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體育特長生提升學生素質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和體育特長生的培養,是當今學校體育教育具體實施過程中的兩個重要任務。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不但是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也是學生順利應對未來社會激烈競爭的需要。而體育特長生的培養則關乎我國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和輸送問題,兩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社會意義。隨著素質教育的蓬勃發展,學生全面發展的育人理念的深化,一些小學生體育天賦和身體機能得到了充分的培育和發展,使其學習興趣、知識、技能專長得到有效提升,表現出特別優秀,從而成為在體育方面的“特長生”。小學階段,學生的可塑性最大,如果進行科學的訓練,會獲得明顯的效果。
一、重視體育活動,強化學生主動參與意識
學校要按規定開齊開足體育課和有計劃開展課外體育活動,還必須在學校內大力提倡開展大課間活動和創辦快樂體育園地,給學生一個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動機和興趣,讓學生的鍛煉“活”起來,讓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個性愛好選擇活動,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二、提高課外體育活動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通過有計劃地宣傳、教育,提高學生對課外體育活動重要性的認識,使學生充分認識到課外體育活動對其身心發展的積極作用,激發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課外體育活動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三、開展針對性訓練,有效提高成績
小學體育特長生訓練要有針對性,由于每個運動員的個人特點,條件不同,根據各自專項,針對性地選擇訓練內容,以及運動負荷的安排。如組建田徑隊,足球隊,乒乓球隊等。訓練的效果主要從運動成績的提高體現出來,而運動成績只有在重大正式比賽中表現出來,才能被人們所公認。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挑戰性、克服性,針對訓練內容認真訓練。
四、循序漸進,提升訓練的趣味性
小學體育特長生為完成訓練任務,每天堅持訓練、枯燥無味,容易打消訓練的積極性這就要廣泛采用各種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征,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如:每天增加新動作、新做法,再采用不同的運動形式,全面提高學生的機體功能,發展專項技術。訓練的對象是少年學生,采用各種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可以給學生一個創新的空間,讓他們表現出運動的延展性,從而達到訓練目的。
五、持之以恒,運動負荷要適宜
小學體育特長生訓練到一定程度,有的學生表現出畏縮性,不愿參加訓練、怕苦怕累。這就要求輔導教師多鼓勵、多表揚,并向學生講述優秀運動員成功事例。讓他們興奮,激起訓練的動機。特別在訓練時,不能間斷,并分階段進行。要適合小學生的心理機能和活動規律,逐漸加大訓練力度,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增加運動負荷。所以說,只有合理地安排運動負荷,才能有目的地提高運動技能,讓學生持久性地參與訓練。
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是一個長期的工作,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使學生健康成長是我們體育工作者肩負的歷史使命。小學體育特長生的培養雖然很難,但是是培養優秀運動員的基礎,向上一級輸送人才的重要途徑。所以,我們工作在體育戰線上的工作人員,一定要把體育工作搞好,為國家培養出優秀的體育骨干。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讓我們行動起來,調動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給他們時間,給他們機會,給他們空間,讓學生走出教室,走進大自然,在陽光下健康成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45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