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就業創業服務一體化操作模式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社會經濟迅猛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形勢下,我國各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事業也取得顯著的成就。然而,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也使得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就業創業方面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所以,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創建并不斷完善就業創業服務一體化操作模式有著極高的重要性。只有有效指導大學生進行就業創業,才能使他們在就業創業的過程中更加順利,從而促進高職院校及其學生的共同發展。基于此,本文針對高職院校就業創業服務一體化操作模式展開探討。
【關鍵詞】高職院校 就業創業服務 一體化操作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7.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6-0007-02
引言
近年來,我國大學畢業生數量的逐年遞增致使他們的就業成為了難題,而由于高職院校學生在所有大學生中的占比相當高,因此其有著更大的就業壓力。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與社會以及高職院校的發展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高職院校必須建立并不斷完善就業創業服務一體化操作模式,設定相應的指導機構和專業人才,健全相關的軟硬件設施,從而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創業的效率和質量。
一、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就業創業服務的基本現狀
在對我國某省內的十幾所職業院校實施就業創業調查的過程中,選定教師和學生的調查問卷總共為600份,其中的有效問卷為551份,針對師資力量、服務的方式方法、學生的滿意程度以及講座的時間等就業創業內容進行了調研。結果顯示,認為學校的重視度較低的師生占67.8%,設立了相應服務機構的學校占95%,開設了就業指導課程的學校占68%,開設了創業實踐課程的學校占12%,認為不具備較強師資隊伍的師生占66.7%,認可就業創業服務的學生占46%,而就業創業指導的相關工作則從學生的畢業學年開始。
二、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在就業創業服務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就業創業服務體系缺乏完善性
在高職院校中,相關領導一定要不斷完善就業創業的服務體系,加強學生的就業創業服務管理,結合相關的機構、人員和充足的經費建立起就業創業服務一體化操作模式。然而,盡管目前我國很多高職院校早已設有相關機構,并且開設了相應的指導課程,但卻仍未采取分段、分年級以及全程化和專業化的指導方式,而是更加傾向于就業創業的政策實施、就業技巧的指導和就業企業的推薦,導致就業創業的服務質量無法提高,而對于學生在創業以及職業素養與就業創業的心理等方面的指導更是未能取得較好的效果。不僅缺少具有較強專業能力的師資隊伍,同時學校的領導層也沒有在思想和政策上高度重視就業創業服務一體化操作模式的創建,不具備較為完善的制度。
2.就業創業服務操作模式過于單一
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高職院校的就業創業服務操作模式過于單一,不具備較強的有效性與針對性。在開展就業創業服務工作的過程當中,基本上還在采用召開就業創業動員大會或者組織畢業生參加大課進行學習的方式。主要是開設有關大學生就業創業的知識講座,內容以就業創業政策的宣傳以及就業創業的技巧和流程等為主,之后再發布相應的招聘信息、舉辦招聘會并統計就業創業的相關數據。未能充分考慮到不同的學生在能力、專業和就業創業等方面存在的差異,不僅沒有充分指導學生了解自己的愛好、性格、知識和能力等特點,而且也沒有讓他們掌握當前社會在職業分類、崗位內容、崗位知識以及專業能力等方面的具體需求,導致學生不能按照自身所具備的特點選擇更加適合自己的工作,降低了人崗相符的程度,忽視了學生各自的特點,缺少針對性較強的咨詢與指導。始終采用單一方式服務于各專業的學生,完全沒有重視學生在專業上存在的區別以及行業市場的不同需求,這種就業創業服務的操作模式不利于高職學院校學生未來的良好發展。
3.師資隊伍的服務水平較低
具備專業性較強的就業創業服務隊伍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職院校開展就業創業指導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其不僅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基礎與專業技能,而且還要充分掌握當前國家的相關政策、相關專業的發展動態以及市場的具體需求,以便于更好地按照就業創業的形勢和程序及專業技能與面試技巧等實施有針對性的指導。從而增強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確保他們都能夠順利就業、成功創業。就現階段而言,很多高職院校的就業創業服務機構,基本上都是由某些專業的教師、學院負責人以及輔導員通過兼職方式共同組成的,缺少專門從事就業創業指導工作的教師。兼職教師往往工作的任務都比較繁重,沒有太多的業余時間學習和研究有關就業創業服務的專業知識,且大部分教師都未曾參加過專業培訓活動,也不了解市場狀況,僅憑現有的經驗和熱情為學生提供就業創業服務。基本上就是采用講座和收集轉發以及反饋各類不同的就業信息等方式,師資隊伍缺乏較強的專業能力,無法建立起就業創業服務一體化操作模式,開展的就業創業指導工作無法滿足現階段高職院校學生的具體需求,從事就業創業服務工作的師資隊伍不能與高職院校就業指導服務體系的良好發展相匹配。
