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甘南縣無公害大豆栽培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本文根據甘南縣種植生產環境,總結了無公害大豆栽培技術,包括品種選擇及種子處理、選茬與整地、適期播種、合理施肥、適時灌水、病蟲草害防治、收獲等方面內容,以期為甘南縣大豆生產提供參考。
  關鍵詞    大豆;無公害;栽培技術;黑龍江甘南
  中圖分類號    S565.1.04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9-0017-01
  我國是大豆原產地,栽培歷史悠久,大豆在我國食物生產和消費系統中一直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對高產優質大豆的需求越來越多,大豆及其產品已成為不可替代的保障物資。甘南縣位于黑龍江省西部,以黑土為主,年平均氣溫為2.6 ℃,日照時數為2 600~2 900 h,無霜期為125~145 d,有效積溫為2 686.8 ℃,年平均降雨量為455 mm;空氣清潔,光照充足,降水集中,有利于無公害大豆的栽培。
  1    品種選擇及種子處理
  選擇經審定推廣的優質、高效、抗逆性強、脂肪含量22.5%以上或蛋白質含量45%以上的品種。高油品種選擇墾農18、合豐40、墾鑒豆3號和墾農4號,高蛋白品種選擇黑生101和黑農35,兼用型品種選擇合豐41和綏農14等。
  播前要進行種子精選,要求凈度達到99%、純度達到98%、出苗率達到85%以上的二級以上種子標準[1]。于播前對種子進行人工或機械清選,剔除病斑雜粒和雜質。播前可選用高質量的大豆種衣劑包衣,以防治地下害蟲和二條葉甲等蟲害。采用微肥拌種,按1 kg種子拌鉬酸銨2~4 g、硼砂1~3 g、硫酸鋅3~4 g、硫酸錳3~6 g、硫酸鎂2~4 g。
  2    選茬整地
  合理輪作,前茬以玉米、馬鈴薯、小麥為主,實行3年以上輪作制,做到不重茬、不迎茬。
  整地時,以伏秋整地為主,盡量做到保墑整地;有深松基礎的玉米茬可原壟播種。整地質量達到耕層土壤細碎、疏松、地面平整,10 m寬幅內高低不超過3 cm,耕層內直徑5 cm的土塊不超過5個/m2,達到適宜播種狀態。原壟種大豆,以清除根茬、耢平壟體為主,達待播狀態[2]。
  3    適期播種
  當地溫穩定通過7~8 ℃時,開始播種。在保證播種質量的前提下,根據品種特性適期早播。
  播種方法以“壟三栽培”“精量點播”和“大豆行間覆膜”播種為核心,提高播種質量。采用壟上精量播種,或45 cm平播后起壟。窄行密植保苗33萬~35萬株/hm2,壟作保苗23萬~30萬株/hm2,大壟密植栽培保苗30萬~35萬株/hm2。根據地勢、土壤、水肥條件和品種特性確定種植密度,播量為60~75 kg/hm2。總播量誤差不超過2%,單口排量不超過3%,播種均勻,20 cm內無籽為斷條[3]。
  平播壟管地塊播種時,開溝器間誤差小于1 cm,往復綜合誤差小于5 cm,播深3~5 cm,覆土一致,播后及時鎮壓。當大豆拱土時及時進行鏟前趟一犁進行苗期深松。
  4    合理施肥
  施肥原則為平衡施肥,并符合NY/T 394準則要求。底肥根據土壤肥力確定施肥量,施有機質含量8%以上的有機肥30 m3/hm2,結合整地,一次施入。種肥施磷酸二銨150 kg/hm2、尿素22.5~30.0 kg/hm2、50%硫酸鉀75~100 kg/hm2,深施于種子下方4~5 cm處,切忌種肥同位,以免燒種[4]。結合二遍鏟趟追施尿素75 kg/hm2,在大豆盛花期,用尿素1.0 kg/hm2+磷酸二氫鉀1.5 kg/hm2,溶于500 kg/hm2水中進行葉面噴施;或用愛豐有機腐植酸液肥1 500~1 875 mL/hm2,兌水300~400倍葉面噴灑。每隔7 d噴1次,共噴2~3次。
  5    適時灌水
  農田灌溉用水應符合GB 508—92水質要求。根據旱情和大豆生育進程,及時進行噴灌。分枝至開花期,噴水量應在30~35 mm之間;開花期至結莢期應噴灌30~40 mm,結莢至鼓粒期噴灌量應在30~35 mm之間,要節水灌溉,噴勻、噴透。
  6    病蟲草害防治
  大豆花莢期,當葉片3.0%以上出現大豆灰斑病病斑時,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40%多菌靈膠懸劑1.5 kg/hm2,兌水450 kg/hm2噴霧。
  于8月10日前后,開始防治大豆食心蟲,用80%敵敵畏乳油1.5~2.0 kg/hm2制成毒棒熏蒸;如封壟差,可用2.5%敵殺死等菊酯類農藥0.30~0.45 kg/hm2,兌水500 kg/hm2進行葉面噴施。在蚜蟲和紅蜘蛛的防治上,可用35%賽丹乳油1 000~1 500 mL/hm2,或用10%吡蟲啉溶液1 500 mL/hm2,或用1.8%阿維菌素制劑150 mL/hm2,兌水400~500 kg/hm2噴施。
  土壤墑情好除草可采取土壤封閉處理,春季干旱地塊提倡苗后除草。在大豆播后出苗前,對土壤進行封閉處理,可用50%乙草胺乳油2 500~3 000 mL/hm2+48%廣滅靈乳油800~1 000 mL/hm2,兌水200 kg/hm2對土壤進行噴霧。大豆出苗后,雜草二至四葉期進行莖葉處理。防除禾本科雜草可用5%精禾草克乳油900~1 500 mL/hm2,或用15%精穩殺得乳油750~1 000 mL/hm2,或用10.8%高效蓋草能乳油450 mL/hm2,或用12.5%拿捕凈乳油1 250~1 500 mL/hm2,加10%克莠靈1 500 mL/hm2兌水200 kg/hm2對準雜草進行 噴霧。
  7    適期收獲
  一般在莖葉及豆莢變黃、豆粒歸圓及葉柄脫落80%以上時收獲。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莢為宜,不丟枝、不炸莢,割后曬5~7 d,拉凈、撿凈,做到單收割、單運輸、單脫粒和單貯藏。
  8    參考文獻
  [1] 張海生.淺析我國大豆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J].農產品加工,2012(1):51-53.
  [2] 劉寶山,劉翠.淺析大豆高產量栽培技術[J].吉林農業,2010(12):166.
  [3] 肖敏玲.無公害大豆生產技術標準[J].中國園藝文摘,2011(5):18-19.
  [4] 付素靜.大豆高產栽培技術[J].種業導刊,2017(7):13-14.
  作者簡介   于歡(1979-),女,黑龍江甘南人,高級農藝師,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收稿日期   2019-01-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9419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