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麥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為了從根本上滿足市場對優質小麥的需求,需要從提高小麥單產入手。本文從選種、整地施肥、精心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收獲等方面總結了小麥優質高產栽培技術,以期為實現小麥的優質高產提供參考。
  關鍵詞    小麥;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2.1.04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1-0022-01
  小麥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隨著我國人口的逐漸增加,市場對小麥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然而,在我國人均土地面積不足的情況下,僅靠增加種植面積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小麥實際生產量與市場需求之間的矛盾。因此,需要從提高小麥單產上入手,重視優質小麥高產栽培田間管理措施。
  1    科學選種,發揮優質品種高產潛力
  小麥實現優質高產的內在因素是種子質量。因此,應選擇通過審定且在當地經過示范種植后獲得成功的品種。當前市場上小麥品種多,可結合種植地的氣候特點、土壤質地等客觀條件綜合確定。對于土壤條件好的地塊,應選擇耐肥、增產潛力大、抗倒伏能力強的小麥品種;對于稻茬小麥,適合選擇耐濕、抗旱能力強、對白粉病及紋枯病等抗性強、小穗型的品種[1];對于晚茬小麥,適合選擇晚播早熟型品種。忌大面積引進種植未在當地試種的品種,不可連作,實行品種輪作,避免長時間種植同一種品種造成其抗性水平降低、病蟲害重發。此外,種子選好后還需要提前做好浸種、催芽等工作。
  2    精心整地,施足基肥
  如果連續多年采取旋耕的方式整地,則會造成土壤耕層變淺,對小麥根系的生長產生不利影響,小麥生長后期容易出現早衰、倒伏等現象。秋季種植之前要根據前茬作物秸稈還田情況適當增加耕作深度。秋耕時間宜早,為雨水蓄積提供充分的條件。耕地要求深耕、耙透,確保土壤上松下實,沒有大坷垃。整地后的壟面要比地面高3 cm以上,便于后期灌溉,如果條件許可,可以做寬120 cm、高10 cm的畦面栽培小麥。
  基肥的施入量要充足。一是有機肥的施用量要適當提高。有機肥具有肥效長、養分全、培肥土壤等優點,對改良土壤有很好的作用,因而要增施有機肥,一方面多積造農家肥,另一方面利用秸稈還田,一般有機肥施用量控制在45~69 t/hm2之間。二是合理施入化肥。按照控氮、穩磷、增鉀的施肥原則,對于中產田塊,小麥基肥要求施入全部磷肥、全部有機肥、60%氮肥、50%鉀肥;對于高產田塊,基肥施入全部氮肥、磷肥、40%氮肥、50%鉀肥[2]。
  3    精心播種
  目前播種多采取機播方式,不僅可以對播種量進行精準控制,還可以實現播種均勻一致,避免發生缺苗斷壟等問題。一是適合播種小麥的土壤墑情要求。小麥出苗要求土壤濕度為田間持水量的70%~80%,播種時如果土壤中墑情不足,可先造墑,絕對不可欠墑補種。二是小麥播種時間要求。冬前培育出壯苗、避免小麥發生凍害、獲得高產的重要一環是適期播種。小麥播種期確定的主要因素是溫度條件,最佳播種溫度為日均溫穩定超過14~18 ℃,一般在10月中下旬左右。三是小麥播種量要求。播種量要結合播種時間、品種特性綜合確定,在適期播種的情況下,中穗型小麥品種適宜的基本苗為120萬~180萬株/hm2。大穗型品種適宜的密度為240萬~300萬株/hm2;如果播期延遲,則播種密度適當增加。播種的深度因地塊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對于旱作區來說,播種深度在3 cm左右;對于淺播壓水地塊,播種深度一般在2 cm左右即可。
  4    加強田間管理
  一是查苗補苗。一旦發現缺苗要及時補植,如果小麥進入分蘗期后仍發現缺苗,則可從旁邊密苗處移取植株補齊,帶土移栽,并及時澆水。二是進行化學調控。冬前小麥旺長田,需用20%壯豐安乳油375~450 mL/hm2等進行調控,以控制葉片生長、促進根系生長。春季麥田內如果群體過大,則可在小麥起身時施用20%壯豐安乳油600~750 mL/hm2,避免小麥長勢過旺造成后期倒伏、早衰等現象。三是合理施肥。11月中旬左右施尿素75~150 kg/hm2,為培育壯苗打好基礎。對于稻茬麥田來說,水稻收獲后及時施肥,在11月底至12月初施1次土雜肥,對裸露在外的分蘗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避免冬季及早春發生凍害現象,促使麥苗穩健生長。對于旱茬麥,春季如果群體密度不足時可于小麥返青期在澆水的同時施入尿素112.5~150.0 kg/hm2,進入拔節期后施入尿素150~225 kg/hm2;如果麥田長勢過旺則在小麥剛進入拔節期時施入尿素150~225 kg/hm2,避免分蘗過多、基部節間生長過快。為延長小麥葉片的功能期,可在小麥抽穗、揚花時對準葉片噴施磷酸二氫鉀等溶液[3]。
  5    病蟲害防治
  3月中下旬用12%禾果利可濕性粉劑1 125~1 500 mL/hm2等防治紋枯病,如果發病程度重可每隔7 d左右噴1次;3月下旬至4月上旬用25%快殺靈乳油450~600 mL/hm2進行防治;一般在4月中下旬防治麥蚜、白粉病等;小麥進入抽穗揚花之前,選擇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125~1 500 mL/hm2防治小麥赤霉病。
  6    收獲
  適期收獲,因為收獲過早或者過晚都會對小麥品質及產量造成影響。一般在播種后翌年5月下旬收獲,去雜保純,盡量減少機械收獲造成的產量損失[4-5]。
  7    參考文獻
  [1] 劉愛婷.強筋小麥高產優質栽培技術要點[J].現代農村科技,2004(10):10.
  [2] 王昱潔.淺談優質小麥高產栽培技術[J].農家之友(理論版),2010(9):20.
  [3] 程昕,劉偉,鄭磊.冬小麥高產優質栽培技術要點[J].種業導刊,2009(4):24.
  [4] 劉少華.優質高產小麥栽培技術要點[J].河南農業,2010(7):48-49.
  [5] 何憲平,李明芳,薛鳳梅,等.旱地冬小麥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6(4):8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1259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