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體技術,提高聾校高考數學備考質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全國有多所大學招生殘疾人學生,參加殘疾人單考單招是聽障學生進入大學的唯一途徑。各所大學的考綱都不一樣,把握各校考綱的要點,利用聽障學生的記憶特點,巧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強化考試重點難點,進行專項訓練,從而提高數學備課質量。
關鍵詞:多媒體 單考單招 數學
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特殊教育的支持力度,相繼出臺了一期、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提到“穩步發展殘疾人高等教育”。從1987年開始,全國只有長春大學一所大學招收殘疾人學生。截至2019年,全國招收殘疾人學生的本科院校從當初一所發展到八所。隨著特殊教育的普及,有越來越多的聽障學生家長希望孩子可以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因此,每年參加殘疾人單考單招的聽障學生也越來越多,考試競爭一年比一年激烈。對于聽障學生來說,最拉分的兩個科目是美術和數學。利用聽障學生的視覺優勢,結合多媒體技術,提高聾校高考數學備考質量顯得尤其重要。
一、利用聽障學生的視覺優勢,制作適合聽障學生的PPT
高考數學總復習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下至初中、上至高中的知識點都要考,知識面廣,要求高。在備考中,一定要熟悉各校的考綱,把握好各??季V的要點。再根據考綱要點,結合聽障學生的感知覺特點,制作合適的PPT。聽覺障礙學生會因為聽力損失而對事物的認識不完整、不準確,聽障學生主要依靠視覺、觸摸覺、味覺、嗅覺器官進行感知活動,其中視覺器官起著主導作用,以目代耳。高中數學中有很多概念比較抽象,不容易講明白,聽障學生的知識貯備又非常有限,難以理解概念所表達的意思。因此,在制作PPT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聽障學生的視覺優勢,將復雜抽象的文字轉化為形象的圖,提高數學學習的效率。例如在復習集合這一章時,可以根據集合的含義、集合間的關系、集合的運算制作出一份知識結構圖,把零散的知識點都聯系在一起,便于學生把握集合這一章的整體內容。
二、借助作業幫軟件,提高聽障學生的解題能力
許多普通學校的老師反對使用作業幫,老師們普遍認為作業幫讓很多學生養成了抄答案的習慣,形成依賴,不喜歡思考,從根本上扼殺了學生們學習中克服困難的毅力和決心。但對于要參加高考的聽障學生來說,下載一個作業幫軟件是非常有必要的。聽障學生因為聽力缺陷,生活環境比較封閉,跟外界接觸少,從外界獲取的信息也少,這些因素造成聽障學生的知識面狹窄,理解力、表達能力和領悟力也都處于劣勢。我校的聽障學生來自全市各縣、區,大多數學生的父母都在珠三角打工,學生們在學習中遇到不懂的問題,也沒辦法從父母那里得到幫助。在實際教學中,因為課堂時間有效,老師無法做到親自指導每位學生。
聽覺障礙帶來的感知活動的局限性和語言發展上的滯后性,同樣影響到聽覺障礙學生的思維活動。這反映在他們的思維水平比較長時間地處于直觀形象思維的階段,思維活動具有非常明顯的形象性特點。聽障學生對于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較差,聽障學生也會因為生理上的缺陷,容易有冷漠、退縮、自卑、焦慮等情緒,這導致學生在做作業遇到難題時,容易產生放棄、不寫作業的想法。作業幫不僅可以及時解答聽障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題,還可以從作業幫學到解題套路、解題模式,克服學習的畏難情緒。
為了避免出現抄作業的情況,我們根據課本習題重新編寫了一套套類型題,就算學生們用了作業幫,也搜索不到答案,但學生們可以根據作業幫里的類型題進行解題。作業幫給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可以模仿的解題思路,思考自己在解題過程中出現了哪些錯誤,也強化學生們主動尋找答案的能力。
三、課前利用微課預習,課后利用微課復習
微課視頻長度在2—5分鐘左右, 內容都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使學生能在最短時間內理解重點和難點。聽障學生對直觀形象的東西記得比較快,保持得也比較好,也容易回憶出來,利用微課來預習、復習,不僅符合聽障學生的記憶特點,而且強化了聽障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同時也提高了課堂的時效性。
通過微課,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基礎為學生設置不同難度的習題,學生們遇到不理解的內容可以通過反復觀看微課來進行理解,從而幫助學生不斷鞏固學習到的知識、強化知識內容。
在2019年單考單招中,我校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績,11人參加本科段的單考單招,8人被本科院校錄取。在北京聯合大學數學考試中,楊鈾同學考了134分,魏惠源同學考了120分,鄭子茜同學考了101分。 巧用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上不僅可以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而且還可以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建立主動尋找答案、學會思考的思維習慣,讓學生學得更有主動性。
參考文獻:
[1]張一春.微課建設研究與思考[J].中國教育網絡,2013(10)
[2]李蕓彩.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數學課堂的運用研究[J].新課程,201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85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