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服裝產業建立共享工廠平臺的必要性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制造業共享經濟是國家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對象。文章從服裝產業整體發展趨勢的宏觀層面、石獅服裝產業特點的中觀層面和石獅服裝企業生產的微觀層面深刻論證了石獅服裝產業建立共享工廠平臺的必要性。指出服裝產業的三大趨勢、石獅服裝業的三大特點和企業生產面臨的四大問題均要求石獅服裝產業建立共享工廠模式。共享工廠模式能更好地適應服裝產業的發展趨勢和石獅服裝產業的典型特點,并能解決石獅服裝業企業生產面臨的生產成本高、庫存高、廠房設備閑置嚴重、環保問題突出等問題。
[關鍵詞] 石獅;服裝產業;共享工廠;智能制造
[中圖分類號] F426.8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9)06-0028-03
一、共享工廠含義
共享工廠是指以互聯網平臺為基礎,以高端智能設備、人才、技術服務等的共享為特征,圍繞生產過程各個環節,整合高端制造資源和制造能力,以實現資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并最終實現制造業的降本提質增效的新型經濟形態[1]。[2]共享工廠主要有三種模式:服務型共享工廠平臺、眾創型共享工廠平臺和中介型共享工廠平臺。
共享經濟作為“互聯網+制造”創新業態,成為國家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對象。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共享經濟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1]。
在服裝產業整體發展趨勢的宏觀層面、石獅服裝產業特點的中觀層面和企業生產的微觀層面,石獅服裝產業均存在建立共享工廠平臺的必要性。
二、服裝產業發展趨勢要求建立共享工廠平臺
?。ㄒ唬┓b產業轉移至東南亞勢不可擋
中國制造業曾被稱為“世界工廠”,其中服裝產業在世界市場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的代表,中國服裝產業的輝煌歷史得益于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及豐富的資源。但現在傳統競爭優勢正在逐步消失,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消退,產業工人工資急速提高,企業人力成本負擔沉重,從整體上拉低了服裝產業的利潤率。而東南亞一些新興國家勞動密集型產業開始崛起,它們擁有低廉的勞動力,服裝產業外遷到東南亞國家勢不可擋,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服裝產業整體都會轉移至東南亞。東南亞國家有勞動力成本低廉的比較優勢,這樣的優勢適合低端紡織服裝的生產。如果我們建立起自己的比較優勢,進行服裝產業的供給側改革,建立共享工廠模式,那么我們就可以把中高端紡織服裝的生產留在中國。所以進行產業轉型升級,建立共享工廠,以建立起柔性化生產的核心競爭優勢是石獅服裝產業的必然選擇。
?。ǘ┓b產業個性化定制的需求正逐步崛起
