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水芹發展現狀及栽培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水芹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水生蔬菜,在安徽省栽培歷史悠久,但在其生產過程中存在著管理粗放、品種退化、加工落后等問題。為了提高水芹的品質和產量,可以采取提高栽培技術水平,加強品種提純復壯與改良,發展優化水芹加工業和加強政府扶持推進產業化等措施,以促進水芹產業發展。
關鍵詞:安徽省;水芹;發展現狀;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11-0056-2
Abstract:Cress is a nutritious aquatic vegetable with a long history of cultivation in Anhui Province.However,problems such as extensive management,variety degradation,and backward processing are existed in the production of cres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res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ress industry,the following measures can be taken:(1)Improving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f cress;(2)Strengthening the purification,rejuven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varieties;(3)Developing and optimizingthe processing industry of cress;(4)Promoting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cress under government support.
Key words:Anhui Province; Cress; Development status; Cultivation technique
水芹(Oenanthe javanica(Bl.)DC.)為傘形花科水芹屬,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別名水英、楚葵、蜀芹、野芹菜等,原產中國與東南亞各國,在我國中部與南部栽培較多,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廣東、云南和貴州栽培面積較大。水芹莖與葉柄都可食用,含鐵量較高,偏堿性,與高纖維含量,具有補血、降血壓、中和尿酸及體內其它酸性物質以及促進腸運動等作用[1],是人們喜愛的一種保健蔬菜。
1 安徽水芹發展現狀
安徽水芹栽培歷史悠久,目前在沿江地區與沿淮地區栽培較多,主要在安慶、池州、蕪湖、合肥、蚌埠等地區。安徽水芹以桐城水芹、廬江水芹、蚌埠水芹為主,目前發展面積約3333.5hm2左右,以桐城水芹較為出名。
安徽水芹發展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栽培技術粗放,沒有按照有關栽培技術要點進行,如催芽、育苗、施肥與水位控制等隨意性較強。大部分以淺水傳統的栽培模式為主,設施栽培或無土栽培的較少;二是品種老化,傳統品種長期無性繁殖,沒有提純復壯,缺乏新品種引進或改良,產量與品質沒有有效改觀[2];三是加工落后,基本上以鮮食為主,包裝凈菜出售較少,加工成其它產品更少,附加值不高。
2 發展對策建議
2.1 推廣先進栽培技術,提高產量與品質
2.1.1 淺水栽培 土壤要求微酸性到中性,灌溉與排水條件要好,水深一般不超過20cm。選擇圓葉類型品種,莖粗1cm左右母莖催芽,切割直徑15cm,長度25~30cm左右扎成小捆,交叉整齊堆放在蔭涼處,每天澆水,芽長到2~3cm時排種,保持溝中有水,確保濕潤無水層,并施足基肥[3-4]。
