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甘南縣向日葵產業發展及栽培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近年來,隨著種植業結構調整,種植模式開始多樣化。玉米種植面積正逐漸減少。原產于美洲的向日葵自明代中后期傳入我國,在我國種植歷史悠久。甘南縣種植向日葵生態條件優越,陽光充足,降水集中,氣候特點適合向日葵生長發育。廣大農民有著向日葵傳統的種植、栽培習慣,甘南縣有“中國向日葵之鄉”的美譽。2018年全縣種植0.58萬畝,種植面積正逐年增加。
  向日葵是甘南縣的綠色品牌、地方特色代表品種,有很好的銷售市場??h委、縣政府因地制宜制定了很多引導扶持的方法,把先進的科學技術應用進去,正逐步做大做強向日葵產業,向日葵產業的生產水平和質量,產業化發展程度直接關系到農民的增收,縣鄉兩級財源建設,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所以做大做強向日葵產業提上了日程。
  我縣為促進向日葵產業發展,采取投入人才高科技力量,提高向日葵質量,增加實際效率等一系列措施。
  1.從品種推廣入手。我縣培育的“甘葵一號”、“甘葵二號”、“甘葵三號”、“甘葵四號”、“甘葵五號”、“甘葵六號”系列適合適宜區域種植的當家品種,已通過省級鑒定,主要特點是:產量高、品質好、抗逆性強。通過大力推廣“甘葵”系列品種,實現了向日葵栽培的良種化。2.在栽培技術上搞創新。 我縣農民在向日葵種植上有多年的經驗和習慣,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總結出適合我縣向日葵生產的栽培技術模式。模式內容包括適宜的密度、播期、配方施肥、人工輔助授粉、向日葵螟的防治、節水灌溉等多項以前從未涉獵過的研究內容。3.創造灌溉條件。使向日葵在有灌溉條件的區域內種植,保證向日葵生產過程中遇干旱可及時灌溉,積溫充足、旱能灌、澇能排、陽光充足在這樣環境下,向日葵成熟度高,品質優良,促進向日葵豐產豐收。4.走綠色食品生產之路。我縣把發展綠色食品向日葵做為壯大向日葵產業的突破口,堅持打綠色牌,走特色路,選地上要選擇適合綠色食品生產環境質量的地塊,加大整地面積。要選擇使用赤眼蜂生物防治向日葵螟技術,使用推廣生物肥,實行優化配方施肥,種子使用種衣劑處理,科學輪作,適當增大株距,發揮單株增產效應,采用間作種植方式等,不斷摸索適合本地種植向日葵的先進技術和科學方法。
  縣委、縣政府把發展向日葵產業做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一是成立向日葵產業化生產的專題領導組織,制定一系列推進機制。從引進龍頭入手,走品牌路、定了向日葵專門生產基地、推廣先進生產技術,對向日葵生產加大投入。二是做好示范工作??h委、縣政府每年印發《致農民朋友一封信》在春節前免費發放到每個農戶手中,指導下一年農業生產,其中把推廣中心制定的向日葵栽培技術規程和倡導農民發展向日葵產業做為第一項內容,我們還通過廣播電視、樹立了一大批發展向日葵產業的農戶典型,以看得見、摸得著的致富典型,影響和引導農民。三是加強政策保障??h委、縣政府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健全保障機制來扶持向日葵產業發展。給招商引資來甘南的生產企業實行免稅的優惠政策。四是充分發揮政府的調控職能。工商、稅務、交通等部門通力合作,充分發揮各自的職能作用,加強對向日葵經銷市場的支持和規范力度,努力創造寬松營商環境。在向日葵收購期間,從事向日葵運輸的車輛在我縣境內一路“綠燈”。約束個體經紀人在經營過程中,不重信譽、不重質量的做法,杜絕了惡性競爭的行為。
  向日葵產業化發展的前提是種植好品種,保證質量,提高向日葵產量,獲得優質產品,所以提高栽培技術是首要任務。
