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對快樂教育的一些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快樂教育,最早是由英國教育學者赫伯特·斯賓塞提出的,他在自己的書里寫過:“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快樂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應該是快樂的?!北疚纳钊霚\出的探討了幾個有關快樂教育的問題,分享了一些快樂教育的做法,以此來闡述作者對快樂教育的一些思考和體會。
關鍵詞:快樂 教育 思考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3-0035-01
快樂教育的理念如今越來越深入學校教育的方方面面,許多教師在這方面都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在此,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人在這方面的感悟。
案例一:家庭條件優越、學習成績不好的磊磊,14歲被父母送到了美國麻省一所寄宿高中。當磊磊準備擁抱“美國派”青春的時候卻完全傻眼了,這里的孩子個個都精通馬術、冰球等藝術特長,在課堂表達中也有極好的知識儲備和邏輯思維。磊磊沒有什么特長,也沒有敏捷的思維,在跟爸爸通電話時他放聲大哭,在中國我不行,在外國我還不行,我該怎么辦?
案例二:一個到國外學校上學的小學四年級學生周末的作業是要寫一篇以“論戰后經濟”為主題的論文,這讓孩子的父母很是震驚,認為這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作業,疑惑國外的老師怎么能拔苗助長呢?父親提出幫孩子寫,被孩子拒絕了。于是父母只好陪著孩子上網、泡圖書館。最終孩子快樂的獨立完成了這項長達20多頁的論文,并且清楚羅列出了查閱資料名稱及來源。
由此,我想探討幾個有關快樂教育的問題,以此來闡述我對快樂教育的思考。
問題1:快樂教育為什么常被誤讀?
現在小學生的爸爸媽媽多為80后,他們都是“高壓”下長大的孩子,要遵守各種規矩,還要生活在“別人家孩子”的陰影里。做了父母以后,就一心要為自己的孩子營造輕松、快樂的家庭教育氛圍。在這些家長嘴里,聽到最多的是“不要壓抑孩子的天性”,“不要求他們如何如何,只要快樂就好”等等,于是開始爭先散養自己的孩子。于是有了孩子為讓父母購買喜歡的玩具,在商場對家長拳腳相加;家里媽媽要生二寶了,青春期的孩子以死相逼,迫使媽媽冒著生命危險墮胎……
在這中環境因素的影響下,學校一再提倡減負,孩子們在校時間縮短,作業量大大減少,甚至不留作業。老師對孩子也是低下頭來說話,溫言細語,生怕那句話不對,就打擊到了孩子的自尊心。于是考試少了,分數模糊成了A或B,孩子犯錯,不能批評,得哄著。于是孩子快樂地學習著,因為都很優秀。我想這就是對“快樂教育”最深的誤讀!
問題2:快樂教育的本真到底是讓孩子們得到學習內容上的快樂還是用快樂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使孩子們快樂學習呢?
小學階段,許多家長都給孩子報了英語、奧數、樂器、舞蹈、繪畫、節目主持人等課外輔導班,以期望給孩子培養多方面的興趣和能力。最近我了解了一下班里的情況,只有學習繪畫的孩子興趣盎然。其他學科的孩子多數已經氣餒,不愿意去學習。深入的了解后發現,繪畫培訓班的老師在教授孩子們繪畫技巧的時候,能將簡單重復的練習融合于孩子們感興趣的各種各樣的教學任務中,教學手段和方法多樣且有趣,時時讓孩子們感到新鮮快樂。英語、奧數、樂器、舞蹈、繪畫、節目主持人等培訓班的老師,只是堅持著熟能生巧的老辦法,不停地通過機械練習來提高孩子們對知識的掌握牢固程度,教學過程單調乏味,孩子們越學越沒興趣。“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快樂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應該是快樂的?!边@才是快樂教育的本真。
學校社團活動開始時,孩子們格外興奮。積極報名參加自己喜歡的項目。我深刻了解讓孩子順其自然是多么重要。
對孩子的快樂教育,是在他們需要被引導、開發的時候被正確引導、開發,幫他們把一個“蓄勢待發”的自己準備好,而未來的路怎樣走,留給他們自己去快樂選擇就好了。簡而言之,快樂教育是要去培養每一個孩子成為一個有能力、有底氣自由快樂地去選擇任何一條路的人,而不是被逼無奈只能選擇僅有的一條路的人。
問題3:學習能快樂嗎?教育能快樂嗎?
學習本來就是一件苦差事。不是有那么一句流傳了千百年的話嗎?—“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曾國藩也曾說:“能吃得天下第一等苦,方能成為天下第一等人”。
這話很有道理,但這里的“苦”,理應是辛苦的苦,絕非痛苦的苦!作為老師,我們要通過順應孩子天性的發展,更巧妙的教育方法來激發孩子的內驅力,讓他們對學習感興趣,從而自主地快樂地去學習,哪怕是很辛苦也愿意,并最終能從中找到、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好的教育,只是讓學生覺得“一切是順其自然”,而這背后,需要有父母在關鍵節點的指引,老師長期潛移默化的快樂教育,它真正考驗的是父母和老師的功力。對于現實的教育,看起來并非十分的快樂。因為有原則地控制,是比無原則地放手,難得多的事情。
因此,我認為快樂教育是對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絕非單純的放任孩子的天性。希望我們的孩子是在快樂中更好的學習,更好的去適應社會。面對選擇的時候有能力遵從自己的喜好。
參考文獻
[1]理查德洛迪希.在學校學習并快樂著[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
[2]赫伯特·斯賓塞.斯賓塞的快樂教育[M].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2010
[3]彼特·拉伯,龔艷.快樂之道的哲學解答[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13(01)
[4]薛愛建.快樂教育:為了兒童的幸福成長[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07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