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以學生為主體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打造策略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新課程教學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而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也遭遇到了沖擊。在新課改浪潮中,如何推進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打造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效課堂,儼然已經成為當前一線小學語文教師面臨的重點課題。本文立足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所存在的問題,結合新課改“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提出了符合小學語文教學實際的高效課堂打造策略,以供相關教學工作者參考,力爭語文教學質量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關鍵詞】以學生為主體;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打造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九年義務教育在新課程改革浪潮中發生了劇烈的變更,而教育的變更則要求學校在教學方面做出迅速的反應。為了更好地順應新課改的發展潮流,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必須要積極打造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效課堂,推進被動式的“牽引”教學向有效的引導式、開放式教學轉型,盡可能以最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高質高效的教學效果,讓學生能夠最大程度地獲得發展。
  一、傳統教學模式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ㄒ唬┱n堂備課模式墨守成規
  備課工作是課堂教學的課前準備,其是否準備得當將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成效。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絕大多數教師都沒有把備課工作落實到位,普遍抱著“應付了事”的態度,大多都是直接把教參或者教案上的內容抄寫到備課本上,為“備課”而備課。這種情況下的備課工作僅僅是做到“備教材”,而忽 略“備學生”這一重點環節,這使得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出現了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想脫離的現象,教學成效日益低下。
  (二)課堂教學互動性不突出
  在素質教育改革的推動作用下,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是,由于教師自身仍舊殘留著部分傳統落后的教學觀念,使得教師在教學時兼顧面不足,仍舊存著認識方面的偏差。在課堂上,教師過于側重自身的主導性地位,導致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整節課下來,師生之間缺乏互動性,更沒有過多地進行交流與溝通,只是在上演著“教師說課”“學生聽課”的如此一場“戲劇”。
 ?。ㄈ┙虒W模式脫離實際
  教師自身教育理念與時代脫軌,仍舊在沿用傳統的以講授法為核心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即使使用多媒體教學工具,也是在播放課件,上“流水課”,未能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在突破教學重難點方面的作用。而在另一方面,教師所開展的教學活動的范圍局限在只有四面墻的教室內,既沒有引進一些時代性的現代化教學方法,也沒有讓學生走出課堂,結合自己的社會實際理解知識,學生的學習能力發展受到了禁錮,語文課堂教學成效并不明顯。
  二、以學生為主體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打造策略
  結合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語文教師應秉承“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宗旨,根據自身的教學實際情況,對現有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創新,打造高效性課堂,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發展。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興趣
  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熱點話題之一就是情境創設教學,同時這也是課程教學改革中所取得的極具成效教學模式。結合部分教師這些年的教學實踐可知:倘若能夠在課堂中充分利用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教學活動,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在直觀、具體的情境中理解知識點、感悟知識點。如此一來,就能夠有效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學生也能夠積極主動開展探究學習活動。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加以引導和促進,學生不僅能夠學到知識,還能萌發對語文學科的情感,自然能夠得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以老舍先生的《草原》一文為例進行分析,老舍先生的《草原》是一篇抒情散文,他筆下的草原充滿了濃郁的草原風情,我們可以從字里行間感受草原人情和風光的美好。如果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只是依靠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無論教師講得如何聲情并茂,學生也難以置身其中,領會草原的美好風光和美好人情。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引進多媒體教學技術,創設知識情境,讓學生在情境學習中融入美麗的大草原,并共同分享自己在一幅幅生動畫面中所獲得的感想。如此一來,相信學生也能夠在教師所創設的意境中共同領略民族之間的團結,而對草原美好的風光和人情也隨之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ǘ盟季S導圖,突破難點
  思維導圖是一種簡單有效的實用性思維工具,其能夠把不同學生的思維特征體現出來,所呈現出來的思維表達形式是放射性的。對于小學語文的知識點而言,思維導圖的應用能夠把由一個點或者一個關鍵詞出發的知識點形成一個四周發散的知識網絡,而這個知識網絡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架構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還能夠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在傳統的閱讀教學中,教師習慣片段式地進行文本分析,最后學生只能在腦海中形成碎片化的知識,難以把這些知識架構成一個體系,更別說發展思維了。針對傳統閱讀教學中所存在的不足,教師就可以通過繪制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實現對課文主旨、訓練要點及結構安排進行整體把握。例如在教學《田忌賽馬》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以三次賽馬為主線,讓學生明白賽馬勝利的原因,在此基礎上,再通過思維導圖的繪制,讓學生形象直觀地看到前后三次賽馬所存在的邏輯關系。如此一來,學生就能夠通過觀察思維導圖,了解兩次賽馬時雙方三匹馬出場順序的不同,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從而達到促進學生進行系統性學習的目的。
 ?。ㄈ嵤┓謱咏虒W,整體發展
  由于受到客觀環境以及學生知識水平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個體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個體差異性。針對學生差異的存在,新課改要求教師務必要在教學中做到因材施教。故此,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必須要立足于學生的水平層次,引進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實施分層教學。而在此過程中,如何區別對待學生的情感教育、意志品質教育將顯得尤為重要。對于基礎水平較差的“學困生”,教師在布置學習任務時則應以基礎為主,分派一些比較簡單且他們感興趣的基礎任務,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對于基礎較好且具備一定學習能力的中等層次的學生,則必須要抓好基礎知識關卡,讓他們在穩步落實雙基能力的基礎上,盡可能發展自身的應用技能;而對于表現突出的優秀生,則可以讓他們完成具有一定難度的綜合性任務,實現綜合能力的提升,以保持他們對語文的學習激情。在《草原》一文中,教師就可以針對班級學生的學情,提出如下問題:老舍先生筆下的草原美嗎?通過對文章的學習,你能否根據文章中對草原的描述,想象它的美景?對于上述的問題,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用畫筆或者語言對自己所想象到的美景進行描述。首先,對于一些在表達能力方面有所欠缺的“學困生”,則需要簡單地判斷回答問題以及根據教師的演示圖,用畫的形式進行描述;其次,對于水平相對較好的中等學生,則需要他們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使用簡單的語言對草原進行描述;最后,對于能力較為突出的優秀學生,則需要他們運用豐富的語言對美景進行詳細的描述。如此一來,就能夠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教師在此過程中就可以加以調撥和激勵,對他們的課堂表現進行科學評價,以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三、結語
  作為一名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要站在時代發展的高度全面深刻地認識現有的課堂教學,學會從多維度、多層面進行課堂教學的改革,打造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效課堂,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讓學生更好地接受知識的澆灌。
  參考文獻
  [1]徐玲嬌,裴娟.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與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17).
  作者簡介:黃雪琴,女,1969年生,江西省吉安市人,小學高級教師,小學語文教師。
 ?。ň庉嫞糊堎t東)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204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