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新課改強調對學生語文和語言素養的培養,課堂是除了課外閱讀訓練的最主要的方式來源。課堂上,閱讀教學的高效性顯得尤為重要,讓學生體會到閱讀技巧和能力的重要性。課堂是學生進行閱讀學習的主要陣地,教師對學生進行閱讀的培養教學過程中,同時可以促進教師、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語言情感交流,提高學生的閱讀技巧和理解能力,深化學生的自身的語言文化系統和文字理解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什么是閱讀?通俗地講,閱讀就是通過閱讀文字語言、圖片、公式等方式來獲取外界有效的信息,通過閱讀來認識世界,認識自我,發展思維。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通過閱讀培養學生閱讀的思維意識,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和學生的個人文學素養,學習文章中人物的優秀品質,體會文學之美。通過語言上的沉淀,積累豐富的感情語言材料,為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課堂閱讀教學效率低下,學生缺乏主動性,閱讀教學缺乏趣味性。教師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采取講授替代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交流的過程中自己獨到的見解,效率低下。并且在傳統課堂上,教師閱讀教學模式單一,閱讀活動不夠豐富,學生的學習興趣、閱讀習慣容易被忽視,從而在閱讀教學課堂上無法取得預期的效果。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我們應該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增強學生的閱讀水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朝著培養學生具有感受、欣賞、理解和評價等綜合能力這個總體目標而努力?!痹谌粘=虒W實踐的不斷探索中,課堂閱讀教學的策略可采取以下幾點措施:
一、提高學生閱讀興趣,豐富課堂閱讀實踐活動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人生的啟蒙階段正是在小學階段,就如一顆幼嫩的小樹苗,需要汲取大量的營養使自己茁壯成長,想要變成參天大樹就要不斷地經歷風雨的錘煉。想要獲取書本中的知識,體會文學的美好,就需要學生通過閱讀獲取知識使自己不斷成長。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培養學生閱讀的主動性,使學生愛上閱讀,可以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閱讀綜合素質。一個人的興趣越濃,對事物的鉆研就越仔細,腦力的感知、思維、記憶聯想就越活躍,主觀能動性就越強。
教師在課堂上的閱讀教學實踐活動形式豐富,可以激發學生閱讀學習的積極性。小學生在此階段形象思維活躍,具有豐富多彩的想象力,并且容易受到周圍情緒的感染。所以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語言要形象生動,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對于閱讀學習的投入。
在閱讀教學的形式上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活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可以采用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到閱讀實踐活動中,使學生在多樣的氛圍中,將腦、口、手等聯動起來,興趣促進思維,發展多種能力。還可以通過比一比、賽一賽等課堂競賽,讓課堂保持旺盛的閱讀興趣和學習情緒。還可以采用多種閱讀評定標準,如書香家庭等,讓學生、教師、家長共同進行學生閱讀的聯系,也同時培養了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蛘呓嗉壸x書角,將閱讀訓練穿插在生活中,培養出好的閱讀習慣,為課堂閱讀的教學提供助力。
在教學過程中,找到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運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手段,更是小學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的策略的重要方法。要做到愉悅上課,高效學習,讓學生感受閱讀的快樂。
二、營造濃厚的班級閱讀氛圍,多種類經典閱讀好素材
