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體參與意識的有效教學策略淺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有序推進,對高中數學教學也提出了培養學生主體參與意識的教學目標。本文作者根據自身從事高中數學教學多年的實際經驗,對培養學生主體參與意識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展開了深入的調研,并根據實際教學情況給出有效的教學策略,希望能對高中數學教學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高中數學;主體參與意識;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099-02
  引言
  高中數學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將會對學生的學習生活產生重要影響。在進行高中數學培養學生主體參與意識的教學策略研究時,應該以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進而找到有效的教學策略,全面提升高中數學的教學質量。
  一、革新教學理念,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
  高中數學知識體系較為復雜,而我國高中數學課堂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較為嚴重,課堂必須以教師為主體,教師在講臺上講解知識,而學生只能被動的進行知識的理解與吸收。在這種前提下,學生很難對課堂的內容做出有效反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課堂參與度較低,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注意力不集中,使高中數學課堂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質量。在這種情況下,高中數學教師首先應該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將課堂教學的主體從教師轉換到學生身上,建立以學生為課堂教學中心的教學思想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學習意識,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快樂,進而達到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高中數學課堂參與度的最終教學目的。比如說,我們在學到集合這一課時,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可以以引導教學作為主要的教學方法,為同學們設計1-20以內的素數有哪些之類的問題。然后在問題的指引下開動學生的思維,使其能夠找到集合問題的規律,進而為同學們講解元素和集合的概念。在這種引導教學模式下,學生能夠緊貼教學內容核心,找到課堂教學的關鍵點,從而提升學生的積極性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進而全面提升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1]。
  二、以學習興趣作為出發點,培養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高中數學的知識體系較為復雜,很多知識點較為枯燥,學生在課堂中很難保持全神貫注,導致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效率降低,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質量。因此,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負責通過多種教學方式,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對各個章節數學知識點的魅力所在有合理的認識,然后通過情境教學、多媒體教學等教學方式作為平臺,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數學魅力,進而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比如說,當我們學到幾何圖形的三視圖問題時,教師可以采用彩色三視圖的教學形式,引起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導入數形結合的思維和幾何圖形的規律問題。并設置相應情景,使學生在課堂中針對幾何圖形的問題進行互動,進而激活高中數學的教學氛圍,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夠在數學教學中始終緊跟教師思路,達到提升教學效率的根本目的[2]。
  三、優化教學方案,提升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的效率
  傳統高中教學中,教學方案設計主要圍繞著數學知識點是否細化開展,要求的是數學知識點講解能夠深入與全面。在新形勢下,教學方案更應該在此基礎上做出優化,能夠在課堂上提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頻率,為教師與學生之間構架有效的溝通橋梁。這就要求高中數學教師能夠有效的創新教學方案,提升教學效率,促進教學方案的多元化革新,為高中數學課堂注入活力。隨著互聯網技術與信息技術的全面應用,也為高中數學教學方法的革新提出了全新思路,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互聯網技術獲取需求的教學資源并展示給學生,拓展教學的深入與全面性。同時,教學方案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提出問題,使教師能夠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學生存在的不足進行知識體系的補全。比如說在學到解析幾何的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引入以下例題:做出下列函數的圖像(1)y=|x-2|(x+1);(2)y=10|lgx|,然后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解題。這道例題很難通過已知函數的解析式對列表描點進行解題,所以教師應該在小組討論后,將已知解析式等價變換的理念引入課堂中,為小組討論解題提供思路。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教師不應該對討論出的解題方案做出過多的干預,但是應該對小組討論情況進行適當的了解與有效指導。在這種教學方案下,學生很快就會陷入熱烈討論的課堂氛圍中,同時學生也會樂意就數學問題和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進而達到活躍課堂氣氛,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教學目標[3]。
  四、培養學生主體參與意識對高中數學課堂的意義
  學生主體參與意識的培養,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而言,能夠活躍課堂氛圍,提升學生的積極性與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也更夠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從而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發現數學的魅力,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快樂,將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與挫折轉化為不斷探索的動力,提升其學習數學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參與意識一旦提升,學生就會自發對學習難點和問題進行咨詢和尋求幫助,從而使教師能夠及時發現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而能夠有針對性的設計教學方案,為學生補全數學知識體系,改變傳統高中數學教學中枯燥、乏味、難度過高的刻板印象,全面優化高中數學教學的教學方案與教學形式,進而達到提升高中數學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根本目的[4]。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是與教師教學方法設計有直接關系的。本文以革新教學理念,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習興趣作為出發點,培養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優化教學方案,提升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的效率。同時將其作為主要內容,深入而又詳盡的分析了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體參與意識的有效教學策略,并探究了培養學生主體參與意識對高中數學課堂的深遠意義,進而全面優化和改良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方案,促進高中數學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高鳳林.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體參與意識的有效教學策略淺析[J].智富時代,2017,(12).
  [2]李洪.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體參與意識的教學策略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23):248-249.
  [3]劉月杰.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體參與意識的有效教學策略[J].考試周刊,2018,(13):76.
  [4]高有.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體參與意識的教學策略[J].中外企業家,2017,(5):20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888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