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低年級語文“五變式”體驗評價的探索與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當前,小學低年級語文學業評價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違背了新課標要求和二期課改精神,不利于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近年來,本著以學生為本的育人理念,我校對低年級學生的語文學業評價嘗試發展式的綜合評價改革,通過“五變式”體驗評價的探索,來調動低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使學生更加全面健康地發展。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學習;“五變式”評價;探索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信息化、科學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學習的評價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2014年教育部提出了小學起始年級零起點教學和低年級不進行統一的期末書面測評方式的意見。同時,2011年版的《語文課程標準》 指出:語文課程評價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按照課程目標,抓住關鍵,突出重點,采用合適方式,提高評價效率。
一、低年級語文學業評價中常見的問題
?。ㄒ唬┰u價目的不明,過分強調甄別選拔
以往的低年級語文學業評價,注重用一張試卷甄別學生的孰優孰劣,忽視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激發,漠視學生間的差異,回避學生的發展。教師“為考而教”,學生“為考而學”,嚴重挫傷低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ǘ┰u價語言貧乏,千篇一律缺乏個性
在低年級語文課堂上,老師會常出現一些不假思索的隨意性表揚,如“很好”“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等贊許的語言。教師的評價語言簡單、貧乏,缺乏個性化,讓學生覺得老師評價不夠真誠。
?。ㄈ┰u價手段簡單,濫用獎勵隨意應付
對于低年級學生,教師常用的評價獎勵就是發紅花、貼星星。但紅花往往獎勵給少數學生,沒有起到關注全體學生發展的作用。長此以往,部分學生就會習以為常,隨意應付;或一些學生會為得到表揚去做事,強調學習的結果而非過程。
?。ㄋ模┰u價內容狹窄,注重書面忽略其他
傳統的低年級語文學業評價主要是通過書面檢測來進行,內容上偏重與“寫”相關的內容,而對低年級學生口頭表達、動手操作、技能展示、方案設計、實踐活動等能力的考試形式較少。這樣不能全面評價孩子的語文學業成績,不利于引導孩子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更不能喚醒老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全面反思。
?。ㄎ澹┰u價主體單一,教師是唯一評價人
無論是課堂上評價還是檢測中的評價,仍以教師為主,學生處于被動接受評價的狀態,主體作用沒有發揮。學生自評與互評能力的缺失,將導致評價流于形式,評價結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評價主體多元化也就失去了意義。
評價中出現的問題,違背了課改“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造成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重分數輕能力、重結果輕過程等弊端,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探索并構建新課程背景下小學低年級語文學業評價的新機制已刻不容緩。
二、“五變式”評價改革,體驗成功之喜悅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課改后小學低年級語文教材的特點,我校在低年級語文學業評價上進行了初步探索,通過 “五變式”評價,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
(一)變“期末一份試卷”為“學習項目評價”
1.淡化考試分數
分數能反映學生的某些方面,但卻代表不了全部。因此,我們可以把只關注學生的“分數”轉變為關注學生學習的態度、情感、意志、興趣等方面,為學生創造持續發展的條件。如:在實際操作中,可采用等級制、星級制、評語制等方法,使評價更具廣泛性,增強學生的自我認識和自信。
2.學習項目多元
根據浙江省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實驗的要求,學校開展分階段組織“學業項目評價”。我們一改以往的書面測試,變為了“加油,星級少年”成長主題評價,倡導“人人過關,樂學善學,學力取向,習慣為重”基本原則。“加油,星級少年”成長主題評價是指每個學生都有一張奪星評價卡,評價內容涵蓋語文學科學習中的各個方面,如“全能拼音星”“準確識字星”“寫字小明星”“口語交際星”“超級閱讀星”“看圖寫話星”等。(如下表所示)
