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巧用思維導圖讓小學數學教學更高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思維導圖的學習和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具有較為突出的優勢,在基礎理論中帶入顏色、圖形等綜合元素,能夠讓思維導圖和教學過程更加生動有趣,能夠更加有效地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最終令小學數學教學變得更為高效。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1-0234-01
  思維導圖是20世紀初由英國學者托尼·巴贊在研究人類學習本質過程中提出的設想,其運用圖文并用的技巧,將新舊知識點之間的關系用圖表和隸屬的形式完整呈現出來,通過建立主體關鍵詞、圖形與色彩的記憶關聯結構,保證學生在學習中靈活運用數學思維,有效形成練習記憶并活用左右腦思考,幫助學生在邏輯思考和直觀視覺記憶保持平衡發展,從而用圖形和色彩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提供有效的思考框架。小學數學作為小學階段的重要基礎學科之一,在邏輯思維方面具有一定的難度和要求,學生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機械性記憶,教師借由思維導圖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建立科學化和系統化的知識框架,從而使學生能更好把握小學數學知識,以此令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更加高效。
  一、思維導圖對小學數學的教學價值
  1.培養數學思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
  由于小學生具有好奇、好動、自控能力不強等特點,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教學,讓教學形式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數學思維要求學生的思維能力具有邏輯性、流暢性、靈活性以及嚴謹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思維導圖,就能夠讓學生在課前對知識點全面了解,在課中對知識構建總體統籌,在課后對知識點重點復習。這樣的教學形式能夠讓教師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大幅度提升的同時,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豐富教學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學形式單一是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最主要弊端,現代化教學模式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手段。教師不僅可以通過黑板來向學生展示思維導圖,將知識點串聯起來,還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圖片、視頻展示,將思維導圖中的知識點具象化,促進學生的知識理解。數學學科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思維能力,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但是,由于學生之間存在的客觀差異,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知識接收效率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為學生構建起良好的知識體系,一方面可以通過思維導圖進行預習,讓學生降低對數學知識的陌生感;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思維導圖讓學生的知識體系逐漸豐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
  二、如何巧用思維導圖
  1.巧用思維導圖,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興趣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令課堂教學更加高效,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較為枯燥,學生對這種枯燥的邏輯思維不感興趣,但是思維導圖的形式就是把這種枯燥的數學符號用圖形的方式表現出來,也會比文字形式更加容易理解,這就更容易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并且,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動手畫思維導圖,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就像在學習“因數與倍數”時,在講解了知識點之后,教師可以把該知識的習題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到黑板前面自己動手畫出思維導圖。學生畫完思維導圖之后也可以相互討論、互相審查等,活躍課堂學習氛圍。自己畫出思維導圖的過程,就是學生復習鞏固的過程,也是學生思維能力提升的過程,教師對學生的作品要及時進行評價和鼓勵,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以此來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2.巧用思維導圖,令錯題發揮積極作用。
  從小學生邏輯發展規律的角度出發,雖然其具備較強的求知欲,但他們對于很多新知識仍缺乏良好的歸納整理方法,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也無法進行反思。為了改變和解決這樣的問題,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必須優先更新自己的教學思維和教育理念,加強教學引導,讓學生理解錯題歸納整理的重要性。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充分應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幫助學生整理歸納出不同的數學題型,加深對不同數學題型的理解和掌握,做好錯題整理。
  比如在總結《整數四則混合運算》這一單元的錯題時,教師可以先將習題中出錯率較高的題目在黑板上進行歸納整理,讓學生熟悉錯誤的原因和解題技巧,同時引入思維導圖,使其明晰不同運算法則之間的聯系,避免出現混淆現象,從而形成二次系統知識記憶,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巧用思維導圖,令情境創設推動復習效率。
  新知識的引入需要創設情境,在復習課上引入思維導圖時也同樣可以創設教學情境。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來營造一種真實有效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能融入情境,做到從零散的數學知識中提取有效信息,激發學生制作思維導圖的興趣。教師在創設情境時,需要綜合考慮具體的課程內容與學生的學情,同時創設的情境要符合一定的教學目標,使得情境為教學目標服務。創設情境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制作思維導圖,可以讓每個學生獨立完成,也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完成。對于挑戰難度比較大,靠學生個人難以完成的內容,最好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以促進學生間的相互交流,做到思維的碰撞,在溝通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達到取長補短、相互貫通的效果。例如,在“長方形與正方形復習課”的教學中,學生們已學習了有關正方形與長方形的相關知識,復習課主要是讓學生能“溫故而知新”,令他們利用思維導圖將知識進行系統化、科學化的整理與總結,從而開拓思路,擴展出周長的概念。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創設情境:“小兔分別沿著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的草地跑步,你知道小兔分別跑了多少路程嗎?”由此引出周長的概念。之后,再讓學生們回憶之前學習了哪些知識點,幫助學生確定關鍵詞,同時在黑板上畫一個簡單的示范圖,這個示范圖不是讓學生制作完全相同的思維導圖,而是要起到示范的作用,讓學生從中得到啟發。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們自主制作思維導圖,便于學生對之前的知識有較為系統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學生們能更好地接受教師給他們拓展的新知識,思維能力也得到了訓練與提高,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自然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發展,思維導圖已經逐步成為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方式。數學是一門較為抽象的學科,在課堂上實施思維導圖教學法,通過思維導圖教師可以更為直觀地呈現知識框架結構,利用其合理設計教學內容,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這樣能夠有效培養小學生的數學理解和運用能力,從而也能進一步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祝秀琴.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動手實踐操作的有效性論述[J].學周刊,2017(6):115-116.
  [2]韓久紅.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J].學周刊,2017(18):105-106.
  [3]高禎禎.淺談小學數學“實踐與綜合應用”的教學生活化[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30(3):162-16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124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