  根據我縣多年種植向日葵的經驗,具體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輪作與前茬選擇:向日葵不宜連作,對前茬除甜菜和深根系牧草外都可以種植。一般提倡與禾本科作物進行區域性輪作。 向日葵連作會的危害是過多消耗土壤中的養分,加劇病蟲草害。為防止輪作造成地力不足,一般3—4年作為輪作周期??蛇x豆類作物,谷類作物做為向日葵的良好前茬。例如生產上輪作方式可為;向日葵—大豆—玉米(高粱)等。輪作倒茬還可預防菌核病,菌核病俗稱“爛頭病”,是向日葵生產過程中的主要病害。輪作年限要3-5年才能從根本上有效預防、消滅菌核病菌源。如果要連作提倡食葵和油葵倒茬。每畝施農家肥30擔,碳銨30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硫酸鉀15公斤,辛硫磷顆粒劑1.5公斤,隨耕地時一并翻入土中,能預防地下害蟲。
  一、要選擇能排澇地塊種植,深翻深澆。深翻應至少達到20cm以上,在澆秋水前要將根茬刨出。向日葵的適應性較強,砂壤土質的土壤土層深厚最適宜向日葵種植。
  種植抗病品種:精選種子,精選后進行種子處理。精選優種之后翻曬2—3天,要選擇種子純度 ≧97%,凈度≧98%,發芽率在95%以上的。
  選擇高產、抗病的優良品種。選擇抗葉斑病、耐菌核病、空癟率低、芽率高、芽勢強、商品性好的優良品種。并對種子進行種子包衣處理。種植一些早熟品種對菌核病的防治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播前施足底肥。向日葵是喜肥作物,每公頃可施入有機肥例如灰土糞30至40立方米,施尿素100—150千克,施磷酸二銨150—200千克左右。
  三、播種。播前做好準備工作:曬種2—3天,用40%鋅硫磷150毫升,兌水5—7.5kg,拌種25—30kg,以防地下害蟲。向日葵播種期一般是宜早不宜晚,按株距要求點籽人工穴播種。播種深度約5厘米。一般情況播種量穴播每畝用種1—1.5公斤,每穴4—5粒,實行寬窄行播種,大行距100厘米,小行距50厘米,株距60厘米,每畝留苗1400株左右。
  適時播種。具體播種時間:向日葵一般在5月上、中旬播種,為了有效預防菌核病可以調節播期播種。適當提前或延遲播種可以錯開開花期,因為開花期是葵花對菌核萌發侵染最敏感的階段。適時播種可有效防止或減輕葉斑病和菌核病的發生,達到避病的目的。促使對向日葵向產量高和質量好發展。向日葵生育期比較短,油料型品種應適當晚播;食用型品種應適當早播,這樣可以防止貪青晚熟造成減產。
  四、合理密植。向日葵種植稈高、莖粗、粒大的品種宜稀,種植稈矮、粒小的品種宜密;油料型品種每公頃保苗25000—30000株,食用型品種18000—20000株為宜。要保障通風透光,以提高光合作用。
  五、加強田間管理。中耕除草,第一次中耕,深3—4厘米,每畝追尿素10公斤。一星期后第二次中耕,深8—10厘米;第三次中耕深3—4厘米,在結盤時進行,結合中耕每畝追尿素15公斤,硫酸鉀10公斤,結合根部培土;
  總之要適時間苗、定苗、除草、中耕,追肥、深耕培土、打杈、人工授粉,各種管理要及時。
  六、遇干旱及時灌溉、雨量大及時排澇。澆水時避免打過水,
  以免菌核隨水漂移,造成菌核病。
  七、防治病蟲害。向日葵菌核病可造成根、莖、葉、花盤等各個部位或整株腐爛死亡,嚴重影響了向日葵的生產,所以要提前預防,一旦發生,立即防治,在氣溫18—20℃時,每公頃用五氯硝基苯30—45千克,加濕潤的細沙150—230千克,拌勻后撒在向日葵的地面上,抑制菌核病的萌發,15天后再撒一次藥,8月上旬,向日葵螟幼蟲發生期,可噴灑90%敵百蟲500倍液,防治2—3次。
  八、人工輔助授粉。向日葵靠昆蟲、蜜蜂傳粉結實是異花授粉作物,我們可以每天上午9時至11時陽光充足時進行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結實率。具體方法是:戴線手套在開花2—3天后逐個進行觸摸,時間應在上午9—11時,下午15—17時為宜,每隔7天一次,連續2—3次,人工輔助授粉可增加向日葵產量20%以上。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254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