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縣桃樹發展現狀及優質豐產栽培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本文闡述了桃樹發展現狀,介紹了桃樹優質豐產栽培技術,包括選地整地、品種選擇與配置、栽植、撫育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內容,以期為全椒縣桃樹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桃樹;發展現狀;優質豐產;栽培技術;安徽全椒
中圖分類號 S662.104+.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1-0066-01
桃樹屬薔薇科李亞科落葉小喬木,果實為核果。桃樹為淺根系樹種,喜光,耐旱、耐寒力強,怕水澇。桃樹最先產于中國,已有逾3 000年的栽培歷史,由于其自身的生長適應性較強,在世界各地都有種植。桃樹果實除供生食外,還可制作罐頭等,是人們喜愛的常見水果之一;目前已培育出很多優良品種,主要類型有北方桃、南方桃、黃肉桃、蟠桃、油桃等。桃樹嫁接后2~3年開始結果,5~7年后進入盛果期,樹齡可達25年,發展前景廣闊。
全椒縣位于皖東、江淮分水嶺南側,北緯31°51′~32°15′、東經117°49′~118°25′。境內多丘,國土面積1 568 km2,境內有312國道和寧西高鐵橫穿,交通便利。氣候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5.4 ℃,年降水量840~980 mm,全年無霜期>221 d。區域內土壤酸堿度適中,為普通黃棕壤,中性偏酸,比較適合桃樹生長。
隨著桃樹產業的不斷發展,全椒縣先后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并將其作為農村精準扶貧的突破口,通過政策引導、財政扶持、規范管理、科技支撐等確保全縣桃樹產業持續健康有序發展。
1 發展現狀
由于種植桃樹經濟價值較高,具有較高的收益性和觀賞性。同時,由于全椒縣是中國桃文化的發源地,種桃、賞花習俗自春秋戰國沿襲至今,流傳著諸多與桃花、桃樹相關的民間故事與神話傳說。自2009年開始,全椒縣立足于彰顯生態優勢,打造旅游強縣,決定以桃樹為“媒”,舉辦桃文化旅游節,全椒縣桃樹栽植面積發展較快,全縣種植面積13.33 hm2以上的規模經營戶達23家,其中程家市梅花壟、大墅龍山栽植規模達666.67 hm2以上,目前桃樹種植面積約1 066.67 hm2,桃樹已成為全椒縣重要的經濟果樹。
在桃樹栽培管理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種植園地選址不當。種植基地的土地都是從農民手中流轉過來的農田,其中絕大多數是水田,地勢低洼、地下水位比較高、排水不暢,一旦遇到惡劣天氣容易形成水澇,致使部分桃樹生長不良或死亡,影響了桃樹產業的健康發展。二是品種良莠不齊。種植戶一般都是自行從外地購買苗木,品種眾多,從實際開花、結果和果實品質等效果來看,許多品種純度不高、差異大、優質豐產效果不明顯。三是撫育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現在林地雜草雜灌清除、桃樹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水肥管理等方面,撫育措施不及時,管理比較粗放,從而影響了果農的經濟收入。
2 優質豐產栽培技術
2.1 選地整地
應選擇地勢高、陽光充足、土壤肥沃、土層深厚、透氣透水性好、排水暢通、交通便利的地塊建園,有利于桃樹的正常生長[1]。
整地前首先清理林地中的石塊、樹兜等雜物,然后采用機械整地,深挖細翻,做成高壟,深度在70 cm以上,壟寬大約為3 m,有利于改善土壤性狀,增加土壤的透氣性和透水性。同時做好抽溝瀝水,一般做成寬為50 cm、深為60 cm的水溝,有利于及時降低地下水位和排除積水。
2.2 品種選擇與配置
根據適地適樹的原則以及品種的先進性、適應性,選擇品種純正的嫁接苗木,同時桃樹苗應選擇根系發達、生長良好、樹干健壯、抗逆性強、無病蟲害的健壯苗木,為優質豐產奠定基礎。另外,注意加強檢疫,凡是從外地調運的種苗,必須進行嚴格檢疫,具備“三證一簽”,以防止危險性病蟲害侵入。
為適應不同季節的市場需求,應選擇不同成熟期(早中晚)、品種純正的桃樹苗,如早熟品種(春曉、早油蟠、中桃11等)、中熟品種(油蟠7、油蟠17、皇冠等)和晚熟品種(映霜王桃、利民10號、黃桃等)在不同地塊進行配套栽植。同時,為了提高桃樹產量和品質,需要配置一定數量的授粉樹,一般主要品種與授粉品種的配比為4∶1,從而實現穩產、豐產[2]。
2.3 栽植
通常在2—3月栽植。苗木栽植前先挖穴,施足基肥,踩緊壓實,種植后及時澆足定根水;同時,要根據天氣變化和桃樹生長特征,適時做好水肥管理工作,以提高苗木成活率。栽植時,根據桃樹品種合理安排栽植密度,株行距為3 m×4 m時,一般情況下實際栽植840株/hm2左右。
2.4 撫育管理
2.4.1 果園套種。采用以耕代撫的方式進行撫育管理,套種作物以矮桿作物為主,如花生、豆類等矮桿作物,有利于提高林地衛生質量、增加土壤肥力、減少病蟲害發生、促進桃樹健康生長、增加種植戶經濟收入。
2.4.2 整形修剪。桃樹在生長過程中對陽光的需求量較大,因而對桃樹進行整形修剪十分重要,樹形可采用自然開心形。當桃樹長到60 cm左右時進行定干,留3~4個主枝和相應的側枝[3]。修剪時期可采用抹芽、摘心、扭梢、疏枝、短截等措施,同時要及時剪掉病蟲枝、枯死枝等,以便于樹體通風
透光,更好地促進桃樹生長。
2.4.3 果實管理。為了進一步提高桃樹果實品質,應針對不同品種和不同生長期適時合理地進行疏果、套袋,同時也要注意適時采收,以提高桃樹果實品質[4]。
2.5 病蟲害防治
桃樹主要病蟲害有桃縮葉病、潰瘍病、蚜蟲、桃蛀螟等。在防治過程中應遵循“預防為主、科學防控”的防治原則[5-6],堅持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根據桃樹病蟲害發生時期、類型,適時對癥用藥、規范用藥[7-8]。常用藥劑有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 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80%敵敵畏乳油1 500倍液、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或2.5%敵殺死乳油8 000倍液,最大限度地保護桃樹林地的生態平衡。
3 參考文獻
[1] 付新峰.桃樹優質高產栽培技術探析[J].綠色科技,2018(23):96-97.
[2] 朱曉燕,淡宏基.桃樹建園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4(2):108-109.
[3] 白娟.桃樹高效優質豐產栽培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15,21(18):65.
[4] 潘文明,安金明.桃樹無公害高效栽培管理技術[J].果樹實用技術與信息,2016(3):11-13.
[5] 徐秋良,張麗玲,張曉英,等.設施桃樹速成豐產栽培技術規程[J].現代農村科技,2018(11):34-35.
[6] 洪飛,楊國富,吳建妹.大棚設施桃樹優質豐產栽培技術[J].現代園藝,2018(1):56-57.
[7] 文生輝.白銀沿黃及高揚程灌區桃樹優質豐產高效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7(5):96-97.
[8] 王禾清,陳國琛.個舊市引種美國春雪紅桃及豐產栽培管理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16(1):217-21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134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