這樣的評價方式突出低年級語文學業評價中的“活動、能力、合作”三大要素,并指向核心要素——“還考試以學習功能,形成學習新常態”。
?。ǘ┳儭捌谀娲罂肌睘椤翱鞓酚螆@活動”
傳統的紙筆測試得出的是一個個冷冰冰的數字,而對于小學低段的學生而言,學業評價和期末考試應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需求出發。因此,設置一個游園式的形式,使孩子們喜聞樂見,樂于接受,這樣能緩解緊張的考試氣氛,改變根據一張試卷給孩子們下評論的方法。
我們以形式多樣的“游園考試”替代了“期末試卷”迅速在校園內興起。教室里桌椅倚墻擺放,組成一個圓形場地,墻壁上裝飾著五顏六色的氣球,教室變身游樂園,顯得溫馨、活潑。室內豎著醒目的指示牌,有拼音天地、漢字王國、誦讀達人、交際明星、識字能手、生活小行家等,每個關卡分別考查孩子們的拼音、句子、閱讀、表達、生活技能等。每個學生手拿游園奪星卡入園,順利過一道關,憑借表現的優良就能在游園奪星卡上獲得一至五顆不等的小紅星。參加考試的小學生滿臉驚喜,積極排隊待考。通過這樣的改革,讓老師和孩子們都能夠更加關注學習的過程、學習的方法,以及關注學習和參與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這樣考查的面更加放寬了,考查的形式更加靈活了。
這種快樂游園式的考試消除低年級學生對考試的緊張情緒,也讓他們全方面地得到鍛煉,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心,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做最好的自己,更是對老師教育教學觀念的一種更新。
?。ㄈ┳儭耙豢颊撚⑿邸睘椤岸鄻踊u價”
為了避免傳統考試一考定音,造成學生單純注重課本知識的弊病,學校針對低年級學生的語文學業評價采用內容分類、考試分項的形式進行,學生日常的作業、課堂表現、單元過關成績均占有相應分值。從評價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到觀察學生的日常行為、分析學生的語文學習的作業等,關注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關注學生的創新能力,考查學生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評價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等。多花樣、多渠道、全面地評價學生,鼓勵學生愛學、樂學、會學。 1.重視對每一節課的評價
對低年級學生來說,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意志、學習方法、學習成效在語文課堂上都有集中的反映。因此,要重視對學生上課情況的評價。一課一次的評價,對學生都是一次促動。比如有的學生上課開動腦筋,積極舉手發言,得了紅星獎章,其他學生就會以他做榜樣,也積極爭取發言;有的學生讀、寫姿勢正確,得了紅星獎章,其他學生就會不斷糾正自己的讀、寫姿勢,來個比學趕幫超。久而久之,班級的學習氛圍越來越好。
2.重視對每一次活動的評價
低年級語文取消了單元、期中、期末的測試,即使有一些檢測,也與過去意義上的檢測不同。有些是專題式的,如詩歌朗誦會、故事會;有些是游園式的,讓學生做一做、玩一玩、猜一猜;有些是競賽式的,如爭當識字大王、故事大王、朗讀大王等。每一次活動都對學生做出一次評價,老師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以真誠的表揚鼓勵學生,讓每個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獲得成功的喜悅。
3.重視“無劣”評價,多“縱向”少“橫向”
“無劣評價”就是要注重學生的生理發育和知識發展過程及特點,根據學生的個性,培養他們的語文能力。教學中,針對學生中出現的不均衡現象,應視為潛能發揮的差異。教師通過多方面的啟迪、鼓勵,促進他們的提高。
“縱向”比較,是指讓學生將自己前階段的學習情況與現階段的學習情況進行比較;“橫向”比較是指同學與同學之間的比較。多“縱向”,少“橫向”的比較,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前后變化的對比,感受到自己的點滴進步,體驗到成功帶來的愉悅,進而樹立學習的信心。
?。ㄋ模┳儭皢我恢黧w評價”為“多元主體評價”
由于低年級語文學業評價上考試“功能”的淡化,打破了單純的“師考生”的模式,增進了教師、學生、家長間的溝通和交流,擴展了對學生的學習情趣、學習過程、技能技巧、情感體驗、個性修養等內容的評價。教師單獨評價學生的方法是不全面的,應鼓勵學生本人、同學、家長等參與到評價中,將評價變為多主體共同參與的活動。
1.重視學生自我評價
在低年級的書寫練習完成以后,我們都讓學生為自己的書寫評價,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書寫情況獎勵自己1到5顆數量不等的五角星。課文學完以后,能夠有感情朗讀的,在課題旁邊打上五角星等等。這樣,讓學生關注自己的學習狀態,看到不足,促進他們更好地發展。
2.發揮同學間相互評價
