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在情境體驗中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情境教學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具有獨特的作用。通過創設各種生動、具體、形象的語言環境,為學生的主動參與、主動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情境課程就是要全面激活兒童的生命能量,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全面和諧發展。
  【關鍵詞】情境體驗;語文素養;和諧發展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新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要注重情感的體驗,形成良好的語感,并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培養獨立閱讀的能力。而情境教學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豐富學生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具有獨特的作用。怎樣在情境體驗中提升高年級小學閱讀能力?經過一年來的實踐研究,收獲頗多。
  一、模擬演練,在情境中催生表達
  《新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在閱讀教學中,適當地創造一些與教學目標有關的教學情境,在情境中去發展語言能力,提升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是一種確實可行的方式。
  教學《綠色千島湖》的第3至7自然段時,我讓學生們充當導游,帶著大家到千島湖上,一個島一個島地觀賞,并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一個島嶼創造性地寫出導游詞,多方面培養了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我們一起來看看學生們精彩的導游詞:
  我是猴島的導游—僧,猴島可是千島湖的“花果山”,這里是我那大徒弟出家之前的極樂世界,島上樹種繁多,是眾猴孫的棲居寶地,島上的猴子精靈古怪,調皮貪吃,你給它們什么食物,它們都會來者不拒。瞧—那位就是我的大徒      弟—齊天大圣,它身材魁梧,尾巴高翹,在爭奪王位的時候,把另一辦公猴打得落荒而逃,從此穩坐“花果山”的第一寶座。他們熱情好客,和游人和睦相處,大家趕緊去和他們一起交朋友吧!
  學生們通過這樣的情境創設,積極參與課堂,在閱讀中提升,在表達中走進課文所描述的情境,并有所創造,發展了思維能力,激發了想象力。
  二、解說圖片,在情境中浸潤情感
  借助圖畫再現情境,能將課文語言文字內容具體化、形象化,再現課文情境。借助圖畫再現情境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感性知識,培養觀察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在教學《鳥兒的偵察報告》時,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完全沒有問題,難的是怎樣讓學生與作者產生共鳴。為了讓學生對鳥類生存環境產生真切的擔憂,我插入了幾張圖片,復習了幾句古詩:
  師:請看多媒體,讓我們穿越時空,重溫那鳥語花香的靈秀時光吧!
  圖片1解說:看,這群可愛的精靈,每天早早起床,為我們唱響美好一天的第一個音符,讀——
  生: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圖片2解說:看,它們熱鬧了整個春天,溫暖了多少人的目光,讀——
  生: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春燕啄春泥……
  師:由于環境的破壞,這一幅幅絕美的景致正慢慢變得模 糊,看,誰來讀——
  師:孩子們,此刻,你的心情怎樣?
  生:難過、悲傷、憤怒、痛惜
  師:作者的心情和你們一樣,帶著這樣的感情再來讀這兩個自然段。
  生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
  借助圖畫再現課文情境,借助圖畫補充情感空白,可以把課文內容具體化、形象化,收到“一圖勝千言”的效果。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習語言,學習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
  三、聯系生活,在情境中啟發聯想
  新課標明確地指出,“改變課程內容繁、難、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因此構建生活的課堂,放飛學生的心靈,并使之穿梭于生活世界和理性世界之間,是對教師的課堂藝術的時代要求。
  教學詩歌《微笑》第4、5小節時,我讓孩子們聯系生活場景,把每一句凝練的詩句還原出一幅幅具體的生活故事。
  師:詩是高度凝練的文學,這兩個小節的每一句詩中都隱藏著一個生活中的小故事,你能把它們講出來嗎?
 ?。ㄓ辛怂?,家庭充滿溫馨)
  生:有一次,爸爸媽媽吵架了,好幾天都不言不語,家長的氣氛十分沉悶,那天下午,爸爸下班回來了,媽媽微笑地問候了一聲:“你回來了!”他們終于重歸于好了。
 ?。ㄓ辛怂?,生意興隆榮耀)
  生:跟媽媽去菜市場買菜,賣菜的阿姨每次都滿臉笑容地 問:“來買菜呀!今天吃什么菜呀?”我們就不由自主地向她走去了。
 ?。ㄋ鼓吧卟辉倌吧?
  ……
  師:把這一個個微笑的生活故事帶到詩中,去體會微笑的作用吧!
  把教材中所寫的生活與學生的生活,通過創設情境溝通起來,打開學生的生活庫藏,強化他們的體驗,以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聯系生活實際展現情境既給學生“導流”,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給學生“開源”,促進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四、真切體驗,在情境中理解感受
  為了使教學情境真切地再現在學生面前,教師可指導學生如同演戲那樣扮演課文中的角色,讓學生站在該角色的立場上深入課文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學生的心理位置換成了課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這樣不僅能將教材內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時還能很快地進行理解。
  教學《釣魚的啟示》時,可以創設這樣的情境——
  師:同學們,假如你是一位釣魚愛好者,在釣翻車魚的時候里,你用了兩個多小時,很容易地釣到了一條大鱸魚,你的心情會怎樣?
  教學第11自然段時,先讓學生找出把魚放進水里的動作的詞語,學生找出了“閉上、吸、睜開、彎下、摘下來、捧起、放入”,我讓學生站起來,大家一起做做這幾個動作:閉上(眼睛)、吸(氣)、睜開(眼睛)、彎下(腰)、摘下(魚鉤)、捧起(書)、放入(書)。
  學生通過熱烈的討論,得出了原因:因為詹姆斯是一位釣魚愛好者,他足足花了兩個多小時才釣到了這條魚,是一條他從來都不可能釣到的大魚,并且是條大鱸魚,關鍵還在于當時除了自己與父親,沒有一個人知道。
  師:是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把魚放回水里,對你來說實在太難了,請我們走進人物真實的內心世界去感受其中的無奈與悲哀吧!
  通過這樣的情境創設,文中的“事”好像是自己做的,文中的“話”也就是自己說的。扮演得越真就越感到親切,越感到愉快,就越感到學習的輕松。教學中用得最多的是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像教學拓展閱讀課文《諾言》,還有要求再高點的是改編課本劇,比如《一枚金幣》《西門豹治鄴》等。
  總之,通過創設各種生動、具體、形象的語言環境,拉近學生語言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距離,為學生的主動參與、主動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在情境的熏陶作用下,憑借感情的紐帶作用,情感與生命的沖動、感受、體驗、人格等有機地聯系在一起,人的內心獲得極大的喜悅。情境課程就是要全面激活兒童的生命能量,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全面和諧發展。這是情境教學的作用,也是它獨特的優勢所在。
  作者簡介:劉月紅,女,1975年生,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
 ?。ň庉嫞糊堎t東)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208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