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高中音樂特長生培養與選拔的新模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扮演著領導者、指導者和決策者的角色,師生之間缺乏交流和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因此構建高中音樂特長生培養與選拔的新模式勢在必行。簡要探討了新的音樂教學開展措施,希望有助于提高音樂特長生的質量。
關鍵詞:高中;音樂特長生;培養與選拔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對外交流的增加,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素質教育也越來越被更多的人接受和支持,很多家長開始為學生選擇一條和傳統應試教育不同的升學之路——音樂特長生培養。這種變化也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我國教育模式的種類,為素質教育的全面推廣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完善小班教學體系
與其他高中課程相比,音樂課程的教學往往具有特殊性,音樂特長生群體相對于普通高中來說,也存在很多不同之處。音樂特長生無論是參加藝考還是自主招生考試,需要從聲樂、音樂理論和音樂鑒賞中選擇出主考科目,這些科目的專業性和個性相對較強。一個具有熟練音樂技巧應用能力的學生并不代表著具有高水準的音樂表達能力,同樣情感表達充沛的學生也不代表著具有較高的音樂素養,因此為了更好地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情況并給予針對性指導,傳統音樂特長生的培養往往是一對一或者多對多模式。一對一的教學模式需要大量的師資力量,教學課時較長,學生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和交流,多對多的教學模式則不能兼顧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學秩序容易發生混亂。小班教學是指將音樂演奏水平、學習方向和性格特點相似的學生安排在一起,由固定的一名教師進行教學,學生數量在3~5人。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幫助教師減輕教學壓力,還有助于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使教學效率大大提升。
二、制定科學的專業培養計劃
構建高中音樂特長生新型培養模式,必須在科學合理的計劃指導下進行。高中的階段性學習特點很突出,課本的編寫和教學大綱的制定都有階段性特點,因此專業培養計劃可以按照周計劃、月計劃、學期計劃和年計劃進行深度的探索和制定,有力地保障學生專業技能訓練可以順利開展。教學計劃制定能夠讓教師的備課更加有針對性和目的性,避免了課堂教學內容的冗雜和無序,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周計劃和月計劃學習任務的制定要考慮學生短期接受能力,學期計劃和年計劃則要考慮學生的長期發展需求,比如在二胡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布置一些含有技巧練習要點的短片練習曲,讓學生在一周或者兩周內完成,這是教學周計劃的體現;布置一首經典二胡曲目,讓學生在一個月或兩個月內可以完成熟練演奏,這是月計劃的體現;布置學生在一學期內根據所學內容自行創作一首二胡曲目,主題自擬,這是學期計劃的體現;布置一場音樂匯報演出,讓學生在年末在全校范圍內進行演奏,這是年計劃的體現。在周計劃、月計劃、學期計劃和年計劃中還可以滲透一些和旋、彈奏音節等基礎練習,使高中音樂特長生培養與選拔模式內容更加豐富,課程設置更加合理。
三、重視文化課教育
由于我國教育改革的發展和高考模式的不斷成熟,音樂特長生大多以藝考或者自主招生作為考入大學的途徑。參加藝考的學生,其錄取分數線和普通高考錄取分數線相比會低很多,參加自主招生的學生,其獲得的錄取分數線相比于普通高考錄取分數線也有一定的降低,因此特長生認為專業課成績才是決定能否順利考入大學的關鍵,這種認知很容易導致他們忽視文化課的學習。但是,文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人的素質,音樂特長生想要在大學期間成為綜合素質高的人才,甚至成為優秀的藝術家,都必須具備高層次的文化素養。因此,高中教師要加強對音樂特長生的文化教育,引導學生從思想上重視學習文化課程,要在教學實踐中體現文化課的重要性,比如增加文化課程的上課課時,定期舉辦文化課考試等。此外,相關教育部門也要根據社會的需求,適當調整對音樂特長生的文化要求,促進他們更全面地發展。
四、積極轉變教師角色
新課改對音樂特長生的培養和選拔模式帶來了新的思考,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將被“共同發展”理念所取代,教師不再是課堂不可置疑的強權者,也不只是權威地講解和介紹知識,而是按照教學目標,在課堂上啟發師生共同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這個過程似乎相對簡單,但事實上,這樣的音樂教學已經成為一個開放、動態發展和個性化的過程。這種創造性教學模式使教師不再只傳授知識和音樂技巧,更重要的是激發個人的思維擴展,師生互動產生的新知識比例大大提高,師生關系的親和力也有所增強。教師要積極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認真傾聽和感受學生在課堂上的行動和思想定位,隨時掌握課堂上的各種情況,思考下一步如何引導學生的學習,應給予學生心理支持和精神鼓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有一個積極的課堂情緒,不斷學習和更新知識,客觀而又全面地回答學生的問題。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學校和教師應保持高度的重視,對音樂特長生進行最有效、最全面的培養,確保他們在最適合的環境中取得最完善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音樂特長生的升學率,讓他們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張穗寧.中學音樂特長生的培養策略與管理模式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6):146-147.
[2]趙慶玲.藝術高中音樂特長生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戲劇之家,2018(7):183.
[3]周德新.淺談高中音樂特長生的培養與訓練[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2016(6):118.
[4]羅珺.淺談高中音樂特長生的培養[J].學子(理論版),2016(11):92.
編輯 謝尾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17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