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談多媒體在小學數學導課中的巧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小學數學教學是學習數學的起始階段,為終身學習數學奠定基礎。如何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更好更快的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成為小學數學教師不斷探究的課題之一。本文主要對多媒體在小學數學導課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多媒體;小學數學;導課
  小學數學學習主要為今后初高中數學學習奠定基礎,它影響著學生思維的發展,在小學生人生成長中發揮著不可言喻的作用。數學課堂教學的第一步是實現課程的有效導入,雖然在課堂上占用時間不長,但卻支配著學生整節課堂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能夠引發學生積極思考和探究。當前多媒體普遍應用于教育領域,它能夠通過情境創設實現新舊知識銜接,為新授課環節做好鋪墊,而如何實現多媒體在小學數學導課中的巧用,成為教師不斷探索的課題之一。
  一、利用多媒體實現導課新穎化,吸引學生注意力
  導課在課堂教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不但是對舊知識的復習,更是對新知識的有效牽引,因此,導課設計要富有情趣,能夠博得學生眼球,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多媒體教學可以實現導課新穎化,通過圖片展示或視頻展示,幫助學生形象化地認識和思考所學知識。
  以“周長”單元教學為例,考慮到小學生對周長概念沒有認識,首先想到的是利用小學生熟悉的寓言故事,引出“周長”概念。比如“亡羊補牢”的故事,將整個故事過程采用漫畫的形式展現出來。第一幅圖片展示一圈籬笆圍了四只羊,第二幅圖畫中一只羊將籬笆撞破跑走了,古人呆呆地站在旁邊思考著什么。在授課前,我問同學們“圖上古人的一只羊跑了,為了防止其它羊跑走,古人該怎么做?。俊睂W生會立馬答出“把籬笆補好”,我緊接著再問“你們想一想該怎么幫助古人知道需要多長籬笆呢?”此時學生先是沉默了一下,然后開始七嘴八舌的討論,通過稍加提示,學生們知道用繩子將籬笆圍一個圈,看看繩子用了多長,就是需要的籬笆長度。進而引導學生了解“圍著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這個圖形的周長”,告訴學生身邊處處都有數學,只要我們善于發現,就能更好地運用數學知識,學生在好奇中也很自然地投入周長學習環節。
  二、利用多媒體創設導課情境
  多媒體在導課教學環節中最有效的教學方式是創設情境,讓學生切身投入到情境之中,感受數學知識學習過程。為此,利用多媒體來創設一種生活情境幫助教師實現新課程的導入,不但能夠開拓學生視野,還可以讓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下跟隨教師進入新課程學習。在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時,教師要從小學生身邊事物入手,情境中的元素要符合小學生情感認知和興趣愛好,這樣才能吸引注意力,給學生思考的空間。
  以《認識圖形》為例,小學生對圖形的認識還沒有正規的概念意識,為了規范小學生對圖形的認識,利用多媒體將生活中常見的圖形展示出來,引發學生思考。如人行道的地磚、衣服吊牌、玻璃窗、鐘表、方巾、生字卡片等,然后讓學生進行分類,有的按方形和圓形分類,有的按大小分類。讓按形狀進行分類的學生舉手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分,學生可能說出這邊是方形的,另一邊是圓形的。再次引導學生“為什么方的一組里邊還是有形狀不一樣的呢?”為了讓學生對“方”有初步認識,教師讓學生自己按照多媒體中展示物體的形狀用紙張做出來,通過上下對折或者左右對折中體會長與方的感覺,進而在教師一步步的指導下進入“認識圖形”的課堂學習中。
  三、利用多媒體將數學知識動態化
  多媒體在小學數學導課中還能夠實現知識的動態化,使學生更形象直觀地了解數學知識存在的內在聯系。多媒體是建立在互聯網基礎上,擁有先進的信息技術支持,可以幫助教師豐富教學資源,開拓學生眼界。小學生本身主觀意識比較差,精神不容易集中,要保證其將全部精力投入到課堂學習中,教師必須進行好導課環節,運用信息技術設計新穎的知識展示方式,以此來激發學生興趣。
  例如在《角的初步認識》教學中,主要是讓學生對銳角、直角、鈍角有初步認識,并且能夠根據不同角的特征進行辨別。利用多媒體導課時,教師可以模擬角的變化,用動態的形式展現銳角——直角——鈍角變換過程。先從一條直線開始,然后角度慢慢張開,銳角、直角、鈍角時各停頓一下,加強學生記憶。每停頓一下讓學生觀察到的角度模仿著畫下來,最后再進行比較。此種動態化的教學方式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學生還能夠清楚直觀地了解到知識之間的聯系性,使抽象概念更具體。
  四、利用多媒體實現新舊知識的遷移
  數學學習存在很強的聯系性和邏輯性,以前學習的知識基本是新知識的鋪墊,而新知識又是對舊知識的延伸與深化,因此,導課教學中要注意新舊知識的連接,在已學知識的基礎上通過有效引導與啟發學習新知識。小學生在學習中存在折線形記憶,上一次掌握的內容如果沒有及時復習,過一段時間后記憶就會減弱,這也是造成數學學習出現困難的因素之一。隨著小學低年級向高年級過渡,數學知識也會相應加大難度,知識聯系性也會更強,如果各章節之間教學脫節,很容易影響學生整個小學時期的數學學習效果。而導課環節可以有效改善這一問題,實現舊知識到新知識的自然過渡。
  教師在教學中習慣利用多媒體制作PPT,對數學知識進行歸納整理,為了實現新舊知識銜接,教師可以在每章節的PPT開頭列出上節課所學知識的重點與難點,先帶領學生進行復習,然后再有效引出本節課堂要學習的新知識。此種導課教學方式能夠降低學生步入新課堂的難度,使學生很自然地接受知識、消化知識,形成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增強數學綜合實力。
  綜上所述,多媒體在小學數學導課教學中發揮著不可言喻的作用,不但能夠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可以實現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因此,教師要不斷加強對多媒體技術的學習,利用多媒體巧設情景、展現動態化知識演變、加強新舊知識連接,充分發揮其在導課教學中的優勢,輔助數學教師更好地完成數學教學任務,促使學生積極投入到數學學習中。
  參考文獻:
  [1]管勤厚.電教媒體在小學數學導課中的巧用[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7(11):62.
  [2]田燕芬.巧設數學課堂導入,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16(12):3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616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