服裝產業傳統模式為M2B2C(從制造商到銷售商到消費者),這樣的模式決定了傳統服裝生產方式以大批量生產為主。大批量生產有著明顯的規模經濟優勢,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但大規模的加工和生產,生產周期長,交貨慢,缺乏快速反應能力。如今人們的時尚品位逐步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品質及與眾不同的個性,撞裳是不可接受的。個性化定制的浪潮正在拍岸而來,個性定制正在顛覆千篇一律的同質化產品,推動整個服裝產業生產方式的變革。預計到2020年我國定制服裝市場規模將達到2000億元。大數據、智能制造、3D試衣等技術的進步,將進一步推動個性化定制的普及。由消費者主導的個性化定制對服裝的品質和交期都有嚴格的要求,企業應對“小批量多批次多品種”作出快速響應,如果仍堅持傳統大批量生產,企業必將被淘汰出局。但小微服裝企業由于自身實力的限制難以具備柔性化生產能力,無法做到小批量多品種快速生產。集中優勢資源建立共享工廠平臺可應對服裝產業個性化定制的趨勢,有能力實現社會化的柔性生產。
?。ㄈ┓b產業智能制造疾風勁吹
傳統服裝產業加工方式落后,管理、效率、品質得不到保證。即使拿到訂單,從訂單數據上傳到成衣出庫周期長,無法進行生產的智能調控。傳統落后生產方式和低端陳舊的設備正逐步被市場淘汰。如今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服裝產業的智能化正撲面而來。但許多普通的小微企業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智能化。許多設備制造公司群起炒作智能制造概念,整個市場魚龍混雜,遍地充斥智能控制系統、智能生產線等,可真正智能的不多。一些企業花費巨資購進的全智能設備,最后發現全無智能可言。而建立共享工廠平臺是適應服裝產業智能化趨勢的最佳模式。共享工廠平臺由專業團隊建設,購買專業的智能設備,依托先進的技術,建造和運營智能工廠和智能車間,實現生產全流程的智能控制。小微企業僅需花費少量的租賃成本即可共享真正的智能制造。
三、石獅服裝業的特點急需建立共享工廠平臺
?。ㄒ唬┢髽I規模小且數量多是石獅服裝業的典型特點
石獅是全國著名的服裝生產基地和集散中心,素有“有街無處不經商,鋪天蓋地萬式裝”的美譽[2]。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紡織服裝業成為石獅的支柱產業,更于2002年榮獲“中國服裝休閑名城”的稱號。石獅作為一個縣級市擁有3600多家紡織服裝企業,擁有完善的產業鏈和產業體系。但與鄰市晉江眾多知名服裝企業員工數動輒上萬相比,石獅絕大部分企業規模偏小,整體上以小微企業為主。企業規模小且數量多看似是石獅服裝業的劣勢,缺乏競爭力,但我們可以合理地利用這個“劣勢”,把劣勢轉化為優勢。企業規模小且數量多的特點恰恰為共享工廠平臺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行業基礎。第一,實力強大的大企業入駐共享工廠的意愿低,因為它們本身擁有大量優質資源和強大運營能力,建立共享工廠對大企業的意義不大。而小企業靈活性強但實力弱,無法斥巨資購買高端智能設備和柔性生產線,而服裝產業發展的趨勢是智能制造和柔性定制生產,小企業很難適應這樣的趨勢,它們需要抱團取暖。第二,企業數量多如牛毛且集中度高,這為共享工廠的建立提供了可能性和便利性。如果企業數量少,共享工廠的意義就很難體現出來??梢哉f,共享工廠模式為小微企業發展探索出了一條新路。 (二)名牌產品少,貼牌和代工生產多
石獅雖于早年榮獲“中國服裝休閑名城”的稱號,但如今已是“盛名之下,其實難符”。石獅服裝知名品牌少,僅有卡賓、金苑、大帝、木林森、富貴鳥等少數名牌,大量小微企業專注于做代工和貼牌生產,由于缺乏研發技術實力,不能享受知識產權,很多代工工廠長年累月只能獲得微薄利潤。經濟學著名的“微笑曲線”理論認為,研發和品牌營銷處于微笑曲線的兩端,可以帶來最多的附加值,而生產制造環節位于微笑曲線中間最底部,附加值最低。所以石獅服裝行業整體上比較缺乏競爭優勢。近兩年,很多長期在石獅服裝城從事服裝批發生意的銷售商卻打算把店門關了,因為許多服裝廠倒閉了。2013年前后石獅服裝企業共有7000多家,到2018年年底已經減半至3600多家,行業面臨洗牌。由于代工生產無利可圖,面對勞動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它們的倒閉在所難免。服裝小微企業要想浴火重生,必須向微笑曲線的兩端發力,向附加值高的研發、品牌營銷靠近。但僅靠小微企業自身實力,難以轉型發展,長此以往必是整個行業的凋敝。而共享工廠模式能解決石獅服裝業的痛點。在共享工廠中,小企業共享高端智能設備,共享人才,共享技術服務等,極大降低了小企業的生產運營成本,極大提高了轉型發展和研發創新的能力,小微企業可以專注并發揮各自的核心優勢,把主要精力放在品牌建設和營銷方面,打出自己的品牌知名度。