學生在小學階段活潑好動,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也決定著閱讀教學的成敗。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不應該進行灌溉式的教學,不僅效率低下,而且會降低學生的閱讀興趣,但也不可完全放手讓學生漫無目地閱讀學習,所以應摒棄傳統教學中的劣勢,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應該給學生創造民主自由和諧的閱讀氛圍,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有目的地進行閱讀。明確閱讀目標,讓學生帶著問題深入理解文章的內容,還可以讓學生分成學習小組進行問題討論,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培養學生對文章內容及情感的感悟,讓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能夠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對文章的獨到見解,在課堂的互動中實現閱讀的學習感悟。
好的閱讀素材也會影響學生的閱讀興趣。在閱讀訓練素材的選擇上應該選擇有質量并且優美的文章,閱讀教學除了訓練閱讀技巧,還可以培養小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為將來的文學鑒賞打下堅實的基礎。好的文章自然有獨特的魅力,讓學生有閱讀的興趣。優美的文章不僅能夠讓學生積累語言詞匯,同時也塑造學生的審美觀,使學生能夠有欣賞美的能力。
三、朗讀背誦同時走,實踐訓練出真知
朗讀是能夠加深學生情感共鳴的一種手段,好的文章讀起來朗朗上口,配有優美圖片,圖文并茂,能夠引起學生有讀下去的興趣。文章的情感、優美詞句,必須通過反復朗讀,才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文章中包含的豐富的思想內涵。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誦技巧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通過自己獨特的視角理解文章思想內涵,學生才能體會到閱讀的快樂。背誦優美文章段落,可以使學生在短期內積累大量的詞匯,為語言基礎和口語表達能力打基礎。
有效的背誦還可以訓練學生對文章結構的分析,掌握文章語句之間的邏輯關系,不斷地提高對有用信息的提煉水平。反復誦讀記憶,不僅讓學生理解意思,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通過閱讀背誦高質量的文章,積累優美的詞句,通過教師指導小學生運用所積累的優美語句詞匯寫作,讓學生運用自己的積累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能夠以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在自己運用語言創作的過程中,學生能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國語言的魅力。
四、改變傳統教學方法,培養閱讀習慣、與時俱進
傳統的閱讀教學已經不能適應當今多元化的社會要求,傳統的教學方法采用教師灌輸閱讀、教師直接分析文章的結構語句情感等,學生缺乏主動性,被迫接受,與文章的情感聯系極少,不能深刻地體會文章的思想內涵,更不能在課堂閱讀的過程中建立一套屬于自己的閱讀體系進行對文章的理解分析,對學生的閱讀技巧、閱讀能力極大的不利。學生對優美文章的理解,和文章的情感思想不能產生共鳴,閱讀對學生審美觀的塑造的作用也大大減弱。當前教育受到互聯網、多媒體的沖擊,小學生甚至成年人的閱讀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網絡媒體、手機電腦短時間的視覺瀏覽,不需要過多思考,造成學生的閱讀興趣減少,閱讀習慣和閱讀內容不佳。社會競爭的加劇,造成學生課外作業和考試壓力加大,閱讀時間少之又少,使學生家長的閱讀逐漸變得功利化、目的性強、快餐化。課堂閱讀的訓練變得尤為重要,高效的閱讀訓練更是重中之重。
在現代化的今天,閱讀教學的傳統模式也可以與時俱進,在課堂閱讀訓練的過程中,可加入多媒體,提升閱讀教學的趣味性,增加學生的閱讀樂趣,課堂的活躍性和趣味性。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更應該積極引導學生正確利用多媒體進行學習,多閱讀高質量優美的文章,讀一本好書就像是與一個品格高尚的人進行一場對話。網絡媒體的發達,也使交通不便、文化閉塞落后的地方有了新鮮的血液注入,使得鄉村孩子的閱讀資源擴大。教師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尤為重要。語文課堂閱讀的高效策略,不僅僅是以上幾點,更需要教師在日常生活實踐中進行不斷的探索和改進,形成教師自己獨特的閱讀訓練方法,有效地進行學生的閱讀訓練和閱讀能力的培養。
高效閱讀教學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教師和學生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不斷地摸索訓練,所謂實踐出真知。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閱讀教學也應該采取不同的方法,這就需要教師有更加豐富的教學經驗。
參考文獻
[1]李麗蓉.在閱讀中提升語文核心素養[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 2018(2).
[2]徐琳.淺析小組合作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2016(18).
?。ň庉嫞簭垥枣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20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