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培養和提升高職學生行為素質的途徑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高技能人才不僅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能,更要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本文主要從高職學生的行為素質的現狀,形成原因及培養與提升三個方面進行初步探討。
  關鍵詞:高職  行為素質
  目前,中國已經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 每年的新增勞動力中70%來自于高職院校。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正在由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離不開高技能人才的支持,所以,不但要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更要注重高技能人才的培養。高技能人才除了專業技能過硬之外,還應具備較高的行為素養。
  行為包括行態和儀態兩方面內涵。行態主要指行為習慣、行為動力和行為品質。儀態包括身儀、言儀和行儀[1]。目前,行為素質的教育局限于一種行為習慣的養成,使得行為素質的培養效果不明顯。
  一、 高職學生行為素質的現狀
  目前高職的生源大多為90后,00后,這一代學生的生活環境相對優越,學生們的世界觀、人生觀也在悄然的發生著變化,大多數的學生夢想著不勞而獲,“一夜暴富”等扭曲的價值觀比比皆是。發達的網絡,帶給學生們不僅僅是便利的學習資源,更是各種誘惑,高職學生本身對學習的興趣就不濃,在這種環境下,靜下心讀書的就更少了。“手機控”場景隨處可見。另外,長期的不良學習習慣,使得高職學生沾染了各種不良嗜好,抽煙、說臟話等不文明現象隨處可見。加之又是獨生子女,長期的任性變得自私自利,不懂的尊重他人,甚至是目無師長,對寢室朋友不聞不問,缺少人文關懷。行為是一種內化與外化合力下的外在表現,某種行為也可以側面反應其內心活動??释徽J可,被關懷的想法,容易采用過激的行為來引起大家的注意,故而高職學生打架、斗毆事件不斷。這些不健全的行為造成了當今高職學生整體素質不高,難以滿足現在的社會發展。
  二、 高職學生不良行為素質的形成原因
  造成高職學生不良行為素質的不良原因很多,其中,家庭教育的因素較多。原生態家庭是高職學生的第一任教育場所,家長就是其第一任老師。家長的素質影響著孩子的素質,同時,言傳身教的作用,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會了家長的一些行為素質。另外,有些家庭殘缺,甚至是長期見不到孩子,孩子無人看管,處于散養的狀態,久而久之,各種好的行為素質都沒有,阻礙了日后的發展。另外,學生自身的隨波逐流,也容易出現不良的行為。部分學生認為成績才是硬道理。自己學習不好,怪罪于老師對其不重視,抵觸老師,甚至見到老師躲開,慢慢的不僅不尊師,也不團結同學,孤零零的,最終放棄了學習。另外,傳統的枯燥的”填鴨式”教學,導致部分學生喪失了學習興趣,從繁重的學習中自動的脫離了出來,無所事事的同學們就玩起了手機,看起了漫畫,總支,與課堂愈來愈遠??v觀形成原因,有外因,也有內因,根據唯物主義思想原則,內因是主要因素。
  三、 高職學生行為素質的培養與提升
  萬事萬物皆是教育的載體,針對不良行為素質形成的原因,可以開展有針對的活動,注重學生的日常行為素質,日常品德素質,心理素質等等,加強其良好的行為素質的培養,養成習慣,在潛移默化中,行為素質得到提升。
  1、 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班會,注重思想行為素質培養
  高職學生自律性普遍比較差,課后生活比較單調,沉迷于網絡中的虛擬世界。網絡是把雙刃劍,這就要求我們揚長避短。不定期開展與時事有關的班團活動,加強個人行為素質教育;多接觸成功的高職畢業生,宣傳工人和高素質勞動者的事跡和形象,以榜樣力量帶動高職學生奮進,形成爭取的人生觀。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作用,多組織創新創意活動,找準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開展知識技能、行為規范和文明禮貌于一體的社團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
  2、 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注重行為習慣的培養
  高職學生最大特點是動手能力較強,理論知識接受能力比較弱,針對這一普遍現象,深化課堂改革,采用理實一體教學,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課堂變的生動,學生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就會真正融入到學習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提倡將思政內容引入在各個學科中,形成“課程思政”,將行為素質教育貫穿各個學科,形成一條線,加強文明行為素質的培養。
  3、 加強兩點一線管理,注重日常行為素質的培養
  高職學生的主要生活場所就是課堂和寢室,將兩者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加強對學生日常行為素質的培養。課堂的意義不僅僅是知識和技能的傳遞,更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尊師愛友等禮貌禮儀和遵規守紀等行為的傳授更多體現在日常生活中。寢室是學生的第二主場,也是學生間近距離接觸的場所,更是日常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節點。就寢室文化,寢室禮儀,寢室環境等方面,充分發揮寢室教育的作用,寢友之間要相互關心,尊重他人,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做高素質學生。
  高職教育要將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融入到日常的教育中,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高職學生,尤其是《中國制造2025》提出,中國第一步,到2025年由制造大國邁入制造強國行列。作為生產第一線的主體,更要注重“大國工匠”精神的職業素養質和良好的日常行為素質的培養,才能勝任崗位的需要。培養學生的行為素質既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機遇。
  參考文獻:
  1. 邱建平.培養學生行為素質初探.素質教育.
  2. 陳成.技工院校學生日常行為素質理念的建立與培養.opcupation2018(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325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