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初中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是學生打好基礎的關鍵時期,同時,由于現實社會的發展需求,英語課程的學習必不可少。研究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對進一步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深入推進新一輪課程改革具有主要作用。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學生;創新能力
引言:當前對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不少教師普遍感到困惑,即便是學習了一些教學理論,卻也解決不了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有些教師讀了一些先進教師的經驗材料,聽了較為優秀的課程,確總是認為經驗方法雖然好,但具體情況仍需要具體分析,別的優秀經驗并不適用于本班,感慨于教學原理、理論體系的不嚴謹,尚未建立嚴密的、科學的教學體系,另一方面,即便有較為豐富的教學理論,卻與教學實際聯系不夠密切,不能以理論的高度闡述教學實際中迫切需要的問題,無法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和教師都迫切希望將有更多的相關研究解決切實問題。
1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傳統觀念難轉變,“師道尊嚴”思想根深蒂固,認為教師是無所不知的,認為教學本身就是教師的事情,教師扮演的角色是傳授知識,是專門用來管理學生的,以及受到“應試教育”觀念禁錮,以及“考試”“優秀率”“升學率”為指揮的影響,將教學活動簡單的理解為教師的主動和學生的被動學;另一方面是對這種傳統觀念予以排除和否定,認為時代進步了,應該對傳統課堂教學全盤否認,學習西方的課堂教學模式。對于課堂教學創新存在誤區,認為將課堂搞的熱熱鬧鬧就是活躍氣氛,問題貫穿整個課堂就是增加交流,甚至以為多增加興趣課就是素質教育,這種片面的理解未能考慮到課堂教學實際,學生的差異以及現實的學習情況,表面上是創新,實質卻未取得長久的效果。這兩種教學觀念的兩極分化都是對于課堂教學觀念創新的理解不透徹,不利于課堂教學觀念的優化和創新。
2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
2.1提升課堂教學目標
以學生為本,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目標創新始終要以學生為本,以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為重要支撐點,教師精心設計教學是因為課堂教學中主體作用的發揮是通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實現,教師應該恰當地確定教學目標,選擇和設計教學方法。在創新型的教學目標指導下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對教學要做到收放自如,既啟發學生自由大膽的發現問題,探究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鍛煉與展示學生自身的創新思想和創造性能力,鼓勵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積極主動展示自我,讓學生奇異、獨特的創新思想,敢于根據自己的思想去創造。
2.2教材內容的創新
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實現教材內容的創新:(1)重組整合教材內容,使其更符合教學實際,按照教學目標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取舍,補充復合社會發展和最新相關知識。(2)設置情境教學:對教材中一些難以理解的抽象知識,可通過設置一定的情境或介紹相關背景知識,降低理解難度。教師可通過適當取舍,選擇學生感興趣,與他們生活圈密切相關的素材。通過設置開放性問題情境,將知識學習放在學生特定的生活背景中。選取典型的生活案例,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場景中感受知識的魅力,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并使學生進入最佳心理狀態。(3)教學內容過程化:教師在傳授課程內容時,盡量將教學內容過程化,注重對知識產生、發展、應用過程的介紹,注重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調查、研究等逐步去探究問題的結果,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滲透,促進學習過程成為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相統一。
2.3豐富課堂教學方法
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為例:隨著現代網絡技術的發展,以新型信息傳遞方式主導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它具有能力強、質量好、效率高等優越性。以多媒體計算機教學技術為例,能夠儲存和傳遞聲音、文字、圖形、圖標、動畫等,形成交互式學習環境,可以做到圖文并茂、動靜結合、聲情融合、視聽并用的效果,提高效率。例如在學習課堂culture relics這一課程時,對于大多數的初中生來說很難想象出全國、全世界名勝古跡的壯觀與神奇,教師可以結合教材與網絡視頻資料,利用flash制作不同風景,學生寄學于情境,而此時教師在旁的輔助講解遠比一直滔滔不絕的講課效果更好,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在輕松有趣的學習過程中得到鍛煉與培養,留下印象深刻,且通過利用多媒體收集與教學相關的各種影視資料,在課中進行播放,既開闊學生文化視野又提高文學修養。例如,學習課文,威尼斯商人課文時,先組織學生觀看相關電影,運用電視電影進行英語教學,既加大英語知識,又產生形象、生動的藝術效果,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提高了課堂效率。教師由課堂知識灌輸者轉變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學習情境的創設者、學生活動過程中的指導者。
3結束語
總的來說,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創新始終要緊緊圍繞“以學生為本”的核心思想,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以“科學與人文教育的融合”為手段,整和創新發展的教學理念、通過多樣靈活的教學方法、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科學合理的教學組織形式,將這些方面內容和元素緊密結合,優化調配,實現課堂教學的和諧,促進師生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丹楓.對初中英語教學方式的思考[J].學周刊.2012(03).
[2].賴輝.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現狀分析及高效課堂的構建[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3(0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22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