裝飾,顯得生機勃勃,別有一番風味。湘西南祠堂景區留守兒童活動空間在這種思想的引導下,教導子孫繼續延續這種團結向上、勤儉節約的精神。家居空間裝飾風格鮮明,展現了優秀傳統,表達了對家庭和國家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2.3兼容并蓄的設計理念
  自古以來,中國對外來文化都是海納百川、兼容并蓄,有開放的眼光和開闊的胸襟,比如,胡服騎射的故事,促進了北方民族融合。在現代,魏源《海國圖志》表達了自己對世界觀點和對子孫的宏圖大志,以“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深遠地影響了家國,不僅在世界觀上,在家居裝飾方面也再不拘泥于傳統,逐漸接受了西方的功能布局或者裝飾圖案,有的屋頂上還有英式座鐘的裝飾。湘西南祠堂景區留守兒童活動空間設計中,也可以適當使用這方面的元素,比如,在庭院空間中鋪設大量的草坪,有的還配以噴泉,在空間裝飾上,吊頂普遍由用紙做頂改為用抹灰,以前的地磚改為了木地板,提高兒童的舒適程度。
  3湘西南祠堂景區留守兒童活動空間傳統家居風格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
  3.1傳統家風與湘西南祠堂景區留守兒童活動空間裝飾風格
  在現代,有很多家庭也越來越多地把“好家風”傳給后人,給后人以警示,傳給后人為人為家的道理,促進家庭親人之間團結友善、興旺發達。目前,湘西南祠堂景區留守兒童活動空間設計風格以傳統景觀設計風格為典范,加上功能上的需要,再融入個性化的風情,形成2種較大眾推崇的家居風格:一種是謙虛謹慎、不事張揚的古典簡約主義風格;一種是兼容并蓄的現代自然主義風格。
  3.2湘西南祠堂景區留守兒童活動空間構架與形式
  (1)湘西南祠堂景區留守兒童活動空間重視空間布局,力求空間大氣敞亮、以簡代繁,色彩用簡單的幾種復色來表達,體現家風淳樸、自由、開放,擯棄復雜的裝飾線條,有構成之美,讓人感到安寧自在。(2)現代自然主義風格,湘西南祠堂景區留守兒童活動空間注重材質的選擇,用自然表達高品質的生活,自然的并非奢華的,而是積極向上、返璞歸真的生活態度,含蓄優雅,體現了自信自強、崇尚自然的傳統景觀空間,是一種人性化的生活方式。
  3.3湘西南祠堂景區留守兒童活動空間體現傳統家居風格意境的主題
  營造家風意境的主題,是傳統民居的重要任務,湘西南祠堂景區留守兒童活動空間也重新審視這個議題,這種藝術的升華在家居景觀設計中逐漸滲透,這樣的設計也許會影響一個家庭幾代人的生活,更是一種文化的沉淀,值得推廣。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152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