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化辣木樹及其栽培技術要點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辣木樹高大直立,主根發達,耐痔抗旱杭病蟲,是特色藥食兩用植物,經濟效益較高。從種植、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詳細介紹矮化辣木樹的栽培技術要點。
關鍵詞:辣木樹;接化栽培;技術要點
辣木樹(Moringa),又稱鼓褪樹(Drumstick tree),辣木科辣木屬植物,為多年速生熱帶落葉喬木,主干高大直立,主根發達,耐貧瘠,抗旱能力強,抗病蟲能力強。其根、莖、葉、花、種子均可食用,樹葉當菜吃,樹根煲湯喝,籽??梢哉ビ停哂斜=?、藥用、美容等作用。辣木富含20多種氨基酸,其中有8種為無法人工合成而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能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是特色藥食兩用植物?,F介紹矮化辣木栽培技術要點如下。
1 選地與整地
選擇排灌方便、土層深厚而疏松的水旱地或坡地,宜采用深溝高畦的條帶式種植,施好基肥后整畦,挖長寬高均為50cm的種植穴,穴施腐熟有機肥約10kg+鈣鎂磷肥0.3kg,與土拌勻,回土填穴至略高于地面。
2 種植時間與選種
春夏秋均可種植,以春季為佳。選擇無霉變、無蟲蛀、籽粒飽滿、干燥的圓形褐色的籽粒種子,用種量為45g/667m2。將種子放在多菌靈1000倍液中浸泡16小時待播。
3 育苗與移栽
采用直播或營養杯的方式育苗。直播每穴2-3粒,覆土2cm,播后15天左右發芽,出苗后選留1株健壯的幼苗即可;營養杯育苗,移栽時保護好幼根。
移栽時在穴中心開挖,深度略高于辣木苗主根,將辣木苗放置穴中央,扶正苗木,培土,踏實,覆土至高出地面8cm,澆足定根水,蓋草保濕,連續淋水3~5天。
4 密植規格
根據收獲葉、嫩梢和籽等不同部位,分別采用不同的種植方式。一是菜栽式,株行距1.5m×2.5m為宜,667m2植約180株;二是茶栽式,株行距2.5m×2.5m為宜,667m2植約110株;三是籽栽式,株行距2m×2.5m,667m2植約135株。
5 田間管理
5.1 水分管理
辣木移栽成活后,保持土壤濕潤即可。成年辣木根系發達,抗旱能力強,注意植株底部覆蓋雜草,降溫保濕,遇旱可適當灌水;雨季注意排除積水,以防爛根。
5.2 合理施肥
為利于產后樹勢恢復和樹體越冬,提高產量,可適當施肥,幼齡樹以淺施、輪施為宜;成年樹適當深施,可采取點施、條溝施和放射溝施肥等方法。移栽后勤施薄施肥水;采收豆莢前,隔15天施1次0.4%的復合肥水液,或淋施腐熟淡糞水或沼氣液。
5.3 防寒防凍
辣木樹根部溫度低于5℃會凍死,因此,在立冬到春分,遇到低溫陰雨氣候,要提前在辣木樹根部鋪1層稻草,對莖干部分進行包扎或涂白。霜凍后噴水解霜,并修剪凍壞的枝條。
5.4 合理修剪。
辣木樹粗生易長,采收鮮葉為主的,在株高約0.5m后定干,以3-4m高為宜,每年冬季短截至0.8~1m,留2~3個枝條,促進分枝抽發鮮葉;采收籽粒為主的,在株高約1.5m時定干,促其多發分枝,育成傘形樹冠。
6 病蟲害綜合防治
主要防治紅蜘蛛、潛葉蠅、蝶類幼蟲、尺蠖及白粉病、根腐病等病蟲害。
6.1 物理防治
手工抓除或剪除病枝葉,清出園外,加強管理促其重新抽發新芽。
6.2 化學防治
6.2.1 蝶類幼蟲、潛葉蠅及尺蠖。在新梢期,幼蟲處于低齡期用藥,可選用20%氰戊菊酯4000倍液噴霧。
6.2.2 紅蜘蛛??蛇x用1.8%阿維菌素2000倍液噴霧。
6.2.3 根腐病和白粉病??蛇x用粉銹寧、甲基托布津等藥劑防治。
7 采收
根據市場選擇采收梢、葉、果等不同部位。
7.1 采收嫩梢
種植當年即可采收,植株高1m左右,待嫩梢長到30~40cm時,在其已木栓化處20cm進行采摘??梢暂喠鞑烧昴凵业?0%,留下的50%嫩梢繼續生長,不修剪;也可采全部長約30cm以上的嫩梢,采摘3次后修剪1次。采梢時注意保留適當的葉片,以確保植株有足夠的葉片進行光合作用。營養充足條件下,雨季約25天、旱季約40天采1次。
7.2 采收葉片
在植株有效分枝直徑達2cm左右,葉片呈深綠色時采收,可直接用手從葉柄基部采摘整個復葉;也可采收與修剪相結合,先剪2/3~3/4長的枝條,再從剪下的枝條上采摘葉片。一般90天可采收1次,每年采4次。
7.3 采收果實
7.3.1 采收菜用果。食用辣木蒴果內的嫩種仁,在6月份以后待種仁膨脹結束時采收,在果皮為淡綠色、蒴果半木栓化時手工采收。
7.3.2 采收制種果。約9~11月份,當果皮呈黃褐色時即為辣木蒴果成熟,在果皮趨于干枯時采收。
7.4 保鮮或干燥
7.4.1 保鮮。及時將嫩梢用保鮮膜密封,放置在低溫(5℃)的冷藏環境中貯存,保鮮期約5天。
7.4.2 干燥。采收的嫩梢或嫩葉,要及時攤晾并進行干燥處理。晴天時,直接將葉片攤放在曬場上3~4天即可自然干燥;雨天時,將葉片放入熱風干燥箱中干燥,箱內溫度控制在50℃,4~5天即可裝袋收貯。
7.5 貯存
采下的菜用蒴果,在常溫下可存放1-2天;在低溫(5℃)的冷藏環境中,存貯期可達5~7天。用作制種的蒴果,采收后應及時去除果皮,自然晾干后用透氣性好的塑料網袋裝放。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15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