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發掘漢字之美傳承中華文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漢字是每個中國人都離不開的內容,是中國文化的根。一筆一劃間傳承的是五千年的中國文化,其所蘊含的內容文化十分寶貴。語文教育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語文教學將伴隨學生的一生,在教學中積極發掘漢字之美十分重要。發掘漢字之美,教授漢字之美,同時也是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部分。由此可見,在實際教學工作中,要普遍性的提升學生對于漢子學習的有效性。本文就發掘漢字之美,傳承中華文化做簡單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語文教育 漢字書寫 中華文化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5-0070-01
  引言
  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和進行,除了課程內容之外,更重要的是通過語文課程的教學,不斷地培養學生自身的語文綜合能力和語文核心素養。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中華文化的傳承,發掘漢字的美感。在這一過程中,相應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是十分關鍵的。要有效分析漢字美在哪里,從而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有效地傳遞這樣的美,提升實際教學工作的有效性。
  一、發掘漢字之美的有效途徑分析
  漢字具備著幾千年的文化歷史,我國文化歷史沒有顯著的斷層情況,原因就是在于其自身往往是有漢字的一脈相承,從而進一步形成了文化和文明的有效傳播與傳承[1]。經過時代發展和演變,漢字記錄了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記錄了其發展歷史,豐富了人們的思想和表達。這樣的文字和語言,對于文化的傳承意義非凡,影響舉足輕重。沒有漢字,也就沒有了這樣嚴謹的歷史文化和歷史文明,很可能會出現顯著的文化斷層。除此之外,方塊字的誕生極大程度的改變了人們的交流和記錄的方式,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漢字經過了幾千年的演變,其字體等方面發生了一系列的改變,讓其自身漸漸走向了完整化、系統化、完全化。漢字,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無法效仿的一種文字,漢語更是世界上難度性最大的一種語言。語文作為語言文字、語言文章和語言文化的傳承重要載體,寄托于漢字,受漢字影響十分關鍵。傳說中倉頡創造了漢字之后,天地鬼神皆驚慌,因為世界上所有的文化和所有的事物都無法隱藏了,都被漢字所體現。由此可見,文化傳承過程中,漢語與漢字是根基、基礎,也是至為關鍵載體。漢字體現著五千年中華文明,橫平豎直的一筆一劃體現著中國人骨子里的堅韌不屈,體現著中國人血脈里的文化傳承。發掘漢字之美,要從實際角度出發,從生活角度、文化角度出發。
  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漢字自身的書法文化等方面的內容也得到了一個較好的發展。這些發展促使著漢字文化、漢字之美漸漸走向成熟,漸漸走向實際,漸漸從歷史中走到人們的身邊。發掘漢字之美,要從其自身的“歷史美”、“品格美”、“形態美”三個角度出發。這樣的美并不單單是指人們眼前的漢字,更重要的是其自身背后所蘊藏的歷史文化,深深的歷史背景,還有人們對于祖國和民族的自豪。身為中華兒女,漢字更是中國人的自豪之處,因有了漢字,我國歷史文明得到了傳承,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猶如中國一般文化沒有斷層,原因就在于我國漢字及語言文學傳承十分連續。即便漢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發生了諸多改變,漢字發生了諸多演變,但是依托于漢字,五千年文化傳承開始有跡可循,有據可依。漢字不同字體具備著不同風格,但不管哪一種風格和哪一種字體,都是中華五千年文明中精華,其自身除了傳承文明,作為交流溝通載體之外,更是一種藝術和精神。其內在含義十分深奧,實質內涵十分具備意義性。漢字的“品格美”則在于,其自身所有改變都是具備著章法的,所有變遷都是具備著依據的。這樣一來,文化開始不斷進行傳承,開始有了根據。漢字就像中國文化的根,深深地扎在世界文明的土壤中,然后生根發芽。由此可見,發掘漢字之美除了形態之外,最重要的還是文化、是歷史、是傳承。這樣的美一方面需要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積極發現和發掘,另外一方面,通過這樣的發掘和發現,可以進一步有效地提升傳承中華文化的有效性。文化的傳承在一筆一劃的鋸齒之間,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發現漢字之美,才可以更好地傳承中華文化。
  二、讓語文教學充分體現漢字之美與中華文化傳承
  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中,絕對不能離開文化,有文化的民族才是興盛的民族,有文化的國家才是強大的國家[2]。正因這一系列的特點,相應的教學工作開展進行的過程中,應該切合實際地圍繞著漢字之美和中華文化進行。從實際角度來說,發掘漢字之美的本質就是在傳承中華文化,這樣的作用和實際意義十分明顯,在教學工作中要給予高度的關注和重視,從而更好地提升相關教學工作和教育活動的有效性。面對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一個國家的經濟、科技等方面發展到了一定的地步,文化就成為推動經濟和科技發展的重要引擎動力。所以在人才培養之中,應該注重對于學生的文化素養培養,不能只關注學生自身的成績,更要關注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生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作為未來建設社會主義的人才,培養學生了解漢字之美,傳承中華文化是十分關鍵的,同樣其重要性等方面的內容也是不言而喻的。在教學工作開展進行的過程中,還要進一步關注到學生自身對于漢字學習、文化傳承的愛好及綜合素養,進一步有效提升相關教學的有效性。發掘漢字之美,更重要的一點是利用漢字之美傳承中華文化,傳承五千年文明,在學生中樹立一種民族自豪感和國家、民族和社會責任感。這樣一來,有助于令學生自主發展和自主提高,更有助于發展學生語言文化、文學文化素養,促進學生進行全方面提高及語文核心素養提高。實際教學工作中,要關注學生興趣所在,根據學生興趣針對性挖掘漢字之美。漢字包含了歷史、文化、精神、形態等諸多方面內容,同時也是一種藝術表達,傳承中華文化也并不是傳承單一的漢字文化,更重要的是以漢字為載體,傳承精神、漢字藝術。中華文化骨子里帶著多元化和包容性,所以在實際教學工作中,要利用學生學習興趣,根據漢字之美傳承中華文化。
  總的來說,相關教學工作中應該關注學生的綜合能力,關注在教學工作中所傳承的漢字之美、中華文化,而不能只關注于教材內容和試卷內容,從而更好地提升一線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文化自身具備著靈活性、包容性和多元化特點,漢字文化在不斷傳承發展過程中也產生了諸多變遷,和諸多藝術等領域進行了交融和融合。正因具備著包容性和多元化性特點,實際教學工作中也需要遵循著漢字這樣的特點開展實際教學工作。注重對于漢字和文明進行思考,對于文化進行思考。只有通過這類措施,才可以促進學生進行全方位提高,真正意義上理解和感受、體會漢字之美。針對這一系列的特點,相關教學活動應該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未來發展,從而更好地圍繞著發掘漢字之美、傳承中華文化的內容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語文教學、寫字教學,將如同漢字一樣伴隨學生的一生,所以相關的教學活動、教學任務應該明確重點,從而進一步提升整體教學工作的有效性,讓漢字的美為學生造成終生的影響,受用終生。
  結束語
  如上所述,漢字是世界上最具特色、最具魅力、最為獨特的一種文字。作為中國人,漢字就像血液一樣伴隨著人們的一生,發掘漢字之美,傳承中華文化,是學生與教師的責任,同時也是作為中國人的責任。
  參考文獻:
  [1]樓琦君.發現漢字之美追尋文化之根——文化視野下的小學識字教學策略談[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7(3):23.
  [2]譚振江.漢字的文化特征與書寫傳承功用芻議——從文字學視角看《中國漢字聽寫大會》[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6(10):90-9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663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