(三)高端人才缺乏,產業工人流失率高
人才緊缺是石獅服裝業面臨的最緊迫的問題。傳統服裝制造業作為一個低端行業,本身較難吸引到人才,而石獅服裝企業規模普遍偏小,且以代工和貼牌生產為主,這樣就更難吸引到人才,沒有人才也就很難進行研發設計和品牌營銷,所以不得不繼續代工生產。由于在人才引進上難以突破,大多小微企業會進入代工生產的惡性循環無法自拔:代工生產——微利——難以吸引人才——缺乏創新能力——繼續代工。很多企業主坦言:缺乏人才與企業實力弱有關,也跟人才本身愿意聚集到大城市有關。如同樣一個人才,廈門企業開10000元薪資,石獅企業開12000元薪資,可能他還是會選擇廈門。石獅市在人才引進上也推出了不少舉措,如出臺了新市民積分管理,新市民購房可享受12萬元補貼等。對引進的碩博士也有相應的補貼。目前石獅已建成院士(專家)工作站11家,其中,省級院士工作站4家、泉州級院士工作站7家、泉州級專家工作站4家。院士專家與企業開展技術攻關項目近30個,使企業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與日俱增[3]。這些舉措對人才的引進都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人才還是遠遠不夠,特別是熟練技工越來越難找,普通產業工人也是大量流失。從2016年至2018年間,石獅外來員工從30萬人降到15萬左右,流失了一半。
嚴峻的人才形勢迫切要求石獅服裝業建立共享工廠模式。第一,共享工廠能使低端傳統服裝制造業轉型為高端智能產業,這樣人才就有了用武之地,還可以得到更高的報酬。第二,共享工廠簽約的設計師和工藝師等,身在外地的情況下同樣可以研發設計。第三,在共享工廠中,人才團隊是自由身,它們與共享工廠平臺不屬于雇傭關系。比如熟練技工可以根據自己的技術等級,自報身價,領取項目。一個企業拿到訂單后,可以在共享工廠迅速找到各個環節的工匠,企業和工匠之間自由雙向選擇,各司其職。這樣的工作方式和工作關系顯然更能吸引到人才。
四、企業生產層面呼喚建立共享工廠平臺
?。ㄒ唬┥a成本攀升
1.人力成本攀升。石獅服裝產業集群的發展之所以具有先行優勢,在于早期人口紅利帶來了極其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如今中國進入老齡化時代,人口紅利一去不復返。在勞動力市場上,工人的供給越來越少,技工更是稀缺,在勞動需求大于勞動供給的情況下,勞動力價格的上升成為必然。眾多企業背負著沉重的人力成本負擔步履維艱。
2.物流成本較高。石獅電商發展指數居全國百強縣第三,越來越多的石獅服裝企業開始與1688淘工廠對接,并建立了青創城國際網批中心。所有這些都意味著物流成本在總成本中占比將越來越高。全國物流行業的發展從整體上降低了物流成本,物流效率也逐步提高。但石獅作為縣級市與一二線大城市相比,物流成本高出不少。
3.服裝高端設備價格高,研發成本高。身處石獅服裝產業的企業們,并不是看不懂服裝產業的發展趨勢,也并不是不想向智能制造轉型升級。實在是智能柔性設備的價格太高、研發的投入成本太高讓它們望而卻步。極少數資金實力強的企業投入億元研發新型保健面料,為自己的產品拓寬了銷路,突破了低端加工制造的瓶頸。大多數企業只能繼續傳統生產方式。
此外紡織服裝的原料成本也在上升,致使企業本來就微博的利潤一再壓縮。雖然政府出臺了一些惠企政策并設置專項惠企資金,無奈僧多粥少,收效甚微。而共享工廠模式能在較大程度上降低企業的成本,由于高端智能柔性設備、技術服務、人才團隊等都可以共享,企業只需支付租金和勞務報酬,其成本會極大地降低。
?。ǘ齑娓?
