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浙江省紡織服裝產業國際競爭力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基于國際貿易理論,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對浙江省紡織服裝業的國際競爭力進行了測算。通過研究發現:從測度上來看,浙江省紡織服裝產業中等偏上的國際競爭力水平,但隨著原料價格、人工成本不斷上升,企業利潤空間正在不斷被壓縮,傳統的以價格作為核心競爭力的模式在當前的國際競爭中已很難占據優勢地位,轉型升級刻不容緩?;诋斍暗陌l展現狀,從三方面對浙江紡織服裝產業發揮自身優勢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紡織服裝產業;國際競爭力;波特鉆石模型;競爭力指數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3.001
   隨著東南亞、南亞紡織服裝產業的崛起以及“一帶一路”政策的再加持,經濟新常態下,紡織服裝產業作為我國出口的傳統產業,機遇與挑戰并存。而浙江省作為我國紡織服裝的生產大省和出口大省,擁有悠久的紡織品服裝發展歷史。因此,以浙江省為例,研究和測算紡織服裝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具有典型代表意義。本文將從定性和定量的視角分析浙江紡織服裝產業的競爭力,定性分析的邏輯思路采用波特的鉆石模型分析框架,而定量分析主要采用顯性比較優勢(RCA)、國際市場占有率(MS)、出口優勢變差指數(Ei)這三項指標,旨在全面研究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水平和影響因素,并最終提出相應對策。本文的研究不僅有助于認識浙江紡織服裝產業的能力和潛力,而且對中國未來進一步融入多變、復雜的世界貿易市場具有深遠的影響。
  1 浙江紡織服裝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影響因素分析
  本節運用波特鉆石模型對六大影響要素進行詳細闡述,探究浙江省紡織服裝產業的出口現狀及競爭力影響因素。
  1.1 生產要素分析
  1.1.1 自然資源
  浙江省地處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活力顯著。同時,浙江省天然港灣眾多,海運和河運都很發達。沿海港口主要包括舟山港、溫州港、寧波港和嘉興港,內河港口主要有杭州港和湖州港。這些優良港口為浙江企業開展海外交往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此外,浙江省的外向型經濟發達,與歐盟、美國、東盟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均有貿易來往,其中,2018年浙江省紡織服裝行業在2017年巨大的基數上繼續實現增長,進出口增速居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山東、福建等沿海主要外貿省份之首。
  1.1.2 勞動力資源
  浙江省服裝紡織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僅服裝行業來說,就業人數從2016年的51680人擴大到2017年的62502人,該行業的就業規模在不斷擴大。但是我們也可以發現,截至2017年底浙江省108所高等學校中僅有一所專門培育紡織服裝產業的技術技能人才(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因此可見從業人員的基本素質不高。
  1.2 需求狀況分析
  從整體上看,浙江紡織服裝品的國內銷售狀況良好,自2012年到2017年以來整體銷售水平保持穩健增長態勢。而從出口情況來看,紡織服裝業的國際競爭力也一直處于較強的位置,紡織服裝行業無疑是浙江省經濟發展的一大主力行業。
  同時,省內擁有許多大型的專業化紡織服裝市場,對促進當地紡織服裝業的發展,有效地擴大了區域產業規模。同時,也吸納著眾多海外采購商來到浙江進行產品采購。
  一般來講,加工貿易主要是最基礎的成衣制造、貼牌生產,處于全球產業價值鏈的最低端;而加工貿易則有所不同,它對市場變化的反應能力、應變能力、開發市場與占有市場的能力都比較強,主要包括了原材料的開發與產品設計。從下表數據可知,浙江省紡織服裝企業貿易方式逐漸在進行良性改善。
  從消費者的成熟度上來說,內行而挑剔的客戶是浙江省紡織服裝企業不斷進行研發及創新的動力來源。浙江省經濟發達,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及成熟度高,形成了一批內行而挑剔的客戶,這也進一步給到紡織服裝企業壓力,促使他們加快創新發展的步伐。
  1.3 相關及支持產業分析
  1.3.1 原料
  根據浙江省提供的天然纖維數量來看,除蠶蛹相對充足外,其他纖維如棉、麻、毛等均不能滿足現有生產能力。因此,原料資源相對短缺,優勢不足。與此同時,受土地、勞動力成本等因素制約,尤其是2016年到2017年,浙江省桑園面積持續減少且蠶??偖a量有一個急劇下降,從而導致自身供需不平衡,需要向外進口紡織所需的原料。
  1.3.2 紡織機械產業
  紡織機械生產的技術含量能夠反映紡織服裝行業的技術創新水平。據杭州海關統計,2018年浙江省紡織機械整體進出口形勢向好,同比均出現較大幅度增長,說明我省紡織業在不斷推陳出新的同時,也非常重視機械設備的更新升級,主動學習國外先進技術以實現自身更好發展。
  1.3.3 紡織研究院
  省內設有專業的紡織測試研究院,為服裝紡織行業高質量地發展保駕護航。該院紡織服裝檢測能力名列全國前茅,下屬各機構實力強勁,具體如表4所示。
  1.3.4 行業協會
  浙江省紡織服裝業先后成立了寧波市服裝協會、海寧市皮革協會、溫州市服裝商會、溫州市鞋革協會、紹興市服裝協會、杭州市服裝協會、湖州市紡織協會、浙江省絲綢協會等相關行業協會。這些行業協會為浙江紡織服裝企業提供市場信息、維護行業市場秩序、規范出口秩序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1.4 企業結構及戰略分析
  從工業企業登記注冊的類型來看,浙江省民營企業占主導地位,企業規模相對較小,企業資產普遍較低,融資相對困難。而紡織企業作為浙江省企業中其中一支的主力軍,紡織企業若沒有足夠的資金去進行技術升級和產品更新,便會喪失持續發展的動力,不利于產業的良性發展。
  浙江省雖然以私營企業為主,單個企業的實力不強。但浙江省的產業集群效應卻十分明顯,如表4所示,浙江省擁有大量的集群化生產基地,不同區域分工不同,區塊化分工發展優勢產業,這些配套發展的諸多產業群為浙江紡織工業帶來了巨大的活力與動力。   1.5 同業競爭分析