2.1.2 深水栽培 田埂高1m左右,結實不漏水,水深一般65~80cm、選擇高桿能耐深水的尖葉類型品種,以植株留3片葉為宜。
2.1.3 大棚栽培 夏季采用遮陽網覆蓋栽培,品種選擇、催芽、排種與淺水栽培類似。一般畦寬15~20cm,畦溝寬25~30cm,深25~30cm,田內有圍溝和中溝略深于畦溝,圍溝、中溝、畦溝相通,確保排水通暢,一般在6月上旬到8月中旬排種。由于保護地栽培,用水少,葉柄容易變老,應及時觀察和采收,一般植株長到25~30cm可分批采收。
2.1.5 無土栽培 水芹無土栽培產量高、品質好,且不受季節限制,1年可生產6茬,周年生產、周年供應,因此,具有較大開發前景。選擇生長速度快、耐寒性耐熱性均強的品種,做好育苗盤、植株固定板、營養池、栽培槽、營養液循環系統等各項基礎設施。播種后每天噴2~4次水,以保持海綿及水芹種子濕潤,水中可適當添加磷酸二氫鉀,pH值適宜范圍為5.5~6.5,當水芹高40cm左右時采收[5]。在自然水體中也可以無土種植,在水面采用簡易設施、浮排以工程塑料為材料制成塑料網片,種植的水芹根系較長,當株高45~50cm時,便可以收割。
2.2 保護推廣傳統名優品種,充分發揮品種優勢
2.2.1 保護傳統品種 桐城水芹是安徽的特色品種,已有300多年栽培歷史。目前,桐城水芹種植面積達333.33hm2,產品遠銷上海、江蘇、浙江、江西等10多個省份。桐城水芹其優良品質得益于栽培地的獨特環境條件,芹田底層為砂石結構,上層是由河流沖積物沉積而成的沙壤泥,當地群眾稱之為“香灰泥”。這種“香灰泥”富含有機質和氮、磷、鉀等,其pH值6.5~7.0,水溫常年保持在15℃~17℃,采用1次定植5~6次采收的傳統栽培方法,不施肥,不打農藥,與其同類產品相比,具有“蘭香濃郁、脆嫩爽口、回味甘甜”等特色。
廬江高梗水芹是原產于安徽省廬江縣的尖葉水芹品種,分布在安徽省蕪湖繁昌、無為等市縣。羽狀復葉的頂部小葉片呈長卵形,株高70cm左右,莖粗1cm左右。莖水上部呈淡綠色,水下部呈白綠色至白色,葉柄基部和莖節略帶紅色。早中熟,生長勢較強,品質較好,產量較高[6]。
2.2.2 推廣名優品種 我國水芹的品種較多,按其小葉形態可分為圓葉和尖葉2類。圓葉類型即其組成羽狀復葉的小葉片呈卵圓形或闊卵形,其長度和寬度相近,或長略大于寬。尖葉類型即其小葉呈卵形或尖卵形,小葉片的長大于寬50%以上[6]。根據不同的栽培模式與地理條件選擇不同的品種,淺水及保護地潤濕栽培選用適合濕潤栽培且耐澇、耐高溫能力強的圓葉芹菜品種如宜興圓葉芹等,深水栽培可選耐水的尖葉品種如揚州長白芹等,無土栽培可選日本水芹等。目前皖芹1號、皖芹2號、皖芹3號是新選育品種,可示范推廣。
2.3 提高加工水平,增加水芹附加值
2.3.1 擴大凈菜的比重 目前水芹凈菜上市不多。為了補充春季水芹銷售淡季,做到周年供應,應擴大凈菜上市的比重。
2.3.2 拓展深加工渠道 目前市場上有芹菜袋泡茶、水芹醬菜、水芹罐頭等,政府在水芹深加工方面應加大項目支持,加強加工技術與新產品的研發力度,盡快開發有優質水芹深加工產品。
2.4 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水芹產業化 水芹生產地政府應該根據當地水芹生產實際,科學規劃水芹生產的發展,積極推進水芹合作社組織與加工企業上規模上水平,采取特殊政策優先扶持水芹生產,在投融資、技術培訓、基地建設、機械裝備、電商服務與品牌創建等方面加強支持。
參考文獻
[1]黃凱豐,時政,歐騰,等.水芹的營養保健成分分析[J].江蘇農業科學,2011,39(5)434-435
[2]李德明,蔡興來,周曼.文昌市東路鎮水芹生產基地調查報告[J].長江蔬菜,2014(18):73-74
[3]柯衛東,劉義滿,黃新芳.水生蔬菜安全生產技術指南[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2.
[4]葉元英,黃新芳,柯衛東.水芹栽培技術簡介[J].蔬菜,2008(11):34-35
[5]葉安華,周國林,金鳳美,等.水芹無土栽培技術[J].長江蔬菜,2016(8):25-27
[6]吳傳華,馮沛.水芹優質高效栽培技術探討[J].園藝與種苗,2016(12):28-31
?。ㄘ熅帲和趸矍纾?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34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