截至2018年年底,泉州鞋服業庫存超過100億元。傳統大規模大批量生產必產生庫存問題,因為生產的柔性能力不夠,企業的產能無法根據市場的實際需求變化彈性釋放。產品生產出來后,才發現銷售情況不好,市場需求不振,產品只能降價銷售或存于倉庫。傳統管理方式中對高庫存也有一些應對方法,比如生產商會讓經銷商預下單,給予他們下單壓力以形成后期銷售商推貨的動力。這樣可能只是把生產商的庫存轉移給銷售商,效果不大。還有一些廠商會預先生產出幾款測銷售數據,測完數據再調整生產,減少庫存風險。還可以依靠大力發展電商去庫存。這些方法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庫存問題,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庫存實際問題。而企業的柔性生產能力成為解決庫存的關鍵。柔性生產是指生產線可以小批量多批次快速生產,可以在多種產品的生產之間任意切換。石獅很多服裝企業已接入1688淘工廠平臺,這個平臺對于生產商來說是很好的銷售渠道,因為打通了中間環節,直接接受客戶或設計師的個性化定制要求。定制時代要求成衣交期快、品質高。建立共享工廠模式,讓企業共享高端柔性化生產,共享工廠的柔性化生產是應對定制化時代的最好方式,能從根本上解決庫存問題。 (三)廠房、設備閑置較嚴重
石獅紡織服裝產業聯盟網站所展示的閑置廠房統計表顯示,很多企業存在大量的廠房、機器設備及宿舍樓的閑置。大量閑置一方面是由于整個服裝市場需求萎縮、訂單不足導致,另一方面是由于石獅紡織服裝企業設備和技術更新換代緩慢、產業轉型升級緩慢等供給側原因導致。當然閑置的主要是低端產能,高端產能從總體看還是非常缺乏的。產能的大量閑置如何解決呢?通過供給側改革提高競爭力和拿單能力即可解決,訂單多了,設備的閑置自然就少了。如何進行供給側的轉型升級呢?需要依靠石獅服裝產業抱團取暖,建立共享工廠平臺。共享工廠收購入駐企業閑置的廠房和高端設備,加速低端設備的折舊,此外共享工廠建造智能工廠智能車間,以供入駐企業共享。供給側的極大改進會使訂單自動找上門來,企業的利潤率也會極大提高。所以共享工廠模式能極大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能解決石獅服裝產業產能過剩和訂單不足的問題,能促進石獅傳統服裝業的轉型升級。
?。ㄋ模┥a過程環保問題突出
傳統紡織服裝行業是一個高污染行業,全球20%的廢水、10%的碳排放量來自紡織服裝業。這只是直接的污染物的排放量,還有一些間接的污染,盡管紡織服裝行業只使用世界耕地的3%,但棉花種植所使用的農藥和殺蟲劑分別占總量的11%和24%。UNECE分析師Birgit Lia Altmann曾說過:為了生產出一條牛仔褲,需要耗費1萬升以上的水,這等同于一個人10年的飲用水量!除此之外,紡織服裝業還被認定為是造成世界海洋塑料污染的罪魁禍首。為解決環保問題,單靠企業是無法做到的,需要依靠全社會的力量。就石獅服裝產業來說,建立綠色智能共享工廠可以較好地解決環保問題,可參照山東印染業共享工廠體系建立。印染業是污染大戶,山東斥巨資建立智能化、綠色化的共享工廠,可節約用水70%、蒸汽58%、用電45%,并減少污水排放68%,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都十分顯著[4]。實踐證明,共享工廠模式對于應對紡織服裝業環保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國家信息中心.中國制造業產能共享發展年度報告(2018)[R].2018-2.
[2]謝立任.石獅:服裝經營的黃金地[J].紡織信息周刊,2005,7(12):14.
[3]周進文.石獅院士(專家)工作站建設跑出“加速度”[N].石獅日報,2018-06-08(05).
[4]任萍.山東構建印染區域性共享工廠體系[N].中國紡織報,2018-04-19(02).
[責任編輯:王鳳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33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