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該文從播前準備、精細育苗、移栽、田間管理等方面介紹了棉花高產高效栽培技術,供棉花種植者參考。
關鍵詞:棉花;高產;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10-0054-02
種植棉花是銅陵市義安區農民的重要的收入來源。為提高棉花產量、品質以及減少勞動用工量,筆者經多年探索,總結出了一套適合義安區棉花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確保棉花籽棉單產穩定在4500kg/hm2以上。
1 播前準備
1.1 冬翻曬垡 棉花收獲后,及時拔稈和清除田間雜物,深翻凍垡,疏松、熟化土壤,以消滅越冬蟲卵,改善土壤結構。次年4月初用草甘膦3.75kg/hm2兌水375kg/hm2噴霧,消滅田間雜草。
1.2 翻地 4月上中旬棉花移栽前,結合翻耕溝施餅肥750kg/hm2、氯化鉀225kg/hm2、緩控釋復合肥(16-16-16)300kg/hm2、尿素300kg/hm2。次日上午進行耙地和整地。
1.3 選用良種 目前,適宜銅陵地區推廣種植的棉花品種主要有中棉所63、冀棉958等。
1.4 曬種 播種前2~3d曬種,并撿出癟籽、破籽,以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和發芽勢,確保一播全苗。
2 精細育苗
2.1 苗床選擇 苗床以選擇背風向陽、靠近水源、土壤肥沃和無病害的地塊為宜,床寬1.2~1.3m,最長不超過20m。
2.2 營養缽制作 制缽前5~7d,先將腐熟的農家肥撒施在制缽的土壤表面,然后深翻暴曬2~3d;制缽前1~3d,將營養土充分拌勻澆透水和清除雜物。苗床要平整、拍實,均勻撒施適量呋喃丹防地下害蟲,擺缽按“梅花”形擺緊,缽床面要平整。
2.3 播種 利用地膜增溫效果,適時提前播種,延長棉花生育期,這是提高棉花產量的關鍵。銅陵地區一般在4月5—15日左右播種最為適宜。播種前1d傍晚苗床澆透水,次日上午播種,每缽播健籽1粒,用手指輕按穴內。然后用細土蓋籽,填滿缽體間空隙,蓋土厚度以1~1.5cm為宜,蓋土后用300~500倍的多菌靈或敵克松噴霧消毒。
2.4 覆膜 將2m長的竹片插入苗床兩邊形狀成呈弓形,弓高離床面45~50cm,每間隔70~100cm插1片,然后鋪蓋天膜,膜要拉緊四周壓實,防風揭膜。
2.5 保溫 苗床管理總體要求:冷不凍苗,晴不燒苗,風不揭膜,雨不淋苗。苗期做好保溫工作,一般出苗前不揭膜,增溫、保濕、促全苗。
2.6 煉苗及化控 當50%子葉平展時及時通風,通風口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通風1~2d后揭膜曬床煉苗。2葉期后日揭夜蓋,風雨來臨之前及時蓋膜,晴天及時揭膜。視棉花長勢情況盤缽蹲苗1~2次,若是遇持續陰雨苗情長勢旺盛要及時進行化控。一般用助壯素15~30mg/hm2兌水187.5kg/hm2快速均勻噴霧,達到“控上促下,控高促壯,培育壯苗”的目標。
2.7 巧施“送嫁肥” “送嫁肥”要在移栽前5~7d施用,不能過早或過遲。選用2%的尿素潑灑苗床,使棉苗移栽到大田后縮短緩苗期,棉苗生長快,植株健壯抗病。
3 大田移栽
地膜覆蓋栽培具有提高地溫、保肥,以及抑制田間雜草生長,減少中耕除草作業次數等優點;同時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動,提高土壤中速效養分的含量,因而能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為棉花快速生長發育創造了有利條件。
