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對工程地質學課教學改革的一些看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工程地質學課是一門重要的專業課,它的課程內容復雜、知識枯燥、教學模式教條等成為當前影響工程地質學課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因素。隨著我國的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工程建設活動也在不斷的增加。在這種背景下去研究我國的工程地質學課的教學改革是十分有意義的。本文論述了當前我國高校工程地質學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改革策略。以期本文能夠為我國的工程地質學課教學改革提供一些有意義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工程地質學 教學改革 參考作用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5-0252-02
  工程地質學作為土木工程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它對土木工程等相關專業的學生有著重要的作用。工程地質學是一門相對較難掌握的課程,其知識體系較為復雜,很多知識點關聯度較小,這就需要學生付出更多的時間和努力去學習和研究這門課程。同時,由于工程地質學的實效性較大,工程地質學也形成了很多分支學科,并且這些分支學科形成了獨立的、有效的單獨學科。工程地質學在工程的實踐應用中發揮著較大的作用,這就需要我們的學生要在實踐中學習自己的理論知識,更有效的為實際的工程項目進行服務。在這樣的情況下,研究工程地質學課的教學改革就意義明顯。
  一、當前工程地質學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對工程地質學課的定位不清晰
  很多學生對工程地質學課的認知就是一個簡單的專業課,對工程地質學課本身沒有什么判斷和認知。尤其是這種大一和大二的專業課,學生沒有更多的認知,也沒有什么課外實踐。他們只是對高等數學、物理、大學英語、毛概、鄧論等教熟悉,對專業課比較陌生,并且沒有什么已有的學習經驗。他們不知道這門課是干什么的?學什么的?將來可以做什么?他們學到的只是一段一段的不關聯的知識。這種情況下,學生對工程地質學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質量往往也較低。
  2.工程地質學課本身的知識體系特點
  工程地質學是一門相對較難掌握的課程,其知識體系較為復雜,很多知識點關聯度較小,這就需要學生付出更多的時間和努力去學習和研究這門課程。這門課需要理論學習、校內實驗課和工程實踐相結合才能有效促進這門課的學習。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的高校往往把這三方面脫離了進行教學,學生們缺乏一個統一的認知,進而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尤其是高校往往對工程地質學的學時安排較少,在這么短的時間學習這么多、這么難的知識對學生的要求是很高的,這就需要學生在平時的休息時間拿出一定的時間去學習這門課程。
  3.工程地質學課的教學選擇的狹隘
  很多高校往往只是根據自己的院系特點選擇專業的工程地質學教材,這樣的選擇方式雖然有針對性較強的這個特點,但是也存在著知識面不夠寬、學生們的認識狹隘的缺點。尤其是在和其它高校的交流學習中更是表現的這種障礙較為明顯。很多高校思維定式,一直沿用使用多年的教材使用,即使明知道可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但仍然出于懶教、怠教的想法而不去主動更換更適合學生的教材。
  二、針對當前工程地質學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的改革策略
  教學改革是一項涉及學校、老師和學生等多方面因素的事情。只有當把這三方面都做好,才可能把課程的教學改革做好。尤其是對工程地質學課來說更是如此,工程地質學是一門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在這種背景下更是需要各因素科學的有機結合才能有效促進工程地質學課改的進行。
  1.成立工程地質學課改組
  為了有效提高工程地質學的教學質量,高校要成立工程地質學課改組。課改組不僅要有工程地質學的專業課老師,還要有相關的巖土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流體力學、土木工程施工、房屋建筑學等這些專業課的老師。不同專業課的老師對工程地質學的課改會從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認知,也會更有效的提高工程地質學的課改質量。同時,我們的課改組在對學生授課前進行一些提綱挈領的分析和宣講,讓學生首先在概化的角度了解工程地質學這門課是干什么的?學什么的?有什么特點?難點和重點又在哪?它在實際中的應用有哪些方面?
  2.注重實驗課的教學質量
  實踐出真知,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道路。工程地質學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實驗課作為最初的對工程地質學的理論知識的驗證,對加強工程地質學的學習效果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影響。提升工程地質學教學質量,開展教學改革,還需要更充分地運用實驗室教學資源。工程地質學本身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因而在教學過程中,實驗室教學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因此學校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建立起較為典型的巖石標本實驗室與地質構造模型室,讓學生能夠建立起最基本的感性認識。
  3.加強工程地質學實習的質量
  工程地質學的實習不僅要在實驗室進行,更要通過學生的外出實習來實現。高校??梢越M織學生去參觀一些有特色的地質公園,諸如比較近的有溫宿大峽谷、烏什縣燕泉山公園、阿克蘇天山神木園、庫車縣天山神秘大峽谷,北疆也有一些有特色的地質公園,如硅化木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新疆吉木乃草原石城地質公園、喀納斯湖等等。高??梢愿鶕约旱膶W校位置和實習時間選擇就近的地質公園進行參觀和學習。同時,高校要建立一個長期的實踐渠道,讓這種渠道得到優化并且常規化。
  4.引導和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方式
  工程地質學雖然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但是理論學習是學好這門課程的基礎和前提。縝密的、邏輯性較強的思維方式會更加有效的促進工程地質學這門課程的學習。課本知識終歸是有限的,并且書本上所列舉的種類有限,這就需要我們的高校去培養學生的舉一反三的判斷力和思考能力。高校要組織學生在工程地質實習的過程中進行分析和思考書本上的知識,并且培養和鍛煉他們的思和學結合的思維方式和學習能力。在平常的教學中,我們高校的工程地質學老師要定期的結合很多工程實例去闡述相關的理論知識,這樣的學習效果更好,學生們也更有興趣。工程地質課程的學習需要掌握一定的地質學科基礎知識,而地質基礎知識的理解需要大量的室內和野外實習增加感性認知。由于該課程未安排室內實驗,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增加實習內容,加強學生對地質基礎內容的感性認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總而言之,工程地質學是一門重要的專業課,由于這門課本身的知識體系的特點,這就需要我們的高校在工程地質學課的教學中不斷優化我們的課程教學方法和教學質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果。我們的高校要站在培養高水平、高素養的人才的角度去進行工程地質學的授課,而不能只是孤立的站在一門課的教學的角度去分析和研究工程地質學的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林志鈞,莫里化,《“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下的工程地質課教學改革探討》[J].《科學咨詢》,2011(9)
  [2]王耀華,《結合工程實例分析提高工程地質課程教學效 果》[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12)
  [3]王哲,陳東瑞,張勇,《土木工程專業工程地質課程實踐教學方法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10(2)
  [4]原君鴻,張宏,南雪瀾,《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工程地質課程教學模式探討——以土木工程專業道路與橋梁方向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7(10)
  [5]何虎,隋汪華,曹禮文,《“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教學方法改革與思考——以中國礦業大學國際學院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01(11)
  作者簡介:
  魏玉靜(1982.05-),滿族,女,碩士,新疆瑪納斯人,講師,研究方向:主要從事工程地質學教學與實驗室管理人。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646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