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芹菜無公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本文總結了棚室芹菜無公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包括地塊和品種選擇、培育壯苗、整地施肥、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蟲害防治及適時收獲等方面內容,以期為種植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 芹菜;棚室;無公害;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36.304+.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9-0060-01
芹菜是人們日常飲食中特別重要的一種蔬菜,也是一種有重要經濟價值的蔬菜品種,營養價值高,在我國種植比較廣泛。芹菜性喜冷涼、濕潤的氣候,屬半耐寒蔬菜,不耐高溫。采用棚室栽培芹菜,可使農民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玉田縣虹橋鎮朱莊村進行了棚室秋后無公害栽培,提高了芹菜的產量及質量,更好地滿足了市場需求,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通過多年實踐,總結出棚室蔬菜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以期為廣大種植戶提供參考。
1 地塊和品種選擇
芹菜宜選地勢平坦、富含有機質、土壤結構適宜的壤土地塊種植。種植時,應選優質、抗病、適應性強的西芹品種。
2 培育壯苗
2.1 浸種催芽
芹菜浸種育苗時,播前用40 ℃溫水浸泡0.5 h,在浸泡時不斷攪拌,然后取出置于冷水中浸種12~24 h。浸種期間用清水搓洗種子2~3次;瀝干水分后用透氣的白布包裹密實,放于16~20 ℃的條件下進行催芽,催芽時每天翻動種子1次,保持溫濕度,每天用清水沖洗種子1次(淘洗后需甩干水分、攤晾,避免因水分過多種子缺氧而影響發芽),然后繼續催芽。大約7 d后70%種子露白,即可安排播種。
2.2 做畦播種
選擇地勢高、易排水的地方做播種畦,播種前平整畦面,畦寬1.2~1.3 m、長8~10 m,埂高10 cm。一般9月中下旬播種。播種過早,天氣炎熱,芹菜不易出苗且容易發生病害;播種過晚,春節前后不能及時上市,影響價格和產量。育苗時先整好苗床底土,鋪10~15 cm厚營養土,然后用鐵絲耙耬溝播種,覆土輕踩1遍后澆水,使水慢慢浸濕畦面,及時覆蓋遮陽網。澆水不要過大,否則種子會飄起來[1]。
2.3 苗期管理
芹菜種子小且播種淺,播后應保持畦面濕潤,覆蓋遮陽網減少光照和水分蒸發,有利于出苗[2]。2~3 d后澆1次水,澆水量不宜過大;基本出齊苗后,逐漸揭開遮陽網,使小苗見光;2~3葉時進行間苗,一般間苗2~3次。前期以氮肥為主,后期增施磷、鉀肥。幼苗達到5~6片葉,即可成苗,準備移栽。
3 整地定植
芹菜移栽前,施1次底肥,施復合肥225 kg/hm2或施腐熟有機肥30~45 m3/hm2,旋耕機旋耕,使肥料與土壤混合均勻。盡量做長8 m、寬6 m的大畦。做大畦有利于增加種植密度,增加產量,澆水時水分均勻。
11月上旬至中旬定植,芹菜定植行距為18 cm、株距12 cm。定植前幾天對苗床澆水,以利于起苗,實行帶土移栽。移栽在下午進行,定植深度以不漏根和不埋住新葉為準。
4 溫度管理
芹菜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6~20 ℃,以白天溫度控制在20~25 ℃、夜間10 ℃左右為宜,每天都進行通風,控制芹菜徒長。適當降低棚室溫度,有利于芹菜葉柄比例大、單株質量大、產量高、商品性好。
5 水肥管理
芹菜對土壤濕度的要求較高,定植后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3]。3~4 d后澆1次緩苗水,澆水應在上午進行,5~7 d灌水1次。采收前5~7 d停止澆水。芹菜生長前期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后期應多施磷肥、鉀肥。定植后25 d左右開始追肥,10~15 d追肥1次,一般追肥2~3次,每次施用復合肥225 kg/hm2。
6 病蟲害防治
芹菜病蟲害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注意種子消毒、加強田間管理、合理輪作、科學施肥等[4-5]。芹菜主要病蟲害有斑枯病、早疫病、蚜蟲等。斑枯病發病初期,可用20%抑阿葉枯唑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7 d左右噴霧1次。早疫病可以用72%杜邦克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進行防治。芹菜定植后,蚜蟲會造成芹菜卷曲收縮,還會傳播病毒,應提早防治。蚜蟲可用25% 抗蚜威水分散粒劑3 000倍液噴霧防治或50%避蚜霧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噴霧防治。
7 適時收獲
當芹菜株高60 cm以上時,可采收上市。采收期一般在2月。正是春節前后,收購價一般高于前期收獲的芹菜。宜選擇晴暖天氣收獲,最好在清晨采收,要求采收工具干凈。采收芹菜時要連根拔起,去除黃葉,洗凈根系泥土。
8 參考文獻
[1] 張寶海,韓向陽,何偉明,等.果村溫室芹菜優質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中國蔬菜,2017(4):98-100.
[2] 郭曼霞.大棚芹菜無公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上海蔬菜,2017(2):36-37.
[3] 張艷紅.論無公害芹菜高產栽培管理[J].農民致富之友,2017(5):96.
[4] 徐海平.設施芹菜栽培技術的優化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8,38(20):131.
[5] 潘丹英,吳麗響.無公害芹菜病蟲害綜合防治方法[J].河南農業,2018(34):31.
作者簡介 賈志銀(1982-),女,河北玉田人,碩士,農藝師,從事農業栽培技術推廣工作。
收稿日期 2019-01-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941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