3.1 覆蓋地膜 棉花大田地塊要做到表土平整、細碎,畦面寬1~1.2m。地膜寬度一般選擇80~90cm為宜,鋪膜前用乙草胺750mg/hm2兌水375kg/hm2,均勻噴霧于畦面;覆膜要平整,兩邊用細土壓邊,以地膜兩邊2~3cm為宜。
3.2 適期移栽 移栽時氣溫要穩定在15℃以上,地溫達17℃以上。棉苗3~5葉,苗齡25~30d左右。采用打穴移栽,穴深度和直徑應根據營養缽大小選擇,一般直徑在5~6cm,深度在10~15cm為宜。選擇長勢、高度一致無病蟲害和缽體完好的壯苗移栽,移栽后及時覆細土,以稍微將地膜切口全部覆蓋為宜,防止地膜內的熱空氣從地膜切口處溢出燙傷幼嫩棉苗。為提高成活率,栽后及時澆足活棵水。
3.3 合理稀植 采取1~1.2m的等行距單行種植,密度以18000~22500株/hm2為宜。
4 田間管理
4.1 及時揭膜 揭膜時間一般在6月中旬,選擇陰雨天氣過后、土壤濕度大時進行。揭膜一定要干凈徹底,田間不留殘膜。
4.2 肥水管理 一般在在6月中旬揭膜后,應及時搶施接力肥,以每hm2穴施餅肥750kg,磷酸二銨300kg,氯化鉀225kg,尿素300kg為宜。同時,根據棉花長勢及天氣情況,噴施助壯素控制棉苗旺長,如果棉花長勢旺盛或天氣持續陰雨,助壯素使用劑量可適當增加,反之則酌情減少,一般以每hm2用25%助壯素120mg,兌水375~450kg均勻噴霧為宜。主要噴棉株頂部和上部果枝尖部。
4.3 整枝 棉花進入初蕾期,果枝和營養枝開始分化,為減少植株營養損耗和改善田間通風及透光條件,以及提高棉花第一果枝節位的高度,應及時將棉花基本部1~2臺果枝和營養枝摘除。摘除方法如下:用食指、中指和大拇指將要摘除的果枝和營養環棉花主莖捏緊,食指、中指靠內大拇指外,大拇指沿棉花主莖逆時針輕輕用力一推,然后向上一提即可摘除。
4.4 打頂 一般選擇在立秋前后早上和傍晚進行,用指甲輕輕地將棉花頂尖嫩芽摘除即可,被摘除的嫩芽帶出大田,可減少棉花害蟲的蟲卵數量。打頂7d后,結合棉花長勢情況進行化控,一般用25%助壯素225mg/hm2,兌水450~600kg/hm2均勻噴霧。同時結合病蟲害防治,進行葉面噴施KH2PO4和棉花專用微肥,以延長葉片的功能期,提高成桃率、增加單鈴重、防止棉花早衰。
4.5 病蟲害防治 對于棉花枯萎病、黃萎病的防治,主要采取選用抗病品種;苗期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等,主要防治方法是使用800倍液的多菌靈澆灌;吐絮期主要病害為炭疽病等,主要防治措施是進行推株并垅改善田間通透性,增強陽光對地面照射和降低田間濕度,減少爛鈴。苗期主要防治蚜蟲、棉紅蜘蛛等害蟲。蚜蟲可用10%吡蟲啉300~450g/hm2、或30%吡蟲啉150~225g/hm2、或70%吡蟲啉60~90g/hm2,兌水均勻噴霧;棉紅蜘蛛可用15%噠螨靈1000~1500倍均勻噴霧;蕾鈴期主要防治棉鈴蟲、斜紋夜蛾等害蟲。防治關鍵須在幼蟲低齡期用藥,撲滅在暴食期之前,因幼蟲白天不出來活動,故噴藥宜在傍晚進行。藥劑選用35%丙溴·辛硫磷1000~1500倍、或52.25%毒死蜱·氯氰1000~1500倍、或20%氯鈴·毒死蜱1000~1500倍,均勻噴霧。
?。ㄘ熅帲簭埡昝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48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