同學間開展的相互評價,有利于引導學生傾聽他人發言,虛心向他人學習的良好習慣和積極參與的意識。在平時的語文課堂中,當一個學生讀課文后,可以讓其他學生發表評價意見,如果別人讀得好,可以學著他的樣子讀一讀。班級內的競賽活動,可以由參賽以外的學生當評委。學生通過親身參與對學習過程、結果的評價和對同學學習活動的評價,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了學生評價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他們在相互欣賞中正確地看待自己,取長補短,由此產生進步的動力。
3.倡導家長參與評價
每學期的家長開放日,我校讓家長走進課堂,了解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期末“奪星游園”活動,邀請了一群特殊的“考官”——家長,參與評價。他們在認真學習學校的評價細則之后,給每一個孩子做出了合理、客觀的評價。這個過程讓家長更親近自己的孩子,使評價也變得更加人性化;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方式,讓家長更多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以及學校對學生提出的要求,從而幫助、督促孩子的學習,使家長成為繼學校教育之外的另一教育資源。
?。ㄎ澹┳儭敖K結性甄別”為“過程與結果兼顧”
實施低年級語文學業游園式評價還須同時健全語文學科過程性評價?!翱鞓酚螆@評價”其形式、內容雖然更綜合多元,更貼近學生心理,但是對學生的學業評價相對還是比較模糊,不能科學系統全面地評價學生一學期的學習情況。所以它必須以“過程評價清晰化”作背景,以扎實有效的過程性評價為基礎。我校在全面推進低段評價改革的過程中,非常注重引導學?!斑^程性評價”與“快樂游園評價”雙軌并進,對過程性評價也要有深入具體的規劃,讓過程性評價也清晰化、科學化。具體來說,我們把對學生態度情感、知識和技能的評價分散到每個課時,有過程性的記錄,有階段性的闖關,還有不同方面的展示;語文過程性評價主要包括平時語文作業的評價、語文學習明星的評比、專項技能評價(拼音過關、朗讀比賽等)以及語文學科關鍵能力評價等方面。而綜合性評價則以跨學科整合的“游園考試”為主要方式。兩者相輔相成,互為補充。
三、“五變式”學業評價改革的思考
我認為,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五變式”成功體驗評價還應堅守如下幾個原則:
?。ㄒ唬┤嫘?
要構建對學生進行各類語文能力水平測試相對完整的評價指標體系,如等級制、“五星”制等。根據各類評價指標體系,從多方面、多渠道全面收集評價信息,將平時課程中的作為與表現、技巧技能操作,各類競賽成績有機結合。根據個人自評、小組互評、家長輔評、教師總評,匯集評價信息,正確地進行分析與詮釋,得出最全面公正的評價。
?。ǘ┌l展性
低年級學生處于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中,評價要為學生確定個體化的發展性目標。它應該考慮學生的過去,重視學生的現在,更著眼于學生的未來,所追求的不是給學生下一個精確的結論,而要更多地體現對學生的關注和關懷。
?。ㄈ┤の缎?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方式上力求靈活、多樣,采用表演、競賽、實踐、活動等,既可操作性的,又更能展示學生多方面知識才能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在具體的學習活動中得到評價;內容上力求多元化、趣味性;結果上力求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這樣,寓教于樂,才能讓他們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ㄋ模┯行?
低年級學生評價能力低,受暗示性強,評價難度大。因而評價設計要針對低年級學生特點,設計合理、簡單易行,便于老師開展工作,不要為評價而評價。同時,在評價的過程與結果中,允許學生對評價的過程與結果提出自己的見解,也可以讓學生對自己評價的結果未達到自己的要求與認同的同時提出“二次評價”,既使教師加深對學生的全面了解,又能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長處與短處,獲得更深刻的自我認識。
?。ㄎ澹┘钚?
評價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成長,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希望。教師在評價過程中要采取少批評多激勵,引導學生找出差距,發揮自己的優點和長處,能自我解剖自己,正確對待自己存在的不足方面。教師在對學生適時給予定性定量的鼓勵和表揚外,更主要的是要善于尋找學生閃光點,讓學生進一步樹立“我能行”的信心與決心——“別人能行我也行,別人不行我爭行?!?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蔽倚L岢龅男W低年級語文“五變式”體驗評價在推進教學評價改革方面已經跨出了堅實的步伐,但我們深知這是一條漫長且艱辛的前行路。為了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深度發展,我們將繼續走在探索的道路上,力爭逐步完善低年級語文學業評價的構建體系,使學生更全面健康地發展。
?。ň庉嫞宏愥?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20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