  首先,浙江省的紡織出口產品至今還未完全擺脫數量型增長的模式,傳統的低價競爭仍然是企業競爭的主要方式。根據數據顯示,自2015-2017年以來,浙江省每年都會有近千家紡織服裝企業面臨虧損,這些企業大多是由于各種原料成本價格抬升,價格優勢不足以支撐其更好地占據市場份額,因而市場的略微波動便會對其產生巨大的影響。
  其次,據統計,2017年浙江省服裝紡織企業中民營企業占了約85%的比重,由于沒有統一的規劃政策出臺,民營企業長期在一種各自為政的狀態下發展,開發市場和對抗風險的能力相對較弱,主要還是依靠長期積累的優勢進行競爭,缺乏應變能力。
  除了浙江省省內各紡織企業內部的競爭,還面臨來自同行業其他省份企業的競爭。2017年,紡織品服裝的傳統出口大省,即排名前5位的浙江、江蘇、山東分別實現0.9%、7.4%、2.3%的增長,廣東、福建下降1.9%、5.1%,可以看出江蘇和山東的出口增速遠高于浙江省,顯示出了強大的市場發展潛力,成為了浙江省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1.6 政府及機遇分析
  浙江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浙江省響應商務部《關于開展規?;s化蠶桑示范基地建設推進繭絲綢產業提質增效的通知》,2018年度浙江省繭絲綢發展專項擬支持市、縣(市)主要包括嵊州市、淳安縣、湖州市、海寧市、桐鄉市、開化縣。浙江省政府通過合理的產業規劃,能夠更好地推進蠶絲綢產業的提質增量工作。
  同時,浙江省政府積極實施“2017-2020年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紡織制造業也納入浙江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范疇之內,為浙江省紡織服裝行業的發展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2 浙江省紡織服裝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指數測算
  基于波特鉆石模型的定性闡述,本節針對性地選取2012-2017年浙江省紡織服裝行業的相關數據,通過顯性比較優勢指數、市場占有率指數以及出口優勢變差指數的測算,進一步剖析浙江省紡織服裝行業的競爭力水平。
  3 提升浙江省紡織服裝行業競爭力的對策
  通過以上各項指標的實證以及定量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浙江省的紡織品服裝產業具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但在產品整體的附加值較低、專業人才緊缺、產業集群優勢作用不明顯等諸多因素限制下,企業利潤空間在不斷壓縮,我省紡織品服裝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在不斷趨弱,為盡快打破該產業目前所遇到的瓶頸,在分析以上影響因素的基礎上,提出了以下針對性的對策。
  3.1 以質取勝,實施品牌戰略,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
  我省紡織品服裝企業要想徹底擺脫目前缺乏出口競爭力的困境,就要提升產品的質量檔次,要打造自己的品牌。作為寧波紡織服裝轉型升級的排頭兵,浙江寧波雅戈爾集團正在越來越朝著紡織品服裝的高附加值方向發展,斥資7億元打造世界一流服裝智能工廠、投資百億重塑營銷渠道,實現了完美的轉型升級。因此,浙江省企業只有實現從注重出口的規模到注重出口產品的整體質量,實現從定牌、貼牌到創建自主品牌的轉變,從而打破現存發展困境,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
  3.2 加大研發投入,加強人才培養,促進產業升級
  政府應出臺各項政策措施扶持紡織服裝企業,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信息、人才、資金、科技等全方位服務。拓寬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改善融資環境,加強對企業科技創新研發的支持力度。紡織服裝企業在此助力下,應當加大自身技術研發投入,重視技術人才的培養,鼓勵人才培養創新能力,從根本上解決研發能力不足的問題。
  3.3 注重產業集群核心能力的提高,完善相關支持體系
  浙江省應鼓勵區域產業集聚,以建設特色工業園區、鄉鎮工業特色區和培育龍頭企業為主要手段,推動區域特色經濟向更高層次方向發展。浙江省以杭州、紹興、寧波、湖州、溫州和臺州為相應行業的區域發展中心,根據產業的先進性和未來市場的增長情況,將其劃分為不同的層次,優先支持和發展最具潛力的區域經濟中心。
  參考文獻
  [1]李容柔,徐姍.浙江承接離岸服務外包的國際競爭力評價與影響因素分析[J].生產力研究,2017(9):88-92.
  [2]楊金玲.我國紡織品服裝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實證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08,(9):88-95,120.
  [3]沈岳,嚴雪峰.基于“鉆石模型”的南通服裝產業發展分析[J].絲綢,2010,(11):59-61.
  [4]叢海彬.浙江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競爭力及發展研究[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08,21(6):44-47.
  [5]張佳鳴.福建省與廣東、浙江省出口競爭力比較研究[D].昆明:云南大學,2015.
  [6]卜涵.技術標準對中國紡織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影響——基于波特鉆石模型 [J].經濟研究導刊,2012,(31):192-194.
  [7]曹艷嬌.評析我國紡織業的國際競爭力——運用波特的“鉆石模型”理論[J].商場現代化,2011,(20):15-16.
  [8]張沛.碳關稅對中國紡織服裝產品出口競爭力影響研究[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1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91435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