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詩文教學中豐厚學生文化積淀的有效教學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古詩文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華,博大精深。所以在高中古詩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采取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手段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發掘教材中傳統文化的內涵,使學生加深對傳統文化思想的認識,豐厚學生的傳統文化積淀。
關鍵詞:古詩文教學;傳統文化;有效策略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以及深厚的文化積淀。但在物質文明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人們卻忽視了對傳統文化的了解與傳承。肩負國家未來的青年學生傳統文化底蘊薄弱。中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中學語文教學要進一步培養學生熱愛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感情。古詩文承載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如何在高中古詩文課堂教學中豐厚學生的文化積淀,則是語文教師應當深入研究的一個話題??梢詮囊韵聨追矫嫒胧?。
一、培養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學生對學習古詩文充滿信心,就要培養他們學習古詩文的興趣,讓他們認識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教師可以抓住時機培養學生的興趣,每節課的課前導入就是培養學生興趣的關鍵點,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導入。我們在講授曹操《短歌行》時,讓同學們找出三國中自己最喜歡的人物,一下就激起了同學們的興趣,學生暢所欲言,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最愛。大家說得最多的是周瑜、諸葛亮、孫權。這時,借機讓學生背出古人所寫的相關詩句。我發現很少同學喜歡曹操,這時,我便讀了易中天《精彩品三國》中對曹操的介紹,引起學生對曹操的興趣,進而通過《短歌行》正確認識曹操。
二、發掘教材中傳統文化的內容,豐厚學生傳統文化積淀
1.引導學生通過詩歌創作背景積累傳統文化知識
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優秀的古詩文作品,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內容,是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資源。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詩歌創作背景了解傳統文化。例如人教版中選入的李清照的《醉花陰》,老師可以李清照的一生為切入點,介紹北宋和南宋的時代發展背景,了解宋朝文化歷史,體會詞人心境?!蹲砘帯肥瞧淝捌谧髌?,青年時期的李清照生活優裕,心情閑適。所以此詞抒發的是閨中少婦的閑愁,是一種小資式的傷感?!堵暵暵肥瞧浜笃谧髌?,此時丈夫已經去世,北宋滅亡,作者在戰亂中漂泊南方,孤苦無依。在這里,詞人選取一些特定的意象來抒發自己的哀愁,這種愁情是一種物是人非、國破家亡的深重之愁。有“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的無奈。通過不同時期的作品,體悟文化歷史發展脈絡。
2.引導學生挖掘古詩文中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
在古詩文教學中最核心的任務是挖掘詩文意蘊,體會詩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挖掘詩文的道德內涵和哲理,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增加學生的文化積淀。人教版課文《寡人之于國也》是先秦諸子百家散文中的經典篇目之一,在課堂教學中,不能簡單地讓學生停留在背誦、翻譯層面,更應該讓學生了解孟子的思想核心。在這篇文章中,孟子是反對諸侯間的無休無止的相互征戰的,向梁惠王表明了自己治民的理想。
3.引導學生領會古詩文中的優秀文化精神
我們的高中語文教材中收錄了許多古詩文經典篇目,其中無不凝聚著先賢的光輝思想和精神風骨。如今的初中生能唱出快餐式的流行歌曲,卻背不出字字珠璣的古詩;他們個個津津有味地看著穿越劇,卻對中國古典名著敬而遠之。作為語文老師,我們有義務和責任引導學生領會古詩文中的優秀文化精神。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讓我們讀懂了對美好品德的堅守;蘇軾的“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讓我們明白了在困境中的隨遇而安;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讓我們感受到了什么是愛國……學習古詩文的過程也是一次精神洗禮的過程,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過程。
三、豐富課堂教學,引領學生主動積累傳統文化知識
目前高中古詩文教學中存在著學生學習熱情不高、應用能力較差、教學方法單一等問題。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能夠更加有效地開展課堂教育,傳統文化的教育應當結合現代環境進行。根據當代中學生善于表現的心理,可以讓學生將課文改編成劇本來表演。如在教學《孔雀東南飛》時,可按情節需要將全班分成幾個大組,選出導演、道具、演員、攝影等,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拍攝下學生的表演,并在多媒體上展示,這樣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就調動起來了,可以讓學生在表演觀看中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加深對傳統文化思想的理解。在重陽節來臨之際,教師可以開展一個以重陽為主題的傳統文化交流活動,可以借助《登高》這首詩,讓學生仔細品評作品中的重陽傳統文化,借助來自電腦、多媒體上的圖片、視頻等增加學生對傳統節日的了解。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賴以生存的土壤,也是中華民族得以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實現語文教學與豐厚傳統文化積淀的有效結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幫助其健康地成長與發展。
參考文獻:
張媛,宋興斌.探究式教學法在古詩文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探索,2013(8).
注: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高中古詩文教學中豐厚學生文化積淀的有效策略研究》(JCJYC18011617)研究成果。
編輯 高 瓊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18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