三、構建高職院校就業創業服務一體化操作模式的相應措施
1.建立健全就業創業服務一體化機制
高職院校一定要創新思想觀念,不斷增強就業創業服務意識,并以此為基礎建立起完善的就業創業服務一體化機制。在學校領導的帶領下,成立由校領導、就業創業服務中心、基層學院和指導教師共同組成的就業創業服務體系,使其能夠全部參與到學生的就業創業服務工作中來,促使相關的機構、人員與經費能夠更好地結合在一起,進一步實現高職院校就業創業服務一體化發展,強化就業創業服務隊伍的專業能力,確保高職院校學生能夠更加順利的進行就業和創業,從而使地方經濟能夠取得更好的發展。
2.實現就業創業服務全程化
就業創業服務全程化指的就是學生在接受大學教育的全過程中,以促進其職業發展作為最終目標,開展職業生涯的規劃、職業能力的測評以及就業創業的輔導等工作。而在提供全程化就業創業服務時,必須結合不同年級學生在認知能力與發展特點上存在的差異,有針對性地將就業創業指導工作落實到高職院校的所有學生身上。其中,針對一年級的學生,要側重于職業生涯的具體規劃,使他們能夠更加了解自己和所學的專業,增強其職業意識;針對二年級的學生,要以他們的興趣和特長為依據,強化其創業意識,提高他們就業創業的能力和素質,使他們能夠更好地對自己的職業進行定位;而對于三年級的學生,則要側重培養他們求職和創業的能力,指導其充分參與就業創業實踐,從而達到就業創業的最終目的。 3.加大創業教育和培訓的力度
社會形勢的不斷變革使得高職院校在開展就業創業服務工作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所以,高職院校必須不斷加大創業教育和培訓的力度,以就業服務為基礎豐富創業服務的基本內容,在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的同時,通過政策和資金的支持使大學生在自主創業時能夠更加的順利。此外,還要開設與創業有關的課堂講座,并定期組織學生參與各類不同的創業培訓活動,讓他們經常參加專業技能比賽,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通過這種方式將自主創業充分引入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中。與此同時,學校還要和企業之間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加強企業人員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提高學生的創業素質與創業能力,使其能夠更好地確認創業的方向,從而提高他們創業的成功率。
4.強化就業創業服務隊伍的專業能力
就業創業的服務隊伍要在開展校內專職工作的同時,與校內外的兼職工作相結合,并按照當前教師隊伍的具體狀況制定出相對應的培訓計劃,邀請專業人士蒞臨指導,實施系統化培訓,分批組織就業創業教師參加由教育部門等組織的中高級素質測評、職業規劃、就業、創業指導等相關職業資格認定的職業培訓,并選聘有著豐富的相關經驗以及較強的創新意識和敬業精神的教師加入到就業創業服務隊伍當中,使就業創業服務隊伍能夠具備更高的綜合素質與專業能力。只有就業創業服務團隊更加專業、專注,才能確保就業創業服務一體化操作模式得以更好地創建。
5.創新就業創業服務一體化操作模式
高職院校在開展就業創業服務工作的過程中,要適當加大資金與人員方面的投入,在完善相關硬件設施的同時,配備具有較高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的網絡就業創業服務人才。要充分做好教育引導工作,擴大就業創業指導的覆蓋范圍,強化學生參與的意識與能力,結合學生在專業、特長、獲獎、社會實踐、求職意向以及用人單位的具體情況,并以招聘的崗位與要求、待遇與發展的前景等方面為基礎,建立起相應的就業信息網,從而更快地實現相關政策與招聘信息的共享,針對供需的具體情況進行充分討論,達到雙贏的目的,為學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咨詢與更高質量的服務,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創業和就業。此外,還可以通過舉辦小企業策化活動、開展創業設計比賽、聘請企業兼職指導教師和建立校園創業園區,進一步提高學生創業的成功率。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建立完善的就業創業服務一體化操作模式,不僅能夠進一步促進高職教育的改革步伐,滿足高職院校學生在就業創業方面的具體需要,同時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創業的成功率。高職院校要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將社會需求與學生發展相結合,使學校教育工作都能夠與時代的發展同步。要以更好地開展就業創業教育工作和提升相關人才的綜合素質與專業能力為基礎,不斷強化就業創業服務隊伍的建設,從而進一步優化高職院校就業創業服務一體化操作模式,使我國的社會經濟取得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歐陽鈺.高職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課程項目化改造分析[J].才智,2018(10):98.
[2]陳玲玲.如何提高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7